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城市群:多节点结构与子城市团发展构想
2019-03-06孟祥林
摘要:北部湾城市群的设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其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可以与东侧的珠三角城市群整合在一起,并对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辐射影响,成为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端点。南宁市、崇左市、防城港市、北海市、湛江市、茂名市、玉林市、阳江市和海口市等都将成为该城市群内的重要中心地。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尽快形成“南宁市—崇左市—北海市”和“玉林市—阳江市—湛江市”两个三角形,并沿“崇左市—扶绥县—南宁市—横县—博白县—廉江市—遂溪县—湛江市—海口市”形成主城市链,将城市群内不同层级的中心地整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尽快形成以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崇左市、“玉林市—阳江市—湛江市”、海口市等为中心的子城市团。这是一个跨行政区划的城市群,其发展质量能够为其他类似区域构建跨行政区划的城市群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北部湾城市群;多节点结构;子城市团;次级城市团;城市链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1.008
一、北部湾城市群的设立与区域经济学意义
(一)北部湾城市群的设立
国务院于2017年1月20日批准成立北部湾城市群,该国家级城市群涉及桂南、粤西和琼西北等区域,是继长三角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在将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以及长三角城市群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中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北部湾城市群涉及到的区域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崇左市、南宁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和玉林市;广东省的湛江市、茂名市和阳江市;海南省的海口市、澄迈县、临高县、儋州市、昌江县和东方市(图1)。在已经建立的国家级城市群中,北部湾城市群是唯一一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海湾城市群,该城市群包括了4 234km海岸线,规划陆域面积涉及11.66万km2。这个位于祖国最南端的城市群,突破了以行政区划为界线构建城市群的传统做法,将桂南、琼西北和粤西整合在一起。
(二)北部湾城市群设立的区域经济学意义
构建北部湾城市群的目标在于:发挥地缘优势、面向东盟发展,服务“三南”地区(即西南、中南和华南)、宜居宜业海湾,这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实践过程中的战术性安排。[1]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以北部湾城市群为核心将周边的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以及长三角城市群连接为城市环。北部湾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在未来发展进程中会逐渐整合在一起,成为祖国最南端的双中心城市群。在此基础上与長三角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高效呼应,并且以其间的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福厦城市群为节点,沿海岸线成为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城市群链,[2]同时西部地区的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通过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沿海城市链紧密连接在一起。北部湾城市群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将长三角城市群、黔中城市群以及滇中城市群整合在一起,还在于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进行往来的重要节点,这里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资源,北部湾城市群会成为与国际联系的重要枢纽,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坐标,也为北部湾城市群强化在华南地区的张力并强化对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的辐射影响奠定基础。
(三)北部湾城市群内城市链的构建
