游戏教学法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2019-03-07陈惠美
摘 要:数学学科知识有着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学生在正常学习理解中都会感覺到困难,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则会显得难度更高。而通过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将两者有机融合,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寓教于乐,进而让智障学生获得更加有趣的学习体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思考能力。文章将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游戏教学法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尝试进行分析。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智障学生;数学教学;实践
由于智障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足,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抽象理解能力与联想能力的缺失情况。而将游戏巧妙渗透于培智数学教学课堂当中,不仅可提高针对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效率,还能助其智力方面得以有效提升,逐步拉近与正常学生在学习中的距离,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
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唯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保证游戏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高。正因为智障学生存在先天性的大脑器质性损伤,所以导致其心智发展较为缓慢,而即便是同在一个班级,智障学生的智力也会存在差异性,所以也就造成不同学生对游戏的喜爱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游戏教学法的实施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真正参与到游戏当中。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遇到过某位学生对纸类游戏不感兴趣,对于以此开展的游戏教学都毫无积极性参与,为了激发其参与游戏的兴趣,笔者则根据其喜爱听儿歌的特点,在开展《认识上下》的内容教学时,为了调动其进行“贴树叶”的游戏的兴趣,会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播放儿歌《小树叶》作为背景音乐,从而让学生能够随着音乐的播放一同模仿树叶飘落的情形,在音乐与肢体动作的带动之下,学生参与游戏教学的兴趣自然高涨,教学效果则更加明显。又如在上数学活动课《图形的认识》时设计了感知类游戏“魔术小手”:在一个不透明的大袋子里装上各种各样的图形,可以让学生伸进袋子摸出来告诉其他同学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图形,也可以老师说出一个图形,让学生伸进袋子,通过触觉感知图形特征,帮助孩子找到对应的图形,这样的游戏既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又让学生们体会到——噢,这就是数学啊,简单、好玩、有意思,我要学。
二、 运用游戏教学法,启发智障学生数学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如何应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以,在针对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不仅仅需要重视游戏的趣味性,还需在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开展游戏时能够得到有效的思维发散,对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展开探析,进而从游戏当中总结出相应的概念与知识。
如学习“有序排列”时设计了两组相关游戏。先由连续拍一下手转一次手腕的舞蹈动作导入,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我做了哪两个动作?”“你能很快的模仿我的动作吗?”通过一连串的提问和学生的游戏活动,把学生引入了探究的角色。又如,在讲解《图形组合》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渗透开展画图形的教学游戏,进而让学生在运用不同图形卡片进行拼接组合去形成画作,如此一来,学生在游戏中便能有效发散思维,形成对图形知识的建构,通过启发联想去巩固已掌握的图形知识,实现游戏教学辅助理论教学的功能。
三、 运用游戏教学法,联系智障学生生活实际
在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且基于此展开游戏设计。正因为智障学生心智水平较正常学生偏低,所以其数学知识的迁移存在一定难度,而联系生活实际的游戏开展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生活实用性更为明晰,进而理解游戏当中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直接联系。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在教学如何认识人民币的数学知识之后,便可创设出菜市场买菜的生活场景,可让学生扮演超市中的角色,有学生扮演收银员的——以他为主角解决元、角的认识与计算问题;有的扮演理货员——以他为主角解决分类、排列问题;有的扮演数量录入员——以他为主角解决数数、计算问题;有的扮演购物者——以他为主角解决比较、金额计算等问题……通过角色扮演,逐步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人民币。待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之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前往校园超市当中进行购物实践。通过一系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游戏开展与情境创设,能够让智障学生了解到人民币使用这一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从而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 运用游戏教学法,培养智障学生社交技能
智障学生群体中大多数缺乏与人的主动交往意识,而通过游戏的开展能够为智障学生提供与他人友好交往的情境,因此在运用游戏教学法时,对于学生社交技能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让能力较强与能力较弱的智障学生在一起共同参与游戏,有助于能力偏差的学生更好地发展其认知能力与社交能力。此外,通过游戏共同参与,能够让学生相互鼓励,在完成任务之后,组内成员都会彼此击掌示好,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进而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信心与积极情绪。同时,游戏也具备一定的挑战与竞争,智障学生完成游戏的欲望也会更加强烈,游戏教学的目标便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
比如,在复习“5以内的加法”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参与“小蝌蚪找妈妈”的数学游戏当中,在青蛙妈妈背上贴好数字,各个蝌蚪宝宝背上则贴好加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蝌蚪宝宝背上的加法算式去找到自己的妈妈。在游戏开展中,教师将学生进行两个小组的划分,在共同参与和竞争之下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不仅能够巩固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也能培养与他人的合作技能,懂得互帮互助。
综上,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方法,将其与数学教学进行巧妙融合,能够让智障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进而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有效完成知识迁移且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基于交互、沉浸等层面去设计游戏,以游戏切入去助力智障学生的认知建构,进而实现自我发展,提高培智数学课堂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王炎.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2]孙倩.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洪文蔚.如何让培智生活数学课堂更有趣[J].现代职业教育,2017(26):80-81.
作者简介:
陈惠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