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
2019-03-05段志光薛芳芸刘潇荃
李 俊 段志光 王 军 薛芳芸 鹿 云 刘潇荃
(1.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太原 030619;2.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太原 03061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健康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医药发展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但中医药发展状况并不乐观,面临特色淡化、创新不足、服务领域萎缩以及人才匮乏诸多挑战,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医药文化自信。因此,中医界乃至全社会都必须增强中医药文化自觉,提高中医药文化认同,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以实现中医药现代振兴之目标。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自信”专题调研的初步结果显示,中医思维是影响中医药文化自信的主要因素。学校已着力中医思维的研究与中医思维教育教学改革,试图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培养大学生中医思维自觉,提升中医思维能力,培养真懂、真信、真用中医的高等中医药人才。
1 传承中医思维是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
哲学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浓缩地反映出不同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质。每个民族基于特定的生活环境,形成各具民族风格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气质,蕴含中国哲学的生命智慧。
1.1 中国传统哲学蕴含中医思维的原创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基于中国古代半封闭的北温带大陆型地理环境,以农为本的农业生产环境以及注重血缘关系、家国一体的社会环境,形成与西方思维方式相迥异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同古希腊哲学和印度哲学相比,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思维比较发达。正如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的那样: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1]。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达到了欧洲中世纪不可比拟的程度,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思想遗产。
基于注重发展、注重有机联系的宇宙观,中国人总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注重整体性,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把天地万物看作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宏观地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看重变化,认为“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把矛盾作为客观存在的普遍形态,从矛盾双方互相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中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中国辩证思维具有重关系轻实体、重整体轻局部、重直觉轻理性、重形象轻抽象、重实用轻理论、崇尚辩证思维和重视传统的思维特征。
中国辩证思维传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以文化基因的方式决定着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包括中医学)的发展走向和学术风格。中国传统哲学孕育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同时中医思维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组成部分,丰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
1.2 中医思维是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
中医思维传承中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思维传统,以独特的视角、方式和方法研究人体生命及其疾病现象,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原创思维特征。中医思维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到底应该如何界定?目前,学术界意见纷纭,观点不一。张伯礼院士认为:“中医思维是以直观的综合的整体思维为主线,以象数思维推衍类比为基础,以动而不息的恒动变易思维为把握,以追求中和平衡思维为目的的系统哲学思维方法。”[2]王琦教授认为“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是中医思维模式的主要特征[3]。中医思维是中医药学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结合中医医疗实践,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认识人体生命和疾病现象,探求疾病本质和治疗规律的朴素系统论思维模式。中医思维模式以整体关系为思维主线、以象数类比为思维细胞、以中和功能为思维目的、以直觉体悟为主要特征。中医思维包括整体思维、象数思维、变易思维、中和思维、直觉思维、虚静思维、顺势思维和功用思维等思维方式以及一系列具体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气、阴阳、五行等范畴,都经过了从哲学范畴到医学概念的演变过程。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的基础物质和运动主体,阴阳消长是人体机体变化的动力和根源,运用五行特性归类人体系统和属性。气一元论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最稳定的思想内核,决定了中医学理论的生长点和理论形态,同时,也被中医师内化为气一元论思维、象思维、阴阳思维以及五行思维等中医思维方法。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还总结归纳形成一系列具体有效的诊疗方法,诸如揆度奇恒法、司外揣内法、援物比类法、演绎推理法、试探反证法以及内景反观法。
