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2019-03-05林业铖

关键词:双创大学生

林业铖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是解决当前就业压力、避免人才浪费的重要工作。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机遇。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能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大学生毕业后缺乏实践储备,缺少资金支持,盲目创业成功率不高,促进大学生创业需要全社会予以支持[1]。构建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将更多资源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环境。

一、“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为那些即将创业的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双创”这一良好的时代背景下,催生了许多创业者,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大学生。大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缜密的思维,活跃的大脑和较强的干劲,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大学生进行创业,从个人来讲,增加了自己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创业这一途径进行就业,社会各部门、各阶层都应该积极发挥其社会职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利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大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2]。

1. 促进高校教育转型。“双创”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许多大学生也纷纷投入到创业当中去。大学生创业的增多,加快了高校教育的转型。当前,中国经济处在一个过渡转型期,经济结构面临着许多转型和调整。那么,找到一个可以适合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型教育显得尤其重要[3]。为此,“双创”诞生了,这一理念的提出激发了许多大学生创业的意识和梦想,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创业大军的行列。高校是孕育社会种子、储备人才的主要场所,它的任何教育策略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它的转型意味着可以改变大学生的命运。大学生毕业之后,除了直接选择就业,还可以进行创业,带动了高校教育的快速转型。

2. 提升社会创新活力。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毕业后一部分大学生会直接选择就业,另一部分会选择进行创业。在创业路上,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凭借睿智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和敏锐的洞察力,积极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积极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他们也会凭借自己坚韧的毅力加以克服和解决。大学生有较高的可塑性,他们凭借自己过硬的综合素质在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创新,不断地突破自我,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他们的行为带动了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为社会增添了一股活力,推动着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3.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目前,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少于大学生毕业人数,出现了大学生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局面,大学生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大社会现实问题。“双创”的提出,为大学生的就业指明了新的方向,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就业铺设了新的道路,是社会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积极创造劳动价值,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持久发展。大学生创业为就业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就业趋势[4]。就业压力的缓解,让更多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找到了一席之地,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目前,在“双创”环境下,许多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被激发。大学生创业是一件好事,但从历年大学生创业的案例来看,大学生创业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对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在学校,与社会接触较少,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人脉资源比较缺乏。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足,缺乏丰富的创业经验。对学生身份的大学生来说,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来源,创业资金短缺,加之又找不到合适的融资渠道,创业之路就更加艰难。政府虽然在大学生创业的道路上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但是缺乏细化的标准,大学生的创业之路举步维艰。大学生的创业道路是曲折的,人脉、资金、经验、技术、风险把控的缺失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创业路上慢慢解决的问题。

1. 缺乏具体政策支持。当今社会,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大学生选择通过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特别是在“双创”提出后,在社会上更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创业浪潮。为此,政府也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制定了一些优惠扶持政策,涉及融资、贷款、税务等[5],这些政策也实际解决了大学生的许多难题。然而,大学生在创业路上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单个政策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政府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求政府在充分考虑大学生创业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政策,为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扫清障碍,让这些政策真正惠及大学生创业,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创业之路。

2. 缺少创业实践指导。大学生在创业路上,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基本能力的限制,或者创新意识、经验技术缺乏,又或者是受人脉、资金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都使大学生在创业路上遇到很多难题。正是这些难题中断了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最后导致创业失败。归根结底,是创业实践指导的缺乏。所谓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需要实践来支撑,否则就是空谈。大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无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实践机会,加之教师本身实践知识的缺乏和不完善等,导致大学生无法获得更多更好的创业实践指导。这使大学生在创业之初,创业认知不到位,创业准备不足[6]。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无法积累更多实践经验的原因。

3. 缺少有效融资渠道。大学生创业的路上困难重重,人脉、资金、技术、团队等都是需要一一解决的难题。其中,资金的缺乏是一个重点难题。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与社会接触,就谈不上认识社会上的各种优秀创业者或者人才,更无深交。所以,当大学生创业的时候,资金是第一位的。公司选址、日常办公、团队的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对刚走出校门便踏入社会的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所以,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对缺乏人脉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他们在融资时四处碰壁,找不到有效的渠道和门路,导致他们在创业路上心灰意冷。投资成本控制、预期收益、风险成本等问题,都是融资单位要考虑的问题,他们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身份有所顾虑,所以,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布满荆棘。

三、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大学生的创业离不开家庭、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鼓励和支持,他们是大学生创业的坚强后盾。有了他们的支持,大学生创业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就可以放手一搏,实现自己的创业之梦。家庭的支持是第一位的,家庭成员是大学生最亲近的人,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支持,都可以让大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大学生获得的支持越多,他们创业的成功率就越高。学校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各种资源信息,教给他们文化知识,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政府部门要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各种帮助,出台各种政策保障大学生的利益。总之,家庭、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都应该积极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帮助,为支持大学生创业构建一个健全的支持系统。

1.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支持体系。近年来,在“双创”理念提出以后,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保障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比如,对创业初期的大学生,实行减税或者免税的政策,一些相关的政务部门为大学生提供资源信息、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等[7],一些社会企业、基金银行等也为大学生提供部分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都会对社会各界产生影响,所以,在政府的大力主导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关注和帮助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所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支持体系势在必行。

2. 构建以高校为主导的技能培训体系。大学生的大部分生活和学习都是在学校完成的,所以,高校承担着教育的主要任务。目前,许多高校在基础课程中增加了一些创业的课程,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创业。但是,总体而言,大学校园的创业氛围还不够浓烈,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应该大力提高师资水平,不断完善创业课程,切实进行创业实践指导,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践机会[8]。可聘请校外优秀创业人才到校授课,让大学生零距离聆听创业故事,感受创业的心路历程。让大学生感受到只要做好了准备,创业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培训的机会,完善实践指导体系,为大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资源支持体系。许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都面临着社会资源缺乏的问题。社会企业掌握着大部分的社会资源,企业要给大学生一定的资源支持。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要经过初建期、整合期、转型期、成熟期等一系列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企业单位可以建立经验交流共享平台,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顺利进行创业。企业还应该多为大学生提供实际的创业资源,让他们进入企业内部参观、考察、实践,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大学生创业有其先天优势,也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从政府、高校到企业,构建创业全过程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双创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双创”对中国制造转型功不可没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