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研究

2019-03-07李静

考试周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契合写作阅读

摘 要: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也是小学生需要着重提高的技能。阅读与写作既是相互独立的,更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离开了阅读,写作就失去了“沃土”,而离开了写作,阅读就失去了“舞台”。随着小学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效契合,教师不仅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更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将两者有效结合以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阅读;写作;契合

一、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重要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割裂了阅读模块与写作模块,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使阅读与写作能力很难得到质的飞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并且充分把握和运用这种联系对学生进行培养。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写作思路,还能让学生吸收精华,去除糟粕,从而让他们的文章增添新颖和优美感。同时,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契合也更加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能够让学生明白写作教学从来都不是阅读教学的附庸品,由读到写,由写到读,阅读与写作相依相生、相互促进。

二、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途径

(一) 选取合适的阅读内容

为了改善小学生面对作文时如临大敌的恐惧心理和脑中一片空白的窘境,首先就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增加素材积累,这样写作时才能够信手拈来、妙笔生花。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信息,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筛选的难度,而小学生正处于涉世未深的阶段,很多思想行为都不成熟,不恰当的读物可能导致学生行为的偏差。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外读物严格把关,选取积极、健康、有层次的课外阅读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素材的大量积累。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告诫我们厚积薄发的关键在于积累,学生离开了阅读的滋养,就很容易让写作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例如对于低年纪的小学生,可以选取《掩耳盗铃》《龟兔赛跑》《揠苗助长》等内容有趣但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激发写作的兴趣和向往;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选取《三国演义》《鲁宾逊漂流记》《昆虫记》等世界名著,让他们从主人公的经历中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认知能力和事物的判断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二)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的过程中主角永远只是学生自己,而教师只是扮演指路人的角色,因而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学科知识,更要重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必要性。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大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强但写作能力差的局限,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首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粗略阅读与精细阅读相结合的阅读习惯。在第一遍通读时,理清文章思路和中心观点,然后细读时划分文章结构,充分理解作者流露的情感和文章的构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其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摘录语句的阅读习惯。很多学生的文章中会出现语句不通、语句冗长、表达苍白的缺点,这都是源于词汇的缺乏,通过摘录优美语句可以使学生在欣赏仿写中提高自身的文字功底,用灵动典雅的语句写出文采飞扬的佳作;最后,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可见阅读与思考犹如形影不离的孪生姐妹,学生边阅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意境,感悟作者经历的同时联想自己的生活,并且关注作者文章的整体架构,让大脑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下,就可以让写作才能不断得到升华。

(三) 增强活学活用的意识

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僵化和局限,往往会造成他们爱套用固定写作模式的通病,为了学生能够写出耳目一新的文章,首先就得对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进行培养。大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写作思维和不同的写作技巧,但是小学生的自身能力有限,很多时候都没有运用课外读物中学到的技能的意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引导。例如生活中很多标语、广告都写得引人入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的点点滴滴,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做到真正消化,潜移默化中就会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巧灵活运用,从而有效促进阅读与写作的契合。例如小学四年级有篇文章是《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篇文章的题目采用问句形式,构成悬念、引人深思,教师在写作课堂上就需要充分培养学生借鉴这种新颖写作技巧的意识,让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层次更上一层楼。

(四) 丰富写作教学的方法

小学阶段的写作性质和作家的写作性质大相径庭,往往都不是出于学生本能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了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语言词汇的成果,以及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意识。首先,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例如学生阅读完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正是内心情感体验最饱满的时候,这个时候写读后感可以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在充分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也开阔了写作的视野。其次,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教学。教师将阅读任务分派给每个小组,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展开讨论,最后派遣代表上台讲述文章内容以及在文章中学到的写作技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學生的阅读思考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再者,教师还可以适当加入情景教学的形式。像课外阅读中提到的经典片段或者历史场景都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阿曼达和父亲对话的片段,学生就可以将其编排成课本剧的形式,在班上展演,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在强调语文素养而不仅是语文能力的新时代,必须打破阅读与写作之间的隔绝,并找到两者的有效契合点,使他们能够均衡发展,从而突破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单一的局限性。通过本文对阅读与写作之间有效契合的重要性论述以及契合途径的探讨,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体,教师应该将两者整合起来进行授课,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艳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之研究[J].学周刊,2018(07):121-122.

[2]田洪宇.如何将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7):7.

[3]杨琼芬.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J].课外语文,2017(27):112.

作者简介:

李静,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站前路校区。

猜你喜欢

契合写作阅读
短剧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