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炮火中的新闻斗士
——述评苏中根据地报刊中的新闻工作者

2019-03-05朱季康

关键词:苏中根据地报刊

朱季康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1)

苏中根据地报刊的人员配置与机构设置以及报刊人生活、工作与战斗情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苏中根据地报刊在艰难的战争环境下,团结奋进,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一、人员的来源

苏中根据地报刊的诞生初期,在办报的专业人员配置上有不小的缺口。在得不到本地报人支持的情况下,苏中根据地报刊的人员除了来自上海、南京等地的进步文化青年及专业人员的补充外,大多为刚涉足该领域的新手。如木刻工作者杨涵就是在行军路上被介绍加入报社的。1943年8月,杨涵由苏中二分区台北县小海区调到《滨海报》工作,“是由二地委书记章蕴同志在行军路上经过《滨海报》社驻地时直接把我(杨涵)介绍给林淡秋同志的”[1]397。木刻家赖少其同志就是从上饶集中营逃出后,经组织安排到报社工作的。军队所办的报刊则主要从部队人员中挑选组建,如《前哨报》由肖湘担任主编,由江南北撤的《大众报》蔡修本、《东进报》通讯员邓骆基、孙明担任编辑,还挑选了张馥、郑冶、周志英等人[2]724。1945年4月,《群众报》招收了一批印刷技术工人,如机印工人陆才,排字工人朱钰新、刘声等。

抗战时期的苏中根据地报刊主要人员的规模以数人至十数人者居多。《前线》报社初期“人员总共才六七个”[3]。但是在某些分区级党委主办的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刊中,其人员的配置还是较为充分的。如1941年初创办的《江潮报》社,工作人员仅有徐进、周擎宇、骆风、徐中、石沙、吴健、欧阳茂权、汪浩、黄特、周天津等十数人[4]101,后不断增加调整,至1943年已经成为拥有数十人的大报[4]101。随着战争态势的发展,苏中根据地报刊各社人员配备有所波动。如1942年底到1943年初,《江潮报》报社人员曾从30多人精简到11人[5]658。但是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形势的大发展,各报纷纷扩充力量,甚至出现了数百人的大型报社。如1945年11月,《人民报》社所辖印刷厂职工人数已从创刊之初的8人发展到职工近百人。《新华日报》在搬迁至泰州时,职工达三百多人。杨涵曾介绍,“调到《苏中报》工作的同志还有很多,难以一一记清楚”[1]400,可见其规模。

苏中根据地报刊人员的流动性也较大,随着苏中根据地报刊的改名、重组,很多报社工作人员也因为工作需要而频繁调动。如蓝瑛同志,1941年初在苏南地区《东进报》工作,8月间转移到苏中江都、高邮、宝应地区,先后在《湖东报》《前哨报》《人民报》工作[6]51。靖江县候河区宣传干事张少雄同志,于1945年1月至12月调动至《江潮报》担任记者工作,1945年12月调动至新华社靖江通讯站工作,1946年6月调动至靖江县委,担任《靖江大众报》的编辑工作[7]10-11。从苏中根据地报刊的组建来看,大部分新设的根据地报刊都是依靠抽调各种相关力量而得以成立。1944年上半年,因为苏中区党委机关报《苏中报》社从苏中一分区转移至二分区,苏中二分区出现党报真空。5月,中共苏中区党委决定:“苏中一地委(江都、高邮、宝应地区)机关报——《前哨报》的工作人员:一部分同志去苏中二地委(东台、台北、兴化地区)办《群众报》;一部分同志留在一地委办《人民报》;还有几个同志转到第一军分区办部队版《前哨报》。”[8]16新成立的《群众报》社的组成人员中包括原《前哨报》社长兼总编辑肖湘,记者、编辑夏公然、程熠,电台报务员陈君烈、孙毓英、季涵,发行员臧晨光等以及原《苏中报》社的编辑、记者吴江、马达、朱明、罗列、范霞等同志。1943年春创办的《南通报》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组建而成。苏中四地委“从地委办的《江海报》社抽调记者宋军、汪澄同志,从分区《先进报》社抽调编辑鞠盛同志,从南通警卫团抽调团报编辑蒋宁同志、油印员朱林同志,组成了一个班子——《南通报》社”[9]109。也有报刊因为人员抽调的原因而停刊。因为津浦路东省委要办机关报(《新路东报》),从各县抽调人员,《仪征战报》的工作人员被抽调,随即停刊。亦有直接整体合并设立新报的方式。1945年11月,原坚持在镇江一带的苏中五分区《前进报》社北上进入兴化,与由高邮迁来的《人民报》社合并,并入《兴化新报》《新宝应报》的设备与人员,仍称《人民报》。报社的同志们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如《群众报》工作人员以二十几岁为主。“报社成立以后新增加的缪宜琴、蔡荷、倪红天、徐燕君、龚曙辉等同志约十六七岁,最小的十四周岁。只有肖湘同志年龄稍大一些,二十七岁。”[8]17较为年轻的年龄结构也保证了苏中根据地报刊高负荷的工作强度得以维持。