北部湾城市群建立后,最重要的是确定发展重点和构建城市链。通过确定发展重点分清城市群内中心地间发展的先后顺序,[3]并搞清楚区域内中心地的主次关系,构建起城市群内中心地的层次关系。通过构建城市链将区域内的中心地整合在一起,便于中心地间高效互动,也有助于在城市群内部通过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方式强化中心地间分工合作。从图1可以看出,Cc链是北部湾城市群的主链,将“崇左市—扶绥县—南宁市—横县—博白县—廉江市—遂溪县—湛江市—徐闻县—澄迈县—临高县—儋州市—昌江县—东方市”连为一线,南宁市、湛江市和海口市在这条城市链上。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发展Chb和Chn,这是两条横贯东西的城市链,前者将“崇左市—扶绥县—南宁市—玉林市—信宜市—阳西县”连为一线,后者将“崇左市—防城港市—北海市—湛江市—吴川市—电白区—阳西县—阳江市”连为一线,Chn、Chb与Cc链交汇,并将城市群内的更多中心地串联在一起,成为城市群内与主链Cc高效呼应的两条辅链,主链与辅链共同构成北部湾城市群的基本框架。为了强化辅链在城市群内的作用,需要依托辅链上的设区市中心地构建城市团,通过城市团支撑城市群的发展:以崇左市为核心通过整合“大新县+扶绥县+上思县+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而成的崇左城市团;南宁市城市团需要将宾阳县整合在一起,进一步扩大南宁市在腹地内的城市影响力,向西通过扶绥县与崇左市连接,向东通过横县与玉林城市团连接;以玉林市为核心通过整合“兴业县+容县+北流市+陆川县”形成的玉林城市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西将“横县+灵山县+浦北县+博白县”整合在一起,与南宁城市团连接在一起;以湛江市和茂名市为双核心,将“化州市+廉江市+遂溪县+吴川市”整合在一起形成“双心城市团”,该城市团在连接珠三角城市群,玉林城市团,防城港城市团以及海口城市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北部湾城市群中,会与南宁城市团高效互动成为城市群内的副中心城市团;防城港城市团会将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北海市整合在一起,并将腹地内的东兴市、合浦县等进一步整合在一起,形成“三心城市团”,在“崇左市—湛江市”、“南宁市—湛江市”城市链上扮演节点角色;海口城市团需要将“徐闻县+澄迈县”整合在一起,沿“湛江市—雷州市—徐闻县—海口市—澄迈县—临高县—儋州市—昌江县—东方市”构建一体化的城市链。在如上城市链构架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完善链条城市短链即Czx和Czd,前者将南宁城市团与“三心团”连接在一起,后者将玉林城市团与“双心团”连接在一起。Czx和Czd,虽然城市链条较短,但能够进一步完善北部湾城市群内城市链的结构,使得邻近的城市团间的联通程度进一步提升。
(四)北部湾城市群内中心地间的关系
根据前文分析,北部湾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一主两次”的三个中心,即南宁城市团、“双心城市团”和“三心城市团”。根据城市群内各个中心地间的空间关系以及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互动程度,崇左城市团、南宁城市团以及“三心城市团”会构成鼎足发展格局,扶绥县和上思县在该鼎足发展格局中扮演着连接角色,三个城市组团最终整合在一起,在北部湾城市群中的发展速度也会相对较快。“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城市链作为鼎足发展格局的东侧边,发展速度会相对更快,也会成为南宁市与“双心城市团”连接最为便捷的城市链。前文论及的“双心城市团”会成为阳江市、玉林市、北海市和海口市的重心,以“双心城市团”为核心通过整合周边的设区市形成放射状城市链网络。图1中的两个三角形就成为北部湾城市群的主体框架。根据如上布局,中心地间可以突破行政区划构建城市组团,“双心城市组团”成为在三省交界处扮演连接角色的城市团,“三心城市团”在崇左市、南宁市、玉林市和“双心城市团”中发挥着连接作用,因此在进一步强化发展北部湾城市群过程中,在扩大以南宁市为核心的城市团的同时,要将如上论及的“三心城市团”和“双心城市团”作为发展重点,通过这两个城市团将“南宁市—三心团—双心团—海口市”连为一线,成为北部湾城市群内的主轴线。北部湾城市群的构建,可以为跨行政区划构建城市群提供更多丰富经验,探索出“软区划”与“硬区划”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城市组团的构建方式:基于行政区划的城市团和基于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团
(一)以行政区划为限构建城市组团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中心,其管辖地域即为以该城市为中心的行政区划范围,因此在城市发展和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构建城市组团过程中,往往都是以行政区划为限考虑问题。克氏中心地理论在讨论城市群的层次结构时,分别构建了交通原则、行政原则和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等级体系,讨论问题时虽然构建了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层级关系,但并没有考虑行政管辖权对构建城市组团或者城市群的负面影响,而实际上行政管辖权在构建城市组团或城市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行政区划的影响,行政区划边界处往往会出现城市化的空白区,于是邻近行政区划不能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体系。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在行政区划临界处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其一是行政区划边界处的交通线路不能对接从而出现“断头路”问题;其二是在行政区划边界一侧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在行政区划边界另一侧则存在发展不足问题;其三是行政区划边界处的中心地不能进行一体化发展。因此,以行政区划为界线组建城市团的思路需要尽快得到改变,这种思路下构建起来的城市团的最大问题在于在相邻行政区划边界处的大面积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只有改变以行政单元为基本单位构建城市体系,才能够使得邻近行政区域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体系。
