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中医药文化认同 坚实中医药文化自信基础
2019-03-05薛芳芸段志光郭继林
薛芳芸 段志光 王 军 李 俊 郭继林
(1.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太原 030619;2.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太原 030619;3.山西医科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太原 030001;4.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太原 030619;5.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太原 030619;6.山西中医药大学组织部,太原 030619)
文化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血脉,承载着民族的兴衰与荣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科学属性和人文属性。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强大基因,包含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凝聚民族的向心力和原动力。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前提是着力中医药文化认同,从情感、理念上自觉接受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内化于心、外现于行,促使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转化与创新。
1 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基本要素
认同,是从认知到同化的一个心理过程,从而进一步对行为产生影响,推动认识与情感、思想与行为保持一致性。文化认同,体现的是个体对群体文化从认知到同化的心理感悟过程,表现为心理层面的认可和实践层面的履行,进而产生文化归属感[1]。中医药文化认同是指从心理认知、内在情感、思想观念和外在行为诸多方面肯定并赞同中医药文化,最终反映在行为上。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中医药整体观的认同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脏腑和体表各组织、器官之间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周围环境等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又重视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就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2]。包括3 个方面:①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②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应顺应自然去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③人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天地人一体的整体观与现代医学的还原论有着哲学上的本质区别,在当代社会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理论之源。
1.2 对中医药治未病观的认同
中医在治未病、调整亚健康方面有着强大的优势,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养生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3]。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治未病”是一个医生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能做到这点才能称为“上医”。中医治未病体现出的优势和疗效以及它的前瞻性,在世界上受到普遍欢迎。大学生只有认同和接受未病先防的观念,才能自身养成良好健康行为方式的同时,传播、推介、引导服务对象的理念和行为。
1.3 对中医药优势特色的认同
国医大师邓铁涛用“简、便、验、廉”4 个字来概括中医有别于其它医学的优势特色。“简”,中医之道是至简之道。比如民间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传统风俗“四合院的大门开在东南角”等,这些衣食住行、日常习俗里面蕴含着阴阳五行学说、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天人相应等中医之道,大道至简,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便,中医治疗比较方便。它不必严苛地受时空的限制,在家也可以艾灸、推拿、按摩、拔罐等,非常方便。验,就是它的效验。比如人忽然晕倒后立即掐人中促使人苏醒等,简单方便又有效。廉,是指中医治病与西医比较,相对而言消费低。中医药这些优势特色是大学生对中医药认知、认同的重要信心源。
1.4 对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认同
中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中医学和哲学相统一的、具有确切疗效的医学科学[4],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黄帝内经》阐述了天道、地道与人道,建立了“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藏象脉象学说”“五运六气学说”以及“养生学”“治未病”学说等,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生命以及自然的完美结合,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这套在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在中华文化滋养下的经典理论,它的合理性、科学性已得到广泛验证。
1.5 对中医药技术的认同
根据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治病手段灵活、方法多样。主要采取内治外治相结合、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相结合,进行整体综合调节与治疗。针对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有情志疗法、音乐疗法等。药物治疗中口服药物有丸、散、汤、剂、膏。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刮痧、推拿、拔罐、药膳、意念调整等。外治法中又有洗、敷、熏、蒸、泡、药栓等。除此之外,还有运动健身法,如五禽戏、八段锦、气功、拳术、各种体操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方面显示了良好前景。
1.6 对中医药效果的认同
中医擅长治疗的疾病,如:咽炎、鼻炎、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食管炎、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等脾胃方面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炎、盆腔炎、乳腺炎等妇科疾病。此外,中医对改善风湿免疫疾病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抑制免疫反应上均有突出的疗效。流感、带状疱疹、口蹄疫、慢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也很有效。总之,中医在治疗诸多疾病方面,尤其是疑难杂症和康复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不绝就是最好的明证,这是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根本所在。
1.7 对中医药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认同
目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机遇。一是政策环境,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振兴中医药提供了坚实保障,成为护航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二是社会环境,全民健康增强了对中医药的需求;三是人文环境,传统优秀文化的回归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可能;四是科技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支持;五是经济环境,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为振兴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决定性条件保障;六是国际环境,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增强了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中医药发展的大好局面鼓舞人心,提升士气,为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理情感支撑。
2 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当前,在中西医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下,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激烈交锋中,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迷惘,出现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困境,影响了中医药文化自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职能缺失
