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3D培养模式实践探究
——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3-05陈佳娴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赛学院专业

陈佳娴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热带农林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农问题”上明确提出,创业教育必须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的道路上做出巨大贡献。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无疑是当今高校的历史使命与担当。作为国家农业部直属的高职院校,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现代农业产业链,集中在热带农林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开设了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园林技术、园艺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畜牧兽医7个涉农专业。学院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的特点,探索从思想理念、教学改革、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良好揉合的培养模式,力求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培育既精通农业科技,又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此培养模式总结概括为:思想层面有热度、能力层面有硬度、发展层面有温度的“三度”培养,简称3D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1 思想层面:激发热度——意识唤醒,激发动力

(1)增进归属感。针对高职涉农类学生思想上存在不愿学农、学农不爱农的问题,通过采取各项措施,运用多种潜移默化的工作方式,在全院通过专业教育、典型示范、参观学习成功营造学农、爱农、乐农、兴农的良好氛围,增进专业归属感。

(2)消除厌恶感。针对学生对涉农专业的误解。在新生入学伊始,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负责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召开专业教育大会,向同学们解读人才培养方案,让他们清楚自己专业的学习内容、要求、就业方向,树立同学们的学习自信心,初步消除他们对涉农专业的一些误解。此外,不定期邀请农业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现身说法,为在校学生分析当前农业形势、农业创业机遇,进一步改变学生对“农”字的狭隘片面理解,使他们认识到农业是个大舞台,从事农业同样大有作为,增加学生对自己所在院系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3)增强专业认知感。为了增加学生对涉农专业的认知。在涉农课程学习时,通过组织学生到益海嘉里、壹号土猪、东升农场等农业高科技企业基地学习,让他们进一步深入体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前沿农业科技和市场潜力,增加他们对现代涉农农企的认知和了解。此外,依托广东农垦,学院选派相关专业的学生前往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省内的湛江、阳江等农垦基地实习,切实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专业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农业大有可为,提高专业自豪感、优越感。

(4)提升学农荣誉感。为了提升学生对涉农专业的情感,全院教职工对学生始终保持关爱,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才培养全过程的方方面面,对于有创新创业方面兴趣特长的学生给予关注及引导。 如学院的“'农'情蜜意”学生工作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荣获2016年全国学生工作精品项目。项目中的 “齐乐'农'浓”农运会,让同学们在各项农活转化而来的趣味项目中体验快乐,培育了他们乐农、爱农的情感,升华了对专业学习的热爱。 项目重头戏“'农'情蜜意”技能展示大赛,给同学们打造了一个展示专业成果的平台,也搭建了对口企业家直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桥梁:每一次展示均有近上百位涉农企业家到场参观,他们对学生的创新创意作品赞叹不已,并有意于引进开发相类似的产品。项目实施5年来,每年参与学生达到10 000多人次,事迹多次被媒体报道,学院农业特色得到凸显,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使命担当感。

2 能力层面:打造硬度——能力培养,素质培育

(1)树立坚强意志。人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做好全体学生思想教育前提下,打造学生过硬的能力品质。学院全方位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高受挫能力、坚强意志以及艰苦奋斗精神等必要创业心理素质的创业型人格,力求提高创业成功率。

(2)训练过人本领。在教学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潜移默化相融合,将创新创业的内涵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全过程、多层次、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从大一开始,在进行创新创业通识课教育的基础上,力求逐渐在专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创新创业的培养要求。从大二开始,通过实训课程,提高锻造学生单项技能,综合技能、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本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国家、省市级的各项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赛教融合。在专职辅导员带班的基础上,创新尝试引入了“导师制”,即每个专任老师负责具体指导6-8个学生,对他们在专业技能学习、比赛项目等方面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全院上下形成了爱学乐教,教学相长的融洽局面。

(3)配套一流教学团队。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的强大后盾,为了对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意志。学院目前共配备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后)6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组成一流教学团队,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广东省高职组获得的七项一等奖,其中两项都是学院老师的作品。除了具备学者型的专职教师队伍外,还有业界实践经验丰富的客座老师们。同时,校内外一百多个实训基地的硬实力打造学生真实干,实现学以致用。学院拥有38个校内实训基地、100多家校外就业实习基地,供学生进行创业练习与创业模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如“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实训室”属系大学生创业工作室,致力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目前该创业工作室立项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在研项目经费约80万元。工作室与广州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达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深度融合,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同时工作室也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饭堂完成了农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通过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育了学生开拓进取的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实干有为的良好品质,进一步增强了部分有创新创业兴趣特长的同学的信心,为创新创业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开展技能大赛。在能力提升上,通过举办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新。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根据各专业能力培养需求,学院组织举办蛋糕设计大赛,检验员技能大赛,微景观设计大赛,园林景观大赛等众多技能比赛,营造学生学技能、比技能的浓厚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省、国家创新创业大赛并屡创佳绩,2014年获得全国挑战杯二等奖, 仅在2016年第三届“挑战杯·彩虹人生”省赛里,就获得了两个特等奖,一个一等奖,三个三等奖的佳绩。

3 发展层面:保持温度——持续发展,跟踪服务

(1)提升服务功能。学有所用,立足当地,服务区域,增强学生成就感,提高社会责任担当与使命感。涉农专业师生发挥农类专业优势,坚持科技惠农、科技兴农,向当地居民普及科学的饮食养生知识、作物种植技术等。如食品专业的学生作为食品安全志愿者前往增城区各镇,利用专业特长给居民送去米面制品、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等常见食品的安全快测知识和技能,惠及众多居民,受到一致好评。继而我校与增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行长期的友好合作,有效提升了服务的涵盖面与层次。此外,立足学校的地理区域优势,学院积极主动与增城区农业企业协会联系,当地十几家农业龙头企业如一衣口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等均挂牌为学院的实训基地,探索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2)强化创新创业。通过生产体验,推动创新创业,促使创业项目落地生根。目前,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室已开始小规模生产和试销的产品有:火龙果酒、蜜汁姜膏、焙烤饼干产品、菠萝酒等。其中,从2013年成立的红肉火龙果创新创业工作室,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对火龙果等材料进行产品研发,已形成系列产品:火龙果柿子复合果酒、火龙果色粉、火龙果天然色素口红等,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为转化成果,促使创新产品落地,团队注册成立了广州市唇天然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正逐步进入正轨,已有产品面世。

(3)开展跟踪服务。打破校园限制,开展毕业生跟踪服务,促进创新创业学生良好发展。通过辅导员、任课老师等渠道跟踪了解、掌握步入社会1-5年的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对有创业意向、希望得到指导和服务的毕业生继续提供义务咨询和帮助,把创新创业指导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从在校生拓展到离校生。这样既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动,又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如2015届园艺技术专业学生陈昌晓在校期间是学院创业实践基地——花卉超市的负责人,他的《广州立茵花艺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过在校期间的摸索和毕业后的市场调研,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他毕业一年后注册成立了广州立茵家园艺有限公司,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他不定期会回校咨询相关老师,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4 结 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具有创新意识、创业个性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热带农林学院践行的创新创业发展人才的3D培养模式,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学校所在地的产业贴合度、服务度明显上升。在今后的发展中,会根据相应的变化与需求,进一步完善改进模式,为高职涉农类的创新创业教学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大赛学院专业
插秧大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