中医思维在认识复杂生命现象时有其独特优势。中医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注重整体性研究和功能性研究。坚持天人合一整体观,将天地人、宇宙万物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联系中认识和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是一种贯通天地人的整体思维。以气一元论思想为基础,侧重于从功能角度认识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而不重视解剖形态结构。注重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人体”,把人的生理形体理解为生命运动的产物。因此,中医朴素系统论思维方式是一种关于“全人”的思维模式,能够全面反映人作为自然、社会、思维相统一的客观生命功能状态。相对于西医还原论思维方式而言,中医思维方式虽然对人体生命的微观、细节研究不够,但在研究人体生命的高级复杂性现象和规律,针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具有不可还原性的本质特征,中医朴素系统论思维则有着极大的认识思维优势。现代医学模式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仅仅把人看作“生物人”的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弊端已经显现,中医整体思维方式为医学模式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 创新中医思维是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理论逻辑
中医药作为中国独创的生命医学体系,历经几千年传承发展仍卓然而立,面对西方现代医学的挤压,没有被改造、代替或者自行消亡。中医学之所以传承发展几千年而没衰亡,除其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之外,还在于有一套相对独立稳定而又不断创新的中医思维模式。当前,中医药有效应对挑战,实现振兴发展,必须创新中医思维,既继承传统又革故鼎新,才能增强自身内在发展动力。
2.1 传承中医思维是把握中医理论精髓的前提
中医思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灵魂,是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认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实施准确辨证的根本前提。方克立教授说:“从思维模式的角度去认识中医理论的独特性、科学性、现实性及其局限性,可能是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4]王琦教授也强调:“中医原创思维的研究首先要回答中医总体思维模式是什么,抓住了思维模式就抓住了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核心,抓住了基本的规律和特征。[4]”
2.2 创新中医思维是中医理论和技术创新的基础
中医学历经几千年发展,中医理论创新发展功不可没。从张仲景确立辨证论治原则到金元四大家的产生,再到温病学说的创立,每一次中医理论的巨大创新,都推动了中医的巨大发展。面对现代西药研究开发日新月异的进步,中医药开发和治疗技术的改进,则显得尤其缓慢。目前中医理论发展滞后,极大地阻碍了中医治疗技术的改进。如果不解决理论思维的问题,就难以实现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飞跃,无法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必须研究创新中医思维,认识其本质特征,把握其优长与劣势,借鉴现代西医思维和方法,扬长避短,通过创新思维实现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2.3 培养中医思维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当前中医院西化严重,中医门诊萎缩,中医主体地位逐渐丧失,根本在于中医优势不突出,中医特色不鲜明。中医师过分依赖现代医学诊断方法,缺乏忽视中医“四诊”应用,不能熟悉中医辩证方法,无法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中医疗效和威望受到严重削弱,中医人的自信也就不复存在。中医师必须培养学习辨证思维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会用中医思维、善用中医思维,面对复杂证型和疑难杂症,才能准确辨证和提高疗效。中医院必须挂中医旗、用中医药、施中医策,突出中医优势,鲜明中医特色,最终恢复中医主体性地位。
2.4 树立中医思维是回应质疑中医论的途径
自19 世纪后半叶,随着西学东渐的铿锵步伐,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也放眼世界看中医。在“德先生”和“赛先生”被请进来的同时,科学主义也甚嚣尘上,科学成了评判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分析实证为特征的西方形式逻辑思维,被尊为探索世界的唯一认识模式。西方人甚至我们的同胞,用“西眼”和“科研”看中国,用现代科学思维评判中国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任意裁剪,把西方文化等同于先进文化,传统成了落后的代名词,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不公正对待。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一度遭受不公正待遇,被大加鞭挞,甚至有些文化名人还发出“宁愿明明白白死去,也不愿糊里糊涂的活着”的感叹。中医学作为古代科学的瑰宝,其蕴涵的生命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被否定质疑,逐渐丧失其主体性,中医严重西化和同化,甚至其生存合法地位险被国民政府所取缔的境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实行大力扶持中医的政策,其合法地位才得以不断巩固,但人们对中医仍存在偏见与误解,诸如,中医见效慢、中医看不清楚、说不明白,缺乏清晰准确和有效的诊疗技术和手段等等。社会对中医的质疑与偏见,除了中医本身的问题以外,从西医的眼光认识中医、评判中医,也是导致对中医误解的重要因素。正如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所说:“近百年来,社会各层面对中医质疑之声不断,我想这主要是由于思维模式不同造成的,思维模式不同导致认识上的差异。”[4]只有树立中医思维,才能去掉“西洋镜”,达到客观认识中医和正确评价中医的目的。
3 养成中医思维是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