整体来看,苏中根据地报刊的从业人员约在千人左右,其来源以来自人民政府、军队中的同志为主,辅以部分技术工人,吸收了一批进步的社会青年。报社也及时加强了对这些新加入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如《群众报》招收的技术工人陆才等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城市的青年在投身根据地报刊事业之前存在着各种动机,但在实际斗争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曾有人回忆自己对从事根据地报刊事业的思想转折历程:“回忆我在革命前一九三七年时,即想投考上海民治新闻专校,当时的动机是看到一些‘报馆’的社长或主笔先生们在社会上很吃得开,因此想从这方面找条路。参加革命后,也曾几次想争取做记者,当时的看法是,‘做记者既可以出名,又可以练习写作,有何不可’?直到调来前线报社及在最近本报百期纪念作了个人初步检讨之后,才稍从观点上懂得办报,应该是老老实实的为了群众,也即是为了当前的斗争,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的起码的正确观点。”[3]苏中根据地报刊的优秀报人队伍正是在革命的熔炉中铸造出来的。

二、组织与分工

苏中根据地报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宣传队伍,除了接受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外,各根据地报刊也设立了党的组织机构。

各根据地报刊的社长大多由主管单位的党政一把手兼任,党政领导人对根据地报刊,尤其是党报的领导与支持也是实际和经常的。1943年11月12日,苏中区党委通过《关于出版〈苏中报〉的决定》,规定《苏中报》为区党委和第二地委共同指导的报纸,由苏中区党委书记粟裕兼任社长。还设立了以粟裕为书记、俞铭璜为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主管报刊的领导都很重视报刊工作。如粟裕除了指导报刊工作外,对根据地报刊还有着特殊的感情。一日,他途经如东掘港镇,发现一名卖糖果的小贩正用《江海报》包糖果,便说服小贩珍惜革命报刊。当根据地报刊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粟裕总是尽量给予满足。俞铭璜时为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公务繁忙,但坚持长期在报社蹲点,参与报社的实际工作,并促成了苏中出版社、《苏中画报》社、《生活杂志》社的建立。苏中地区其他根据地报刊也基本建立了类似的制度。1947年2月26日,中共兴化县委主办的《兴化新报》复刊,就迅速建立了党报委员会,“由储江、周春、陈大同、徐达、韩宗韩5人组成,储江为书记,徐达为副书记”[4]112。《兴化日报》社也在县委的领导下成立了党报委员会。“为了加强县报之领导,县委特决定成立党报委员会。”[10]不但报社本身,一些大报的下属单位也有组织建设。《人民报》社所辖印刷厂就设立了政治指导员制度,陆震为第一任政治指导员。后设立了党支部,方琴为书记。1949年该报进驻扬州城后,印刷厂政治指导员改为吴桂林,而厂长张立中则是由全厂职工选举而出。这些党的基层组织在根据地报刊队伍中的建立,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对报刊的指导工作,保证了根据地报刊的进步方向和主题内容。