(二)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构建城市团
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是要将有紧密联系的邻近各区域紧密整合在一起,使得资源的边际生产力提升,提高资源的边际效益。在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全国很多城市都在调整市区的行政区划以及腹地的行政区划,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理顺邻近行政单元间的关系,为建立高效互动机制奠定制度基础。从区域经济理论层面看,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在更加广泛的腹地内产生辐射作用,从而改善更大腹地内的要素互动格局和资源的空间布局,同时也可以突破行政区域阈限在更大范围内形成更加科学的多层次的中心地等级体系。前文论及的城市群实际上都需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阈限构建城市体系。构建城市群需要强化城市间的联系,区域中心城市需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向腹地内的低层次中心地疏解职能,在必要时可以在合适的区位上构建起副中心城市,在与区域中心城市保持高效互动的过程中,拉动全域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京津冀城市群就是以区域中心城市為核心构建城市群的经典案例,[4]尤其在雄安新区设立后更能体现这一发展思路。[5]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对称问题:京津大都市的周围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就开始针对该问题提出各种建议,并在理论上进行了设想,但很多探索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京津冀不对称的发展格局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随着2014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6]京津冀三地的发展格局开始做出微调,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使得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次推进一步。雄安新区从设立伊始就是副省级行政单元,会成为京津冀腹地内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区域。此前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都分别构建各自行政区划内的城市体系,但由于河北省是“空心拳头”的行政区划格局,而且京津两市就位于“空心拳头”的“空心”区域,京津冀三地在历史上原本隶属同一行政单元,在京津先后独立为直辖市后,河北省的行政轮廓就成为了这种状况。这种局面的行政区划格局在全国非常少见,京津大都市实际上位于京津冀区域的腹地中心,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需要担当起区域中心城市角色,并引领近京津的河北省区域内中等城市的发展,从而形成跨行政区划的城市体系。但长期以来的以行政区划为单元构建城市体系的发展思路,使得京津大都市依托直辖市优势得到迅速发展。这种局面不解决,京津冀三地的发展不对称问题就会始终存在,大都市的极化效应在进一步得到强化的同时,周边的相对贫困问题就显得越发严重,这自然也会影响到京津的长远发展。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雄安新区的设立,是着眼于京津冀长远发展的大手笔谋划,在跨行政区划构建城市群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跨行政区划构建城市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北部湾城市群就是着眼于城市联动发展和提升以南宁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的前瞻性思考。
三、我国的城市群分布及城市群间的联系
