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分层专题小组要求下

2019-03-05宋爱芹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课文

◎宋爱芹

一、专题小组实践的背景

做了多年的语文教师,发现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文言文,它的教与学,此时却有点举步维艰:

1.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学生之间流行三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提起文言文,学生就有一种恐惧心理,故很难主动阅读古典文言作品了,难以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更谈不上传承和发扬了。主要表现在:

(1)课堂反应:学生在学习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和司马迁的《鸿门宴》这三篇课文时,有昏昏欲睡,手拿文言详解等教辅资料的,低头抄写文言知识等现象。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差,参与度低。课下学生反映,初中学习时,老师把课文串讲一遍后,划出关键字词和重点句子,背会即可。那这样的学习方法会造成对文言文的学习失去兴趣,也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2)作业反馈:课后练习,正确率较低;课文中原句不会直译,句子中关键字词不理解;写作业时翻看教材与辅导资料;课外拓展练习,学生迁移能力较差、基础不扎实。如在《荆轲刺秦王》中学了“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的“函”是名词作状语,因为“函”字后面还有一个动词“封”,意思是“用匣子”。而在“函梁君臣之首”和“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当中的函是名词“匣子”的意思,意义和词性都不一样的。但学生遇到此类问题有点不知所措。

2.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制约学生思维。初高中的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均表述为“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以读懂文章内容为最高要求”。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要求易让孩子满足现状而停滞不前。故我认为仅以“读懂”为旨的文言文阅读定位,会让我们错失古代文学、文化的各种精彩。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壮阔、丰富与美丽,恐怕不是仅仅“读懂”二字就能够领略、传承的。

3.功利化心理、应试化目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受应试心理的影响,文言文有时就成为“为考而教”的附庸,成为“字词分析”的集中营,文本解读也就成了“考点解读”的训练场。本来华彩无限、脍炙人口的佳作美文,有时分析的支离破碎,使文言文的文本魅力、课堂魅力、文学魅力都荡然无存。

二、专题小组分层学习的实施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进行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最大化的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帮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助力。美国教育实验家沃什伯恩说:“把能力不同的儿童铸在同一个模子里的强制教学,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是有害的,甚至是残酷的。”

在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学生的文言基础、理解能力、鉴赏水平都是有差异的。因此依据学生特点和学习内容进行分层学习。

1.小组设置

为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好文言,高一学生入校后,依据问卷调查和三次文言测试成绩进行分层,确定学习小组。三次的文言成绩测算出学生的重点字词、断句、文化常识、翻译这四项的成绩。依据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学习成绩的高低等来确定它的层次位置,但这个层次小组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层次。按不同层次每班分6—8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拟出组名,选出组长,制定方案。文言专题小组成立后,要按本组的文言学习计划直接开始学习,持续一个阶段,然后再转向另一个层次。期间定期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并接受教师的检测。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学生的层次小组数以及组内人数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2.动态管理

第一次专题小组运行2个月左右,各个专题组组长在每次规范考试之后要向全组公示本次情况,并注意数据的收集、整理,让组内的同学也对自己的本项专题的做题情况心中有数,为第二次专题小组的组合做准备。2个月后,进行第二次重组,学生依据前一阶段的数据分析和现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再次组合,如果第一弱项已被攻克,就转攻第二弱项;如果问题还存在,就继续研究这个专题。第二次专题组的运行模式和前一阶段一样,都需定计划、选组长、每周向全班同学汇报。有了前一阶段的实践经验,第二次专题小组可以无障碍成立和运行。现专题组的可能产生的学习障碍都可以由前专题组解决,同时,前专题组也可以完美解决现阶段文言阅读中自己研究的相应专题。

3.具体操作

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为原则,具体操作如下:

①教材文言课文。由小组合作完成,运行时长为一学期。先整理教材中每篇文言文的重点字意、文化常识、特殊句式等这几大版块内容。组内互测互评、各文言小组之间互测互评。第二学期,要求学生对所学文言篇目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类梳理。按照文言成绩,结合自己喜好,每小组再分为基础知识整理、难点知识整理两层次。基础组负责整理文言课文的重点字、文化常识、固定句式等几大版块内容;提高组整理课文内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这几大版块内容。

②课外文言阅读。依据高考文言文的命题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了两类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类是较有趣味的短篇文言文,如选20篇左右的文言小故事阅读,目的一是引起文言阅读兴趣,二是这是文言学习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另一类是史记中的经典人物传记和其它文学名篇。如战国四公子列传,其他文学名篇是《报任安书》《病梅馆记》《触龙说赵太后》《促织》《石钟山记》《愚溪诗序》。这些篇目都准备三个版本,一是无标点的,一是只加了标点的,一是既有标点又有参考译文的。阅读时以组为单位任选一篇(不能雷同),时长一周,把这篇文章大致读懂,要求理解大意,能复述文章内容即可。第二周,组内互检,选择无标点文本的某个段落进行断句,并在组内轮番挑战。第三周,所有文言小组交换组内所选无标点语段,互改互评,研读交流。通过反复强化,,激发文言阅读兴趣,提高文言阅读质量。

③高考文言阅读试题。近五年的全国高考卷和部分地方试卷的文言文阅读试题。这个阶段更侧重创造,让同学们各施其能,变被动为主动。然后通过课外知识来检测。如2011新课标卷文言实词A项中,是可以根据字形推断法来进行解题的,根据“辽人常越境而汲”中的“汲”的偏旁,即可推断出这个词义应该与“水”有关。“越境”是一个动作,“而”表示修饰关系,可以推断“汲”是一个动词。根据语境,解释为“取水”是正确的。进入阅读高考题的阶段,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基本形成,这时就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梳理大意,概括人物形象,确定文章主旨。

4.分层教学实施效果

①为古装剧找茬。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去找一找那些被误用的常识,不仅会更加熟悉古代文化常识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发现在《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饰演的孝庄太后在剧中一口一个“我孝庄……”学生就提出,孝庄是个谥号,谥号大多是人死之后才封的开始,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

学生一旦养成习惯,不仅能找出来剧中文化常识的错误,连错别字也不放过。有学生发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把毫无音讯的“毫无”写成了“豪无”,《我的前半生》第33集中把两车“剐蹭”打成了“刮蹭”,这些高频错别字学生也能发现,可见学生已经细致到一定境界了。

②进行文言微创作。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不断尝试让学生进行文言短文创作,附一学生的请假条:“今高考将至,时光易逝,本当焚膏继晷,勤学好问,预报恩师受业之劳,增一中学堂之荣光。奈何前日寒潮突至,气温骤降,昼日暖,夜风吼,一日之间气候巨变。彼时小生已感身体不适,至昨夜浑身无力,咽喉疼痛,浑身乏力,卧病于床,无自理之力。煎服数药,饮后稍愈,但今日又感乏力。特告假一日,修养身心,以备余日之学业。休假一日,缺课必多,吾心惶恐,归校后自当叩问诸师,俯身倾耳以求教,补阙查漏,追赶同年之功,磨刀一日,当十日之苦功,蛰伏一朝,待明日长鸣!

孱孱病身,区区此心,告假一日,望师悯允。”

面对这附有古风而又饱含深情的“古文”请假条,不得不感叹学生的文言水平之高。

在丰富的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中文化经典的热爱,对为文化传承助力。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背课文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