在全党办报思想的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对所主管负责的苏中根据地报刊进行了具体的领导与支持。如苏中三地委每次召开工作会议,几乎都指定《江潮报》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地委收到上级党委的指示文件和地委所写的指示文件,几乎都发给报社有关同志阅读。“当时地委宣传部长能够看到的党内文件,报社负责同志差不多都能够看到。”[11]26地委领导人叶飞、韦一平、朱克靖等对《江潮报》都很关心,他们曾多次与《江潮报》社支部书记进行谈话,并有很多具体指示。苏中三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进同志在《江潮报》办报初期,长期在报社直接指导工作。“他们对宣传报道上有什么意见,都及时告诉报社同志。报社同志在工作上有什么疑难问题请示地委,地委同志也都及时给以解决。”[11]26这种指导有时还不仅限于组织层面,还及于业务层面。1943年,苏中一地委作出《关于〈前哨报〉的决定》,将《前哨报》改为地委机关报,地委领导韦一平、刘飞、惠浴宇等同志组成了社论委员会。这个决定被刊登于该年9月17日的《前哨报》上。又如《东南报》受海启县委、东南行署的指导。海启县委的领导同志不但对《东南报》作指示,还经常亲自为报纸写稿、组稿、审稿。“县委书记洪泽同志虽然高度近视,但总是认真负责地把我们编印的每期《东南报》看完,并提出改进意见。”[12]141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与敌我宣传斗争的背景下,这种来自于主管党委、政府的具体业务指导更加增添了苏中根据地报刊的斗争性与理论性。

苏中各人民报社还设有专门的编辑委员会。如1947年7月20日成立的《方向》杂志编委会,“由汪青辰、汤池、戴秉成、周永康、冯策、谢承炤、郁文纲、曹建民、孙振、孙学广等人组成。汪青振为主任委员,汤池为副主任委员”[4]113。有些大报还有专门的经理机构,负责印刷、发行、广告等业务。1945年,《人民报》社设有编辑部与经理部两个机构,经理部经理为陈光生、副经理为华骏。《苏中报》的编辑委员会则由林淡秋任总编辑,史乃展为副总编辑,国内版编辑为蒯斯曛,文艺副刊编辑为赖少其。

报刊的各流程分工也逐渐细致化,一般分为采编、印刷、发行、报务、电台等部门,各部门也有各自的工序分工。如《苏中报》印刷所书版厂由严必成任校对,陈金芳、范永康、樊成明、封流春、陶荣、周永年、顾建群等负责排字,栾裕龙、章邦国、黄自历等负责机器操作,周鸣、沈兰池、张军、施连珍等负责装订。1943年左右的《滨海报》除编辑部6人外,还有发行科的李培源、余英、李娟、吴娴秀、蓝平、林洁等人,负责电台的汤寅,负责报务的朱安庆、张耀山,译报员李尚应,后勤科的王勤等人,以及通讯员“小和尚”、炊事员若干人,共约30余人。但这种分工并不影响报刊人员的团队协作。

三、报社的工作与生活

苏中人民报社的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报社的同志们有着乐观的革命精神与积极的工作态度。一些同志在业务上积极探索创新,使报刊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如赖少其通过木刻技术,创造性地制作版面。在负责《滨海报》副刊《海滩》和《苏中报》副刊《现实》期间,为丰富副刊的内容,他经常更换《现实》的刊头木刻,增加了新鲜感。当报道战斗英雄或劳动模范人物时,就配上他们的木刻头像;在报道战区新闻、战事消息时,就配上黑底白字(线)的地图。他还组织了“苏中木刻同志会”,编写木刻教材,并通过《苏中报》这一阵地,研讨与登载木刻作品,这也算是苏中根据地报刊的一大文艺特色。