如图2所示,图中展示了目前的7个国家级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布局在最北端和最南端,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则布局在中心腹地,这样的城市群格局是科学和合理的。图中的lx和ly两条城市链将如上城市群很好地串联在了一起,这也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沿海带动内地”的大格局,lx链沿“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福厦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滇中城市群”连为一线,城市群链上的京津冀城市群正在兴起,会成为lx与ly交汇处的重要节点。ly城市链将“京津冀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串联在一起,成为我国内陆腹地最大的城市群环,“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处于该城市群环的中心地区,根据城市发展趋势和城市群间的关系,呼包鄂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格局就相对更加合理。在如上论及的一线即lx与一环即ly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完善A字形的城市链网络,将一线与一环更好地整合在一起,这就是图2中展示的lz、lp和lq,lz即“西宁市—兰州市—西安市—合肥市—南京市—上海市”一线,将兰西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串联在一起,这是lx与内陆腹地的城市群最为便捷的连接通道。lq即“天津市—石家庄市—太原市—西安市—重庆市—贵阳市—昆明市”一线,将京津冀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连接在一起,东北—西南走向的一条城市链与如上论及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城市链lz在关中城市群处交汇,因此关中城市群在我国的城市群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会在连接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将我国城市群格局建设得更加合理,强化关中城市群的发展迫在眉睫。lp即“石家庄市—郑州市—武汉市—长沙市—南宁市”城市链,将京津冀城市群的南端、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连接在一起。从图2中可以看出,lq、lp以及lx的“济南市—南宁市”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并行的,三条城市链将我国的主要城市群连接在一起,并通过东西向的城市链建立联系,通过国家级城市群间高效互动推动城市群间更多节点城市团的发展。北部湾城市群就是在如上城市群格局中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一方面使我国的城市群格局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是将三南地区整合在一起的节点,通过“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与珠三角城市群连接在一起。从图2可以看出,南宁市西北部的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等都分布相对集中,并能够较好地通过lq链连接在一起,南宁市东侧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也发展更加完善。南宁市在东西两个方向上距离其他城市群都相对较远,北侧区域目前还未形成初具规模的城市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行政干预方式构建国家级城市群,能够尽快以南宁为中心形成结构相对合理、规模相对较大的城市群,并与周围的城市群整合在一起。
四、北部湾城市群内子城市群构建对策分析
(一)崇左子城市团的构建
崇左子城市团位于北部湾城市团的西侧,为了促进子城市团形成,要将整个城市团划分为三个子片区:其一为NX区既“天等县+大新县”整合在一起的区域;其二为NY区即“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整合在一起的区域(“三心团”);其三为NZ区即“扶绥县+上思县”整合在一起的区域。县级中心地是每个子片区内的次级核心。各个子片区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为了将空间距离较近并与优先整合发展的县级中心地首先整合在一起,依托县级中心地将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一起,而后通过城市链将各个子片区整合在一起的“分区+分步”的发展方式(图3)。从中可以看出,崇左市位于三个子片区的连接处,能够较好地将三个子片区整合在一起,与此同时三个子片区内的县级中心地或者由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区的县级中心地组团成为了崇左市的子中心城市(团),从不同方向与崇左市中心地高效互动。为了将各个子片区有效整合在一起,需要构建起四条城市链,即图3中展示的C1、C2、C3和C4,C1是崇左市城市团内规模最大的城市链,将“龙州县—八角乡—峙浪乡—桐棉镇—南屏乡—七门乡—东门镇—扶绥县—雷州乡—那隆镇—榄圩乡—大新县—恩城乡—逐卜乡—上龙乡”连为一线,除了天等县距离该城市链较远外,其他县级中心地都能够较好地整合到该城市链上。C2的规模仅次于C1,将“上龙乡—响水镇—崇左市—江州镇—海渊镇—那堪乡—那楠乡”连为一线,该条城市链的重要作用在于将崇左市通过C2与C1整合在一起,C2在将崇左市中心地与C1城市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中,将C1环腹地内较多的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了一起。C3和C4的作用在于在NY和NX子片区内将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的同时,在子片区内形成核心。