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病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19-03-07
0 引言
风湿免疫性疾病涵盖疾病复杂,包括反应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神经血管病症等,该类疾病多病情迁延、病程长、致残率高、难以治愈[1-2]。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3]。但由于患者长期受疼痛等症状困扰,常有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加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述情况常影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个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理念的一部分,是在对患者病情、心理状态、需求等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使患者从心理、精神、生理等方面均得到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我院将个性化护理纳入对风湿病患者的护理中,本文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风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组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3.16±2.74)岁,病程1.2~15年,平均病程(5.97±1.84)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7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42.52±2.63)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23±2.03)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对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手段的治疗,对照组应用风湿科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病情监测等。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1)合理安排病房:由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社会背景等不同,对病房的需求也有差异。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及需求,根据其生活习惯、经济情况等为患者提供不同病房,根据其医院合理分配病房和床位。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房价格等,以避免事后产生医患矛盾[4]。(2)心理护理:患者长期长期受疾病困扰,精神压力较大,常有烦躁、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里真实的想法,并通过对其行为、情绪的观察了解其心理状态,了解其需求并尽量满足,通过劝慰、合理的发泄等方式进行情绪疏导,使其摆正心态,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态度,加强其对抗病魔的信心和决心。(3)健康教育:通过面多面讲解、观看录像、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风湿病健康教育,包括目前人们对该病的认知、诱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使其了解精神刺激、潮湿的环境等对该类疾病具有诱发和加重作用,指导其识别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避免。建立风湿骨病俱乐部[5],由专门的医生或是专职护士对其进行集体教育,包括用药、不良反应、康复锻炼以及药物作用等,同时患者之间也可互相交流,包括控制疾病的心得等。(4)疼痛护理:为患者讲解疼痛相关知识,使其了解风湿类疾病尚无彻底根治方法;了解疼痛的发生机制;了解治疗和自我保健对缓解疼痛及预防疾病发展的作用;使其提高对疼痛的正确认知,转变忍受疼痛的传统观念,发生疼痛时应主动项护理人员说出,同时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积极控制疼痛。指导患者通过通过阅读报纸、杂志或是听音乐等方式来减轻对疼痛的直觉。(5)用药护理:做好输液管理,由于患者输液的周期较长,所以对血管的损伤较大[6],部分患者存在少许穿刺恐惧,再加上,患者身体较虚弱,为此,应该在输液前对患者做好安抚工作,扎针时注意保护血管,可以给予患者静脉留置针,以此减少扎针次数。在输液前,护理人员应该牢牢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与不良反应等,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若发现不良情况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在对患者发药过程中,需要向患者讲解所服用药物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7],在服药过程中若发现不是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待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在院外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必要时发放院外服药卡。此外,还需要做好防跌倒护理,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实施分级管理。始终保持房间内的光线充足,地面干燥没有水渍,叮嘱患者休息时拉好围挡。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干预后的第4周,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来衡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总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剧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中,非常满意19例,所占比例为59.38%,基本满意率为34.37%;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3例,所占比例为40.63%,基本满意率为31.2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1.8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两组心理状态及V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及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心理状态及VAS评分比较(分,±s)
观察组(n=32) 干预前 67.47±5.36 69.54±5.24 5.71±1.28干预后 27.35±4.28 29.61±3.32 2.27±0.43对照组(n=32) 干预前 66.53±5.11 68.32±5.15 5.69±1.32干预后 33.85±4.39 35.72±4.48 3.75±0.57
3 讨论
风湿骨病主要是由于风寒引起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导致的疾病。该病症的原因主要有:细菌因素、病毒因素、遗传因素、性激素等。常以寒冷、潮湿、营养不良等诱发,且风湿骨病属于缠绵难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临床中应该加强护理措施。由于本科室患者病情复杂、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差异较大,对临床护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传统护理是从疾病护理出发,以常规性护理措施为主,千篇一律,提供的服务仅停留在基础性阶段,没有考虑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因此不能完全满足所有患者的需要[8-9]。同时对患者精神、社会、提高其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关注也较少,因此,难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其是在传统医疗安全前提下实施的护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全身心的为患者服务,所有护理实践均围绕患者自身开展,更具有针对性、人性化,更利于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工作目标是:优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将责任制护理充分落实下去,与此同时,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还需要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培养,提高护理团队整体质量[10]。服务态度作为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应将被动变为主动,以患者为中心,按照分级护理的标准严格执行,加强宣传教育,为患者与家属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本组资料中,研究组经过个性化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3.75%,与杨瑞香[11]报道的94.57%的护理满意度相似,均略低于刘晓霞等[12]报道的96.7%,但均明显高于本组资料中对照组的(71.88%),且研究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个性化护理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可减缓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疼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个性化护理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房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疼痛、用药、安全等各方面,实施针对性而有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使患者从心理、生理、精神等方面均感受到舒适和满足。其中病房需求充分考虑患者的性格特征,尊重其隐私,使其感受到被尊重;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发泄途径,从而平稳情绪,增加对治疗的配合;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同时提高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识别,从而主动规避风险,避免疾病发作;通过疼痛护理指导患者转变“忍”的传统观念,教会其缓解疼痛的方法,医患共同努力控制疼痛,从而避免过度应急性反应;用药护理充分考虑患者的知情权,帮助患者了解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学会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为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门可以每个月开展满意度调查,听取意见,完善服务态度,以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制度,加强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护士长需要每天自查,严抓日常的护理工作。护理部门需要每个季度组织以此业务学习,技术考核,理论考核。加强护理人员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充分创新护理人员的思维,促进护理团队的发展[13]。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措施应用在风湿骨病科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改善医患关系有重要价值,且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