根据地报刊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是艰苦的。扬州、南通、泰州等地原本是富庶之乡,物产丰盛,但在战争环境中,昔日鱼米之乡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粮食产量下降,报社人员的供应也十分紧张。《江潮报》的工作人员“一日三餐,大半是稀粥,每碗能夹着几粒大米就不错了,中午,暂或吃一顿稠饭,或吃面疙瘩,没有什么菜”[13]74。1948年前后,随着战略决战在苏中大地及周边地区的展开,人民军队用粮量大增,苏中各根据地出现粮食紧张的局势。为此,苏中各人民报社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开展自给自足的生产运动。《人民报》社进驻兴化县的西马庄,报社印刷厂的同志们自己开荒种植水稻与蔬菜,全年交公粮90多担。《江海导报》印刷厂的同志们“自给耕种了十一亩田,在全厂同志,尤其是会栽秧的李保仁、钱文余、杭仁昌、杭仁德等同志共同积极努力下,现在十一亩田,已全部分别栽了秧,种了菜,□好豆”。并且,他们将生产经验总结出来,发表在报刊上,介绍给其他报社,以资参考。“这次完成任务中,获得以下四点经验:一、□□□□,健全生产组织:本厂为做好生产工作,选黄正祥等同志,为生产委员,经常的负责计划,督促记账,带动生产工作。因此无自流现象,工作效率很高。二、各尽其能实行变工:栽秧中,尹之秀、刘小献、孙启道、何永福等同志不会栽秧,因此就实行换工。不会栽秧的,去帮伙食房、机器房,烧饭、踏机器,让炊事房、机器房会栽秧的同志,到田里去栽秧。三、生产与学习相结合:在生产中,我们的学习内容也是生产,开会讨论时,都讨论‘为什么要进行生产’,‘生产中应注意哪些东西’,‘生产出来的稻子如何处理’,墙报上并进行公开的批评和表扬,推动生产。四、抓□空隙挤出时间:如排字房的同志,一般的说工作任务比较多,因此他们就多□工作前和晚饭后挤出时间下田、浇水、踏车。照样的完成了任务。”[14]

苏中根据地报刊的工作节奏是十分紧张的。在尽可能减少非战斗人员编制的战争时期,很多报刊工作人员都是超负荷地工作。报社工作人员在崇高革命使命感的鼓舞下,勤奋工作。如1942年的《江潮报》因为人手少,“从编辑、刻写、印刷到发行工作都相当紧张”[13]73。《南通大众》的同志们白天与敌人周旋、搜集情况、写稿,晚上需要编稿、刻写、印报。“在这个战斗群体里,有患肺结核的,有患胃溃疡的,但他们总是忍着极大的痛苦,带病战斗,有位同志即使是胃痛得头上直冒汗珠,也不肯休息片刻。”[15]227《东南报》的同志们在工作紧张的时候往往通宵达旦地干,“一天能睡上一、二个小时就不错了”[12]143。刻钢板是最费劲的工作,《前哨报》的同志们在“冬天不能烤火,夏天不能用扇子拍蚊子”[2]726的环境下,努力工作。团结协作是苏中人民报社工作人员的优良作风。如《群众报》,“每期报纸印出后,为了争取时间发出去,许多同志都自动地围拢来帮助我们卷封报纸、贴票签”[8]18。

在紧张的战斗工作间隙,报社同志们也自娱自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赖少其就曾回忆其常与报社的同志们在广场上扭秧歌。1944年12月,赖少其编写的大型话剧《曹立山》就吸取了秧歌舞的表现形式。叶勤曾回忆在《江潮报》社一天工作结束后,大家一起聊天的场景,“回忆那时我们在艰险紧张的战斗环境中,生活于群众之中,到处充满了生机和乐趣”[13]78。《江潮报》社在业余时间多进行政治学习,组织读书报、上党课等活动。“每天早晨,人人都跑步,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时事政治学习,有时几个人集中在一起学。还定期出版墙报,成立了技术学习小组,组织了歌咏队、文艺演出队。晚上举行文娱晚会、工农联欢会。”[16]69还有不定期的体育比赛等活动。《前哨报》社在肖湘同志的领导下,“每天坚持政治学习,学习活动既严肃又活跃,大家都喜欢参加,电台值班同志也都抽空主动参加。我们每人还有一个自己订的学习笔记本,在上面记笔记写发言提纲,心里总是美滋滋的”[17]180。该报新闻台的同志们工作之余喜欢唱歌和念剧本。周季涵回忆道:“我们三人各演一个角色,用普通话念台词,霍然带武进腔,孙毓英带嘉善腔,我是扬州腔,字音都咬不准,念着念着,自己先笑,别人也跟着笑。”[17]180甚至在1945年初夏,《江潮报》《江海报》等社还成立了自己的职工会。1945年5月上旬,《江海报》印刷厂成立了厂职工会,选派臧晨光、孙来月为代表参加苏中区职工代表大会。在1945年5月29日召开的苏中区工人代表大会上,臧晨光被选为大会执行委员。1949年2月,《人民报》全厂职工召开民主选举大会,选举张立中担任厂长。紧张而活泼,这是当时苏中根据地报刊的真实写照。