中医药文化认同乃至文化自信教育应该关注主体中医药文化人格的形成过程,学校教育本应是进行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部分高校注重“成就规则”,偏向工具性价值,对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缺失或不完整,未关注中医药文化认同教育或将其局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之内,片面割裂了文化认同与专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关系,未构建贯穿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中医药文化认同、自信教育体系,未形成全员参与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体制机制,从根本上影响中医药文化认同,更谈不上促使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回归教育本真。
2.2 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一是培养目标不清晰。中医药高等教育最终培养的学生要真信、真懂、真用中医,然而长期以来,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专业培养目标关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要求不明确、不清晰。二是课程体系不合理。多数高校课程设置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为主,虽设置有部分中医文化类课程,但课程设置不系统,课程数量不充分,割裂了中医药学科的人文性与专业性,专业认同度不高,严重影响“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三是培养过程不充分。文化的原动力,在于人的自身。文化认同过程要经历知、情、意、行等过程,但当前文化认同过程局限于课堂教学,忽视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有效路径,割裂了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辩证关系。
2.3 部分教师使命感缺乏
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能否有机地融入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于专业教育中,教师是关键。一是教育者本身对中医药文化不认同、不自信,没有切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医药文化认同自然不会在他们的课堂上呈现,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也就更无法奢望了。二是部分教师虽认同中医药文化,但教师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未主动将中医药文化认同、自信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导致教学内容契合度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堪忧。三是有些教师缺乏中医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课堂上不自觉地散发出负面情绪,他们的言行举止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动摇了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心。
2.4 中医药发展局限
传统中医有着符合中国国情的优势和特色,但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比如:①中医理论体系虽然很完备,治疗方法众多,优势特色显明,但有些方面很难被现代科学证实,如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郭玉传》“医之为言意也……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意为中医治疗经验和医生的悟性很重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由于中医形而上的思维很难实证,容易使人走入唯心而不自知。②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确实简便,但有些疾病必须通过仪器检测和各种指标才能确诊。③受中华文化孝道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也”的影响,中医解剖学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治疗手段上受到了一定限制等。这些中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破解的难题和需要不断完善修正的问题,给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2.5 中医药西化现象比较严重
现代医学进入中国后与中医相互融合与交流,这种交融使中医学逐渐失去自身规律,失去在“正统”医学圈内的话语权,中医药发展逐渐西化[5]。一是中医诊病治疗用药存在西化现象。比如医生诊脉流于形式,接诊后并未根据望闻问切做出诊断结论,而是先开检验单,依赖仪器设备的检测得出结论,再开出西药的处方,导致中药使用比例不断下降。作为师承教育的传授者这样的做法势必会让跟诊的大学生“学以致用”,思维西化、治疗西化而贻误中医人才的培养。二是中医教育越来越趋同于西式教育思想和研究模式,缺乏结合中医药自身特点量身定制的培养方案。中医的课程体系没有突出中医特色,相当一部分都是西医或者中西医结合课程。比如同样是中医院校语言基础课,英语要开整整两年,而医古文仅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设,《内经选读》只是以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又比如在中医院校,中医的硕士、博士也要像西医那样做动物实验,否则难以毕业;而某些学生只要英语学得好、实验符合现代化方向,不读《黄帝内经》也能成为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的“领军”人才。这些中医药西化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和中医药思维方式的培养。
2.6 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是人们对所依存的社会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形成的认识、评价和判断[6]。目前社会上对中医认知的偏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医伪科学论”,主张“废医验药”,认为中医是一种早期的经验类认知,中医理论系统模棱两可,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系统,也是难以否定的系统。二是“中医无所不能论”,过分夸大中医的作用,认为中医无所不能,包治百病,对中医有着一种近似宗教的崇拜,间接地导致了中医滥用。这两种说法对中医认知都存在着片面化和极端化,不了解中医的发展历史,没有从中西医学的本质去理解两者的差异,缺乏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中医。对于“中医无所不能”论调,大学生基本上能够明辨是非,很少被迷惑。但有些大学生完全用实验验证的思维套用中医,对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对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感到迷惑。这些社会认知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
3 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形成途径
中医药高等院校肩负着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艰巨任务和崇高使命,是传承、发展、创新中医药文化的主要阵地。只有遵循中医人才培养规律,加强顶层设计,改革中医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并付诸实践,才能逐渐增强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提高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输送合格人才。
3.1 加强顶层设计
校领导是决定学校教育命运最核心的人物,其价值取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学校的价值取向。领导的顶层设计,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风向标,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的形式与政策以及本校的具体情况,捋清目标,找准定位,提出前瞻性的战略思路和规划步骤。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前提是解决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问题,校领导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加强对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引领方向,制定具体措施,全校上下理念一致,各个部门功能协调,各种资源整合,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使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3.2 增强中医药文化自觉
中医药文化自觉是中医药文化认同和自信的前提和基础,主要是指我们在中医药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地位、保健治疗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7]。习近平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8]。增强中医药文化自觉要做到以下3 点:一是不忘本,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新生入学教育中进行“中医药发展史”“走进中医”等系列讲座,组织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观看中医药影视作品等,加强新生对中医药历史文化的自省,自觉认识到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善于继承,在课堂上传授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等历代名医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仁慈之心及以人为本、调和致中等理念,逐步引导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三是引导大学生以科学思维来认识中西医之间的差异、彼此之间的优势与劣势,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独特属性和保健治疗作用,并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树立文化自觉,在兼收并蓄中保护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医药学,自觉承担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任。
