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味、明方法、勤探究、有成果
——整本书阅读之《唐诗三百首》
2019-03-05
阅读《唐诗三百首》对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审美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不无裨益。但是该书诗歌篇目多,涉及古文知识多,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唐诗走进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领悟唐诗鉴赏的基本方法,探究更深层次的专题,用学生学习成果促进阅读热情,实现能力的提升,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多维激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根据阅读前的调查,对于唐诗感兴趣的学生不到班级总人数的一半。不感兴趣的原因多是觉得读诗歌太费脑子,很多翻译都成问题,更谈不上领略意境美感。为了解决阅读唐诗无兴趣的问题,根据本班学生特点设计以下学生参与内容。
1.唐诗有故事
许多诗歌和诗人的背后都有或有趣或让人唏嘘的故事,不仅能有效激发趣味,还会起到知人论世的作用。从实践看,这是最吸引学生去读唐诗的方法。
2.唐诗字画展
这个活动的展开源于班上喜欢书法和绘画的学生,没有这两项特长的学生可借用外物做别具特色的粘贴画来表现所选唐诗的意境,只有学生自己阅读后走入了诗歌意境,才会通过此种形式表达出来。
3.唐诗来吟唱
唐诗中的许多作品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走红就源于唤醒了人们对于中华古文化的怀念。学生要想把一首诗唱得有感染力,自然也一定会以阅读领悟诗歌主旨为先。
二、不同阶段阅读唐诗方法的有效指导
兴趣只能把学生带入唐诗的门,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正确的方法指导。
1.明确阅读目标
发布阅读总纲,明确阅读需要达到的目标:掌握鉴赏诗歌的知识与技能;领悟诗歌意境,获得诗歌审美体验;探究唐诗专题,研究诗歌流派和诗歌折射的中华文化;扩展阅读,群文互见,形成独特丰厚的诗歌鉴赏深度体验。
2.指导自主阅读方法
吴泓老师在整本书教学中提到,整本书阅读教学方略可分为课堂教学指导方略和自主阅读指导方略。唐诗的自主阅读方略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重视诵读。诵读是学习唐诗的重要方式方法。叶嘉莹女士专门写过有关古诗诵读的文章,告诉大家既要勤读,也要会读,读出诗歌的“兴发感动”。在诵读中,领悟诗歌语言独特魅力,知晓格律和对仗的基本常识;了解唐诗倒装和省略的句式特点;学会通过阅读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准确表达意境。
通过诵读可以促使学生更好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有利于学生诗歌“语感”的培育养成。模仿名家诵读以及开展班级诵读大赛对于提升学生诵读水平很有帮助。
第二,明晰诗歌基本术语,懂得基本鉴赏方法。诗歌是独特的体裁,有着很强的专业性。阅读唐诗,必须掌握“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诗歌基本结构、律诗的音韵和对仗要求、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体裁和题材等。鉴赏一首诗,不仅需要读,还需要勾画圈点评。能概括诗歌描绘出的基本内容、主要形象或画面、表达的复杂情感。看懂所用的基本艺术手法,看出遣词造句的巧妙,体会出这首诗独特的艺术美感。
第三,借助名家著作提升自我鉴赏能力。
阅读总纲就推荐了自我补充阅读书目:朱自清的《〈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王力的《诗词格律》、叶嘉莹读唐诗系列,同时利用琐碎时间收听“喜马拉雅”讲唐诗节目。
3.指导课内阅读方法
课内阅读策略偏于“咬文嚼字”训练和对比鉴赏。诗歌讲究“炼字”,不同的字,就会有高下之别或者产生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
在默写中,学生总是会把“环佩空归夜月魂”写成“月夜魂”,这两种表达有无区别,区别在何处?通过辨析,学生最终明确就律诗对仗而言,亦应以“夜月魂”为佳。其次“春风面”中“春风”用以修饰“面”,据此,则“夜月魂”也应是偏正结构,亦即“夜月”也是用来修饰“魂”的,“夜月魂”意即“夜月”一般的“魂(灵)”。“夜月”重在“月”,更能烘托出昭君非同一般女子的清朗美好品质,表达作者对昭君的喜爱和同情。如此辨析,学生就不会死记硬背出错,而是对诗歌的理解更深一层。
4.指导专题探究
学生阅读唐诗由浅入深,综合能力的形成还是需要回到唐诗专题研究上来。学生由单维单向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多维多项的复合型学习方式,通过深度参与形成自我思考和阐述能力。
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专题,学生小组合作研究专题,形成研究报告。目前涉及到的有题材性专题(如“论边塞诗和唐王朝发展的关系”)、人物型专题(如“白居易的正面和侧面”)、都城专题、趣味专题(如“论李白的感情观”)、热点专题(如“从《经典咏流传》走红谈文化创新”)和辩论质疑专题(如“王维的后期作品艺术价值降低”)等。其次,在专题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切勿剑走偏锋,要落脚于对诗人的全方位了解和对诗歌的准确解读,不人云亦云,绝不胡乱出奇。最后,整个过程阅读、思考和写作互相结合,彼此促进,多多写作。学会正规的论文写作。
总而言之,这一本书阅读已经一年多,由自由阅读、个体分享到小组合作深度交流,有惊喜有瓶颈,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是上升的,这已经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