在战争环境中,报社的工作人员既要办报,也随时是战斗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广大苏中根据地报刊的同志们在实践中学习,在锻炼中成长。“报纸工作人员实际上也是战士,不过是不拿枪而抓笔杆的战士。要随时打起背包,准备打游击。”[18]28在革命岁月中,苏中根据地报刊的坚持出版是广大报社同志们用牺牲换来的。1942年3月,承印《抗敌》杂志的第一师政治部印刷厂在弶港以南的海上遭遇土匪“海霸子”袭击,“经过全厂职工机智勇敢的战斗,海霸子逃跑了,职工们也经受了一次战斗的考验”[19]56。类似的经历对各个苏中人民报社而言,是十分常见的。《前线报》社就长期处于敌人的包围中,不断流动。“我们的工作是处于敌人的扫荡、合击、围剿之下的,排字房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机器□在一个四方尺宽的猪巢棚儿里印刷,遇到情况特别紧急的时候,早上起早工作,上午十点钟左右即将铅字藏起埋伏,晚上再起出锹,有时才起出又要打埋伏。”[3]《南通报》社长期在敌伪据点周围活动,环境十分险恶。报社人员将油印机放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定期前往印刷。白天“游动在农民家里编报、刻写,夜晚仍然分别住在农民家里”[9]110。《江潮报》社的同志们在游击办报中创造了一套迂回与伪装的办法。“敌人向东,我们向西,敌人向南,我们向北,敌人走了,我们回来。有时,实在来不及走,群众就拿出他们的衣服给我们穿,因为我们所发的便服,到底和农民们穿的还有不同。”[13]73在这样的环境中,苏中根据地报刊坚持出版。“《人民报》社在战斗紧张环境中保持继续不断的出版。”[20]《江海导报》曾以《苏中蒋后廿余种报纸,反清剿中英勇坚持》为题,为我们如实展示了这段场景:“当蒋军以三个团兵力全面‘清剿’如东时,如东大众报将油印机放在泥坑里,晚间印发,白天分散办公转移,并将收到消息向群众宣传,情况最紧张时,就随民兵联防队行动,当栟(茶)丰(利)线被敌封锁时,该报分成东西两线同时出版,销数由八百份增至二千份,最近并增出油印套色画报,处于水网地区的《紫石大众报》,在蒋军十多路篦梳式‘扫荡’中,灵活改出油印报数期后随即恢复铅印。印刷厂以各种办法,转战在草荡河沟中,往往蒋军在四周疯狂搜索,而他们仍沉着进行工作。九分区江海报在敌全面‘清剿’中,将全部工人组成武工队。环境最严重的一分区南线,仍坚持出版油印《江海电讯》。各报消息来源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如东大众》报即拥有工农通讯员五百名,他们常在战斗空隙中放下枪杆,拿起笔杆,来报道各种斗争动态。兴化工农通讯员叶长枝,在参加争夺戴家舍据点战斗后,立即将消息写好,当晚送至兴化大众报社。各地报纸在与实际斗争密切结合中,威信日高。”[21]