3.3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提升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加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心,前提是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一是高校教师要有职业感和使命感,自身对中医药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坚定的自信心、中医人的自豪感,才能引领大学生对中医事业的坚信不疑。二是教师要巩固专业思想,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精研经典,勤于临床。拓宽知识结构,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融合与对接,掌握中医药方面最新科研动态,切实利用课堂主渠道,讲授好中医专业课程,把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和中医思维方法自觉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看到教师对中医的忠诚与信仰,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三是对非中医院校毕业的新进教师和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及时传达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对中医药发展的文件政策,及时报道中医药学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重大突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普及中医药文化基础知识,强化非中医院校毕业教师的中医药文化素质,提升其自身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坚定的自信心,为学生做好榜样。
3.4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针对新生进行入学集中教育,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思想上强化健康人文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行为方式,提升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使学生尽快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心[9]。二是以院校教育为主体。改革课程设置,重视医学经典教育,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将《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金匮要略》作为“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的主要内容要,精研经典,认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领会中医思维,掌握中医理论及治疗方法。夯实传统文化基础,提升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感。三是以师承教育为特色,强化临床能力培育。大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亲身体验到的中医疗效是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10]。四是加强教材建设。比如我校领导筹划组织编写的《中医文化读本》《中医故事读本》《中医思维读本》《中医美学读本》《中医艺术读本》等融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为一体,通俗易懂,作为中医药院校的课外补充读物,对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对提高学生中医药文化兴趣、加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心具有启迪作用。
3.5 加强中医药创新
一是引导在校大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比如学生所申报的《中医药膳在高校食堂推广应用的研究》《纯中药提取物抗辐射香薰盒的研制与推广》等,提倡大学生踊跃参与老师所申报的科研项目。二是鼓励学生成立各种协会、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比如“针灸协会”“易经协会”“武术协会”“心理协会”“关艾红丝带协会”“中医经典诵读协会”等。三是引导学生重视地域特色文化的融入,开发中医药文化养生产业,推广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比如傅山养生文化研究、广誉远安宫牛黄丸的推广研究、榆社阿胶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等,加速中医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中医药文化在改造和创新中不断进步和成长,在吸收和包容中不断完善和丰富。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这些社团活动的参与和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感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提高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念和理想。
3.6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目前医教协同、院校合一的办学方式,为高校人才培养拓展了临床教育资源。大学文化建设既包括学校文化,也包括附属医院的医院文化。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质,是大学之灵魂,是培养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厚实土壤。一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中融入校风、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以及“和谐中医,健康人生”的办院宗旨、“博学求精,仁心仁术”的院训等,培育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着力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建设“中医药文化”网站,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开展各种院校文化活动,如诵读经典、人文知识竞赛、针灸比赛等,加强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二是加强行为文化建设。规范教态仪表、言行举止、诊疗行为、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网络行为、校园行为等方面的规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志存高远、坚定中医药文化信念。加大药用植物园的种植力度、学校博物馆的建设力度以及中医药文化基地建设,实践中强化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学习,感受中医药文化历史积淀的厚度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三是优化院校环境文化建设。在建筑风格及校园、医院景观上,渗透中医药文化元素,凸显中医药文化内涵,体现中医人的精神与气质。让全体师生及医护人员在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强化中医药文化认同,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
3.7 加强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8]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寻找共同发展,被各国民众认同是基础。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一是和国外的一些高等院校之间互派教授、互换学生、互授学位,推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发展。二是吸引留学生生源,扩大培养规模,让留学生接受中医药文化启蒙,增强他们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习中医的兴趣。三是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使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医药的简便验廉、安全有效,从而认同中医药文化。在多方位的交流互鉴中,多元文化彼此融合、共同繁荣,促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心。
总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医,其基础理论博大精深,行为方式简、便、验、廉,治疗手段丰富多样,治疗效果确凿有验,尤其是治未病的观念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这些中医药文化突出的特色和优势是大学生认同中医药文化的必备要素,也是中医药生存发展、繁荣兴盛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医药高等院校培育人才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应对当代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危机,加强顶层设计,增强中医药文化自觉,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医药创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加强交流互鉴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途径,着力中医药文化认同,加强中医药文化自觉,引导大学生走出认知困境,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