根据图3,在NY区内将“龙州县+凭祥市+宁明县”打造成核心的同时要首先将“八角乡+彬桥乡+下陈镇+上龙乡”整合在一起,这些乡镇中心地和该子片区内的三个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成为子片区的核心。在NY子片区的南端,在C1与C2交汇处,要将“那楠乡+桐棉镇”整合在一起,成为“三心团”与上思县间连接的节点,这样在C1城市环上就有了“三心团”、“那楠乡+桐棉镇”、上思县、扶绥县、大新县等多个节点,将C1环五分,便于C1城市环均衡发展。C4环是将“大新县+天等县+龙茗镇+小山乡+全茗镇+昌明乡”整合在一起的城市团,通过大新县与C1建立联系,并在大新县和天等县构建起一体化的城市团。在如上的城市体系发展格局中,崇左市是整个区域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构建起C1环并通过C2环将C1与城市体系的中心连接在一起,与此同时在C1上要尽快形成多个城镇组团,这就包括了C3组团和C4组团,也包括了由“那楠乡+桐棉镇”整合在一起的以乡镇中心地为基础的城镇团,也包括了扶绥县、上思县这两个在Nz子片区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分散发展的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的小城市团。崇左城镇团在此基础上就能够进入较快的发展轨道,并且能够为北部湾城市群内的其他子城市团建立联系奠定基础。
(二)南宁子城市团构建
南宁子城市团以南宁市为中心构建起来。如图4所示,以南宁市为中心的“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邕宁区+良庆区”为南宁城市团的核心,即图4中的Qn1区域,以此为基础扩展为图4中的Qn2区域,将更多的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一起。在发展过程中,南宁子城市团内还要形成一个副中心,布局在由上林县、宾阳县、武鸣区整合在一起的区域,依托三个县(区)中心地将“码头镇+罗波镇+太守乡+太平镇”等整合在一起,并逐渐向更广的腹地辐射。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副中心将“马山县—隆安县—宾阳县”三角形(“马隆宾三角形”)以及“N5—N6—N7”整合在一起的半圆形区域连接在一起,在南宁子城市团城镇化进程整体推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马隆宾三角形”能够与南宁子城市团的核心区域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就是武鸣区,该三角形虽然与南宁子城市团的核心区域距离较远,但乡镇中心地分布相对密集,并且通过N1、N2、N3等城市链整合在一起,三角形内的林圩镇、片联乡、两江镇、府城镇等都可以尽快整合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来。从图4中可以看出,N7链将南宁城镇团的核心区域与其东西两侧连接在了一起,邕宁区位于“扶绥县—横县”的中点位置上,并且距离适当,能够较好地拉动东西两侧与城市团的中心区域一体化发展。N5和N6是将前文论及的三角形与N7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宁武镇—那桐镇—那龙镇—坛洛镇—昌平乡”成为武鸣区与扶绥县间的城镇走廊。N6上的“武陵镇—古辣镇—露圩镇—灵竹镇—石塘镇—陶圩镇”成为宾阳县与横县间的城市走廊。根据如上发展思路,上林县、武鸣区、宾阳县不仅是南宁子城市团的副中心的重要成员,也会成为图4中北端的三角形区域与南端的半圆形区域的连接点。马山县、隆安县、扶绥县、横县则是南宁子城镇团的外围中心地,于是在南宁子城镇团中形成了“主中心+副中心”的“中心带动外围”的互动发展格局。
(三)“钦州—北海—防城港”子城市团
“钦州—北海—防城港”子城市团与崇左子城市团、南宁子城市团构成鼎足发展格局,在该子城市团内要构建三条城市链:其一是Q1城市链,即“板城镇—小董镇—那蒙镇—大垌镇—钦州市—茅吟鄉—防城港市—江山乡—江平镇—东兴市”城市链;其二是Q2即“防城港市—犀牛脚镇—沙岗镇—北海市”城市链;其三是Q3即“板城镇—小董镇—大垌镇—东场镇—沙岗镇—福成镇—铁山港区—沙田镇”城市链(图5)。如上三条城市链形成曲边三角形发展格局,依托中等城市中心地尽快形成三个节点:其一是“板城镇+小董镇+那蒙镇+大垌镇”节点,该节点是钦州市向北延伸构成的,需要以钦州市的城市影响力逐渐增强为前提;其二是以防城港为核心通过整合“滩营乡+防城区+江山乡”而形成的节点;其三是以北海市为核心,通过整合“合浦县+福成镇+铁山港区”而成的节点。防城港节点连接崇左子城市团,钦州节点连接南宁子城市团,北海节点连接“湛江—阳江—玉林”子城市团,该城镇团在图1中展示的两个三角形中更好地发挥承接作用,城市链和节点需要同步发展,构建节点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中等城市中心地的作用。从图5中可以看出,钦州市中心地与其北侧的节点并不重合,这就更需要充分发展钦州市,不但要向北发展带动和促进北侧的节点的发展,而且要向南发展尽快与防城港市紧密连接在一起。随着北部湾城市群逐步完善,钦州市与防城港市会逐渐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动Q2和Q3城市链形成并推动北海节点的发展,通过北海节点强化南宁城市群的东部区域与西部区域的互动水平。
(四)“玉林—阳江—湛江”子城市团构建