在一次转移过程中,《东南报》编辑颜辉患了恶性疟疾,无法转移,只有隐蔽在尹祖陶(秘密党员)家。缺医少药的同时,还得对付敌人的不断“扫荡”,每天天明就得躲进芦苇丛里。他曾有一段在反“清乡”斗争中《东南报》办报环境的描述:“就在这险恶艰苦的环境里,报社的每一个同志都坚持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每次出报,我借助一盏光线微弱的豆油灯,伏在旧饭桌上,一笔一画精心刻写。铁笔刻下去,一撇一捺都得用力均匀,轻了,影响渗油,印不清晰;重了,蜡纸会破,一漏油就印不好、印不多。钢版是有纹理的,顺势下笔方能刻得又好又快;蜡纸是半透明的,光线微弱就难以看清,几行字下来,捏笔的手指僵硬酸痛。刻好蜡纸早已是子夜时分,经校对、修改,便投入油印。五六百份刊登着杀敌、锄奸、缴枪、策反等胜利消息和揭露敌人残暴行为的报纸,散发着油墨的清香,迅速在军民间传阅,大家欢欣鼓舞,斗志倍增。”[22]

1944年,《苏中报》社印刷厂的费星受苏中交通会议委托设计有面值邮票,并刻制苏中各县交通站使用的邮戳钢模。他潜至上海,设计完邮票图案后,由地下党员汤季宏送至上海《时代杂志》印刷厂制成锌版。后其将锌版和钢模藏于装小孩尿布的篮筐里,躲过了日伪几重检查,终于带回了根据地。

四、战斗中的报社

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下,报社也配备武器,随时准备战斗。在国民党军队全面“清剿”如(皋)南(通)海(门)启(东)地区时,《江海导报》社组织了武装工作队,以保护报社。负责印刷《江海导报》的苏中韬奋印刷厂的同志们也武装起来。“把大家进一步武装起来,以便在和领导机关、部队失去联系的时候,能够与地方武装一道作战,保卫工厂的安全。”[23]1581947年,南下的韬奋印刷厂工作人员就曾多次与敌遭遇。“报版部分的同志在接到敌情通知后,立即将机器铅字就地隐蔽,并派出顾毓斌、尤二同志至大桥一带侦察,监视敌情变化,其余人员则由吴旭、薛振连同志带领,隐蔽于陈家墩子东南的芦苇滩里。书版部分的同志将机器丢到小河里,铅字埋藏到草田里以后,大部分同志撤退到海边隐蔽起来,夏玉良同志则带领曹德富、何正清、程松山等六人,每人一支枪就地坚持。当时由于情况紧急,与敌人距离较近,随时有遭到敌人袭击的危险,就地坚持的同志当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如果碰上敌人,就坚决和他拼,‘打死一个敌人算本钱,打死两个赚一个’。晚上,有的同志坐在那里不知不觉睡着了,别的同志就把他叫醒。”[23]162-163

在新闻报道时,苏中根据地报刊的记者们,尤其是随军记者,也面临着直接的战火考验。1945年12月,《苏中报》随军记者甄为民就随64团攻入高邮城,“孤身一人手持日本‘王八盒子’枪冲进城中日伪报馆”[24]618。这种事例举不胜举。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苏中《人民报》社为革命流血甚至牺牲的同志有数十人之多。1946年,《南通大众》社党小组长季坤同志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在寻找县委的途中被敌人抓住,遭到严刑拷打。虽然成功逃脱,但敌人的拷打严重伤害了他的身体,解放后不久,他便与世长辞了。1944年3月4日,《南通报》社的纪康明与徐放被敌伪抓捕,后被营救。而3月18日,该报的邢法、袁世晃同志又在外出采访时被捕,并被杀害。后人对他们的牺牲过程有所记载:“那天他们出去采访,并顺便去交通站取稿件和资料。当他们走到四总庙的时候,就碰上了鬼子。当天,他们先被押送到骑岸镇鬼子的据点,三天后被押送到石港。他们在骑岸镇时,双手均被铁丝捆绑,到石港时,手腕都溃烂了。他们在骑岸镇,整整饿了三天没进一点食物;到了石港,每天也只能得到两块大饼。他们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折磨,而他们坚贞不屈,始终没有给敌人吐露半句口供。邢法、袁世晃两同志被捕后,组织上和他们的家属分别进行了营救。但是,四月二十四日下午四时左右,风沙迷漫,日月无光,邢法、袁世晃两同志终于遇难。他们在被绑赴刑场时,大义凛然,曾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当时,袁世晃年仅十六岁,邢法年仅十七岁。”[9]111

