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
2019-03-05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越来越多元。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做好民俗文化教育,将高中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发挥出来,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一、开发民俗精神,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民俗文化内容,使民族精神在文学作品的讲解过程中得以传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高中语文课本有很多与民俗相关的内容,其所散发的民俗精神,也应当被当代高中学生所吸收。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美德。像在讲解《师说》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作者韩愈的经历和思想。韩愈,由于幼年家庭教养和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便以传道的古文家自命。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科举和仕宦上十年都不能得意。但他越挫越勇,先教了李翱古文,在孟郊的介绍下,又教了张籍古文。随着与有志青年交往的不断增多,给予他们的指示与奖励也越来越多。韩愈因此受到了不少责难与议论。但韩愈不管这些,虽对恶意中伤表示愤慨,却更加担忧这些来请教的青年,因为这是魏晋之后再没有过的现象。教师给学生讲解这些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对应的时代背景,了解当时的民俗民风,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为师者坚定的内心,从而丰富学生的古文见识,促进学生建立尊敬师长、理解师长的心理。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当代高中学生大多为家中的宠儿,很少经历挫折。人生过于平坦,会影响学生抗打击能力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中相关的民俗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个人的不足,建立坚强的意志力。像在讲解《史记》时,教师可以利用司马迁的生平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仍然积极奋起,用常人不能及的毅力完成了流传至今的《史记》。这一部文学作品,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记载,更是一位伟大之人个人精神的记载。在语文课堂中加强学生的感受,能够促进民俗文化教育走进学生内心。
二、丰富民俗知识,增长学生语文见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民俗文化教育是丰富学生见识、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借助民俗文化知识的引入,降低阅读理解难度,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大的探究兴趣,使民俗知识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兴趣点和活跃点,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普遍提高。
古文,一直都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的古文学习兴趣不足,导致其高中语文学习成绩不好。像在讲解《孔雀东南飞》时,文章所讲解的故事情节比较丰富,涉及到汉朝的婚嫁文化。当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时,教师可以利用其中的民俗文化激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文章中有这样一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是故事中刘兰芝对小姑说的。其中的初七所指为七夕,也就是现在的七夕情人节。教师可以在讲到这一句时,给学生说一说七夕节的风俗,让学生的关注点从他们为难的古文转移到民俗知识上。西汉,是七夕节的起源时期。七月七,人们会举办一些活动来庆祝七夕节。在汉朝,晒衣服、晒书是庆祝七夕节的重要活动。让学生说一说现代社会七夕节的庆祝方式,促进学生对比古今民俗,不仅能够推进民俗文化教育的落实,还能提高教学趣味性。
三、组织民俗实践,激发学生语文兴趣
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是有限的,但是民俗文化教育是没有边界的。教师可以将民俗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组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知识,了解民俗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能够赋予语文课堂更多的生命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将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看到的、了解到的民俗文化现象、知识与课本中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源于生活的真实性。像在讲解《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课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特征,并了解这些建筑特征的由来。建筑,是最能反映一个地区自然条件和人文民俗的载体。教师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生活中的建筑,总结特征,分析原因,能够让学生成为民俗的发现者。利用课外图片,带领学生领略中国不同地区的建筑物,在学生惊讶其不凡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民俗文化知识作为支撑,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民俗接纳度,使学生的文化内涵逐渐丰富。教师也可以借助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像端午节,带大家一起包粽子,在包粽子的过程中讲解粽子的由来,说一说屈原的故事,是推进语文教学创新化的重要实践。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好民俗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渗透民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取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文学作品深层含义的开发,更能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语文学科,建立更好的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