中医思维的养成和中医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根本。中医药院校必须把改革创新中医思维教育路径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把培养具有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具备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的“铁杆”中医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3.1 夯实中医理论基础,培养中医思维习惯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必须把理论知识传授和中医思维方式培养相结合,在回答中医生命及其疾病本质是什么的同时,还要解决中医为什么的问题,分析中医思维独特的认识角度、认识方式和认识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中医整体性、功能性以及直觉性思维习惯。中医药院校要加强中医理论的教育教学改革,重视中医经典教育传承,增加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的课程设置;重视传统教学方法改革,加强现代教学手段的创新运用,实现抽象理论的形象化和趣味化教学效果,提高中医理论教学实效。大学生必须认真钻研学习教材,形成对中医理论整体框架的初步认识,打牢中医理论和中医思维的知识基础。深化拓展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研读,把握中医理论精髓,学深悟透中医基础理论,最终树立中医药理论自信。
3.2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植中医思维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产生与发展的文化土壤,蕴含着中医原创思维的文化基因。广博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是中医师必备的文化素养,只有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悉人事,才能理解和运用中医思维。唐代大医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欲为大医,须妙解阴阳、禄命、相法、周易……”古代医家正是从中国古代易学、儒家学说以及佛教学说中吸取营养,才能保持中医思维的独特优势与无限的创造力。所谓医易相通、医道相通、医儒相通。中医教育必须通过开设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哲学基础、国学经典选读、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古代哲学、古代天文历法、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等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熏陶,培养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感悟传承中国传统思维文化基因,为中医大学生认识和培养中医思维打下文化基础。
3.3 重视临证实践,培育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学是道、理、术的统一,融通科学理论、实践经验和技能技巧。中医学科实践性强,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必须通过多临证、早临证,把理论认识与医疗实践结合,用理论指导临床,在临床中深化和认识中医思维的真谛。中医师不能以西医思维方式为主导,临床诊疗不能仅仅依赖各种西医检查手段,否则,就会导致中医师辨证论治能力下降,无法培养正确的中医思维。中医临床思维培养要注重师徒传承的方式,通过名医中医辨证方法和思维技巧的亲自传授,或者通过总结名家医案诊疗手段和经验,以达到贯通理论认知和临床实践之目的。学习和传承古代医家医案也是培育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途径,中医医案既是运用中医理论思维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中医思维的摇篮。近代哲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寻此钻研,事半功倍。”名家医案是古代名医家诊疗手段和经验的总结,系统完整的记录着古代医家高超医术的实施过程,体现着医家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的思维过程。通过学习医案,就可以全面的体悟到中医临证思维的全过程,全面提升中医临床辨证能力,让中医师会用中医思维诊疗疾病,善用中医语言讲中医故事。
3.4 着力中医学术研究,创新中医研究思维
中医思维方式决定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目的以及方法。在朴素系统论思维方式指引下,中医学学术方法也采取整体研究、功能研究、黑箱研究、定性研究、直观研究等方法。在还原论思维影响下,西医学更多采用解剖研究、实验研究、白箱研究、定量研究、动物模型和理化测定等方法。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中医学术研究,开展中西医学术研究方法的对比研究,在传承中医传统学术方法的同时,借鉴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丰富发展中医研究方法,实现中医人再续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中医传奇,让中医智慧闪耀世界医学殿堂。
3.5 实施第二课堂教育,潜移默化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在发挥显性课程作用的同时,还要通过隐形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培育。探索包括入学集中启蒙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国学兴趣社团、课下自主学习等课外活动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中医思维熏陶。诸如,针对新生进行中医思维启蒙教育,让他们先入为主地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性,认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针对高年级大学生,实施《中医思维读本》的课外阅读学习,强化提高中医思维。通过成立国学兴趣社团,引导大学生品国学经典,悟中医思维;组织大学生编排中医华佗、扁鹊名医戏剧,体验中医思维;组织大学生走近社区和中小学,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医药健康知识和医疗服务走近百姓,培植中医思维的文化土壤,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大学生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总之,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实现中医药伟大振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传承创新中医思维培养,提升大学生中医思维能力,坚定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培养真懂、真信、真用中医的“三真”铁杆中医人才,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为世界医学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