叶邦瑾,新华社华中分社一支社和《江海导报》记者,兼任地委土改工作团如皋柴湾组组长及柴湾区委员,1946年8月6日不幸被敌人逮捕,在遭受严刑拷问后,严守党的秘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她21岁的生命。“叶邦瑾牺牲了。禽兽不如的敌人竟割掉她的双乳和耳朵,剖开她的胸膛,挖走她的心脏,抛尸于荒郊野外……”[25]429新华社延安总社为叶邦瑾的牺牲特发悼文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消息《女记者叶邦瑾同志惨遭蒋军杀害》[25]429,并电发各解放区:“电悼叶邦瑾,学习她坚贞不屈的精神。叶邦瑾真不愧为是共产党员与解放区工作者的模范。”《大众日报》(山东)、《晋察冀日报》、《新华日报》(华中版)以及苏中、苏北等解放区的报纸都发表了消息和唁电。“叶邦瑾的事迹传遍如皋、苏中,老百姓‘挥泪喁喁地说着她的壮烈事迹,认为这是人民军队自卫必胜的保证’。”[25]440叶邦瑾是苏中根据地报刊牺牲烈士中的一员,是苏中根据地报刊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雄。

苏中地区的人民群众为了保护自己的报刊,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东南报》社曾因一位群众的及时报警而逃过敌人的扫荡。但敌人起了疑心,严厉拷问,这位群众坚持不说,遭了一顿毒打,内伤严重,不久去世了。邵达礼,《泰兴大众报》社的新闻记者,秘密活动于老叶乡焦家荡、邵家荡一带,白天以种田为掩护收集情报,夜里刻印传单,书写标语,发动群众。1946年麦收时节,中共新街区委书记肖广普写了封信给国民党反动派老叶乡保长邵中祥,警告他不要与人民为敌,要弃恶从善。邵中祥怀疑是邵达礼所写,便带了一帮人到邵达礼家搜捕……反复以权、名、利诱惑他,但邵达礼毫不动心。当天晚上,敌人就把邵达礼杀害了[26]153-154。

苏中人民是苏中根据地报刊存在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很多报社人员与当地群众建立了鱼水深情,亲如家人。“他们看到我们(《江潮报》)来到,都像接待亲人一样。特别对我们女同志,房东老妈妈都把我们当亲生女儿一样。”[13]74《南通大众》报社有一次转移到二爻乡一户葛姓人家,天亮时,房东老大爷发现敌人已经在附近屋顶与树上架设了机枪,他沉着地将报社同志转移到玉米地中,并告诉报社同志:“你们要稳住……他们来抢东西我来应付。”[15]229这种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报社同志的事例,还有很多。

在艰苦的岁月里,报社同仁们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每个苏中根据地报刊都是一个坚强团结的战斗集体。《群众报》社的排字工人孙来月是上海人,对苏中海边的艰苦生活不习惯,一度心情不舒畅。“经过同志们帮助,他逐渐转变了思想,积极工作,后来被推选为工人代表参加苏中区职工代表会。”[8]20炊事员黄玲是当地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报社的同志们对其家庭进行资助。“她本人生病,同志们也从精神上、物质上给她关怀和帮助。”[8]20-211989年,在《苏中报》工作过的杨涵写了篇《怀念俞铭璜同志》,回忆当年俞铭璜对其的照顾与几十年的感情。在曾任报社收发员的唐康所著的《淡淡秋光霜叶红——忆林淡秋》一书中,也有很多篇幅介绍到了当时《苏中报》社同志间的友谊。从这些回忆文章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苏中人民报社同志之间浓浓的战友情谊。