“玉林—阳江—湛江”子城市团内的核心城市包括玉林市、阳江市、湛江市,三个核心城市在该子城市团内构建起了曲边三角形发展构架。除了如上三个位于三角形顶点的核心城市外,还涉及到茂名市、信宜市、陆川县、高州市、廉江市、遂溪县、吴川市、阳西县等中心地。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Z1、Z2、Z3、Z4等城市链连接在一起,并通过三个规模不同的城镇团在曲边三角形腹地将众多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一起(图6)。Z1城市链将“玉林市—马坡镇—陆川县—大桥镇—乌石镇—良田镇—文地镇—和寮镇—廉江市—遂溪县”连接在一起,陆川县和廉江市是该城市链上的节点;Z2即“湛江市—官渡镇—振文镇—吴川市—长岐镇—茂名市—霞洞镇—阳西县—阳江市”,吴川市、茂名市以及阳西县是该城市链上的节点;Z3即“玉林市—大坡外镇—新丰镇—高坡镇—水口镇—深镇镇—双滘镇—三甲镇—河口镇—阳江市”城市链,信宜市是该城市链上的节点。如上三条城市链在图6中形成闭合的曲边三角形。Z4即“大桥镇—文楼镇—播场镇—顿梭镇—高州市—谢鸡镇—泗水镇—云潭镇—罗坑镇”一线,与Z3城市链平行并将Z1和Z2连接在一起。在图6中,以高州市为中心将“播场镇+南塘镇+顿梭镇+谢鸡镇+泗水镇+祥山镇+合江镇”整合在一起的区域位于曲边三角形的中心(“中心城镇团”),同时又位于Z4的中点位置上,在“玉林—阳江—湛江”子城市团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强化发展,将曲边三角形的三边和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能够较好地整合在一起。“中心城镇团”连接在南北两侧的城镇团:其一是北侧的以信宜市为中心通过整合“白石镇+水口镇+深镇镇+平山镇+大伦镇+高坡镇”而成的城市团,该城市团在“玉林市—阳江市”间承担节点职能;其二是以“廉江市+遂溪县+湛江市+化州市+吴川市”为基础,将“坡头镇+黄坡镇+官渡镇+振文镇+长岐镇+同庆镇+官桥镇+祥山镇+中垌镇+新民镇”整合在一起形成的规模较大的城镇团,该城镇团不仅在图6的曲边三角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是连接钦州子城镇团与海口子城镇团的节点。
(五)海口子城市团构建
与其他子城市团不同,海口子城市团需要与“徐闻县—海口市”跨海联系在一起。这是将半岛与海南省西侧海岸线上的中心地整合在一起构建起来的子城市团。根据不同层级中心地间的关系,要在子城市团内形成H1和H2两条城市链,并形成Ht1、Ht2、Ht3、Ht4、Ht5等几个次级城镇团(图7)。H1是将海口子城市团与“湛江—阳江—玉林”子城市团连接在一起的桥梁,湛江是连接两个子城市团的节点。在该城市链上要构建起雷州市节点,以雷州市为核心通过整合“沈塘镇+松竹镇+龙门阵+南兴镇+雷高镇”整合在一起形成,即图中的Ht1。Ht2是整合“徐闻县+海口市”而成的次级城市团,海口市与徐闻县之间的“龙塘镇+海安镇+南山镇+西秀镇+海秀镇+新埠镇”首先要整合在一起,将徐闻县与海口市较好地连接在一起。H2是将海南省西侧海岸线上的县级中心地和乡镇中心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城市链。海口市次级城市团是该城市链上的龙头,需要尽快将“红旗镇+灵山镇+演丰镇+三江镇+大致坡镇+三门坡镇+大坡镇+甲子镇+旧州镇+新坡镇+遵谭镇+龙泉镇+石山镇”等整合在一起,向北通过徐闻县与北部湾城市群的主体部分连接在一起,向南与H2的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在H2上顺次通过Ht3、Ht4、Ht5等次级城镇团将H2上不同层级的中心地整合在一起。从图7可以看出,Ht3将“临高县+澄迈县”整合在一起,成为与海口子城市团最为邻近的子城市团,以“临高县+澄迈县”为中心将“福山镇+博厚镇+多文镇+龙波镇+金江镇”等整合在一起,在海口子城市团与Ht4之间发挥承接作用。Ht4的核心是儋州市,以儋州市为核心将“中和镇+木棠镇+新州镇+王五镇+那大镇+大城镇+雅星镇”整合在一起,将Ht4的影响力继续向西拓展。Ht5是H2链上最西端的次级城市团,将“东方市+昌江县”整合在一起,以其为中心将“东河镇+七差镇+石碌镇+岔河镇+三家镇+大田镇”整合在一起,与东侧的Ht4次级城市团呼应。从图7可以看出,以徐闻县为核心将“下桥镇+曲界镇+下洋镇+前山镇+龙塘镇+海安镇+南山镇”整合在一起的区域通过Ht2与海口子城镇团连接在一起,这实际上是“湛江—海口”子城市团的核心,据此在该次级城镇团内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其中“一体”即“徐闻县+海口市”即图7中的“Hta+Htb”;“两翼”即图7中的H1与H2两条城市链。
说明:本文是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發展对策研究》(编号:HB17YJ09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美]赫希曼. 经济发展战略[M]. 曹征海,潘照东,译.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3-55.
孟祥林.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极化效应与扩散——基于城市群的分布与协同发展的视角[J]. 上海城市管理, 2018(2): 12-19.
[德]克里斯塔勒.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 常正文,王兴中,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25-30.
孟祥林. 雄安新区圈层辐射“四步走”与保定发展新思路[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49-57.
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河北雄安新区设立[N]. 人民日报, 2017-04-02(1).
孟祥林. 雄安新区设立背景下京津冀行政区划调整问题分析——兼论“大保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 保定学院学报, 2017(4): 7-16.
责任编辑:王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