五、苏中根据地报刊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苏中根据地报刊在艰苦紧张的环境中创造了辉煌的成果。如皋的青年学生丁正华正是因《江潮报》的宣传而萌生了革命信念,走上了革命道路,并成为《江潮报》的一员。“从这件事,说明《江潮报》当时在敌后甚至沦陷区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和作用。”[27]71从数据来看,苏中根据地报刊的总体销量不断上升,如“海启大众在反清剿中订户增加至四千户。东台角斜等区,近又出版区级不定期油印报,有力地推动当地各项工作”[21]。正如《如东大众》报的读者在来函中所说:“在紧张环境中你指示我们胜利方向,告诉我们各种斗争办法。”[21]苏中报刊事业充分发挥人与物的潜能,在革命的进程中不断前进。苏中根据地报刊还汇聚了苏中、苏南乃至上海地区的革命文化精英,在办报的新闻实践中,培养出新一代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文化精英被分配在江苏、上海、北京、山东、福建、山西等地继续进行新闻工作,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苏中报》社为例,其编辑人员中有上世纪30年代知名的文学家、翻译家、版画家林淡秋、蒯斯曛、赖少其等,还有像冯岗、蔡迪、史乃展、涂克等在抗日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优秀编辑记者。

林淡秋(1906--1981),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翻译家、新闻工作者。抗战期间,在《译报》从事编译工作,创办《新中国文艺》《奔流》等刊物,与于伶、满涛等主编《文学与戏剧》。1942年后,先后任《知识青年》主编、《滨海报》社长与《苏中报》《抗敌报》总编辑。

邵宇(1919--1992),著名速写、水彩画家,原名邵进德、邵蔚,辽宁东港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历任苏中《江海报》总编辑、《苏中报》主编、苏中新华社副社长、《东北日报》通讯采访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1950年,参与主持筹建了人民美术出版社。后历任《人民画报》总编辑,《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等职。

陈中,原名朱德模,1926年生,江苏海安人,中共党员。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职《江潮报》《苏中报》《新华日报》(华中)社等,后担任苏中军区新华支社副社长,苏北兵团、十兵团新华分社通联科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科长、副部长,福建省文联《园地》及《热风》编辑部主任、创作室主任,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传记文学《作家马宁传奇》《谢怀丹传》,短篇小说《结婚》,报告文学《火烧震东市》(与冯岗合作),散文《赤石哭》《含羞草感》等。

赖少其(1915--2000),斋号木石斋,著名版画家、画家、书法家,广东普宁人,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被选为“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1938年、1939年为《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杂志编辑。后参加新四军,任《苏中报》副刊编辑、新四军一师等部文艺科长、宣传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军管处文艺处长、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在版画中创造了“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版画主要创始人。

马达(1925--2011),回族,安徽安庆人,新闻学家。1941年2月,在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加入新四军,参加组织地方武装和民运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2年开始,长期从事苏中根据地报刊工作。先后任《滨海报》《苏中报》特派记者,《群众报》记者、通联科长,新华社苏中二支社(高邮分社)副社长,《人民报》总编辑,华中《新华日报》地方版主编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苏南日报》副总编辑,苏南《工人生活报》编委会书记,《劳动报》总编辑、社长,上海市委副秘书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文汇报》党委书记、总编辑,上海新闻学会会长,全国记者协会理事,全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副会长等职。

史乃展(1911--2002),江苏武进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苏中报》副总编辑,《新华日报》华中版编辑部主任、随军记者,《洛阳日报》社、《开封日报》社社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通讯社河南分社社长兼总编辑、《广西日报》社社长兼新华社广西分社社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先后负责创办了《洛阳日报》《开封日报》《广西日报》。

徐中尼(1920--2003),上海奉贤区南桥镇人,毕业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1941年参加革命,历任《如西报》记者、编辑,《江潮报》编辑、记者、总编辑,新华社苏中三支社副社长,《江海导报》总编辑,《新华日报》华中版副总编辑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新华社总社国内部工业组组长,中共分社党组成员、顾问,上海新闻学会副会长、顾问,《大江南北》总编、顾问等职。

苏中根据地报刊培养了一大批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苏中根据地报刊事业不但在战争环境中成长壮大,并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其间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猜你喜欢

苏中根据地报刊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百强报刊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