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两翼齐飞
2019-03-05
读写是语文的两翼。这样的归结形象地说明了读写的关系,同时也道出了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塑造的重要性。读写结合有多种形式,读中写、读后写、写后读,都可以历练学生的读写思维和能力,为学生语文学习带来更多助力。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读写基础,但读写结合意识普遍欠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出引导,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读写结合意识,并在读写结合方式方法上给出技术性帮助,促使学生尽快掌握读写操作技巧。
一、读中随笔,启动读写思维
让学生边读边写,不仅体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还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体悟中形成阅读启迪。读写结合有多种组合方式,边读边写、读与写都有多种形式可以选择。跳读、研读、精读等是阅读方法;批注、反思、质疑等是书写方法。如何进行搭配,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展开设计。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老王》是杨绛写的散文,作者对主人公“老王”其人其事展开纪实性介绍,显得真实可信,情感共鸣自然产生。为了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理解,教师在学生阅读时布设读写任务:全面细致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最为经典的描写内容,给出鉴赏性批注,准备参与课堂展示活动。学生快速行动起来,自行阅读文本,并进行鉴赏批注操作。课堂展示阶段,学生的鉴赏批注都做得比较出色。有学生找到这样一段话:“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作者采用极为夸张的手法,将老王形象比作僵尸,其表象极为恐怖,这不是作者在丑化老王,而是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客观展示,其手法是写实,说明作者抓特征极为准确,描写可谓是入木三分。
教师为学生提供读写训练机会,并给出具体指导和要求,成功调动学生读写积极性。从学生读写情况能够看出,教师教学调度是比较适当的,学生学习感知灵敏。
二、读后感悟,归结读写认知
读后感悟就是读后感,这是最为常见的读写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文本阅读后,让学生结合阅读经历进行阅读反思,畅谈体会,表达启示,都属于读后感范围。学生经过阅读经历,自然会形成一定的思考,对这些思维进行对位梳理,自然形成了阅读感知体系。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做出具体指导,给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确操作方向,这样的读写结合效果会更突显,其内化过程会更顺利。
学习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读后感学习任务:阅读小说后,你对小说主人公格斯拉先生有什么样的评价呢?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格斯拉虽然只是一个鞋匠,地位极为卑微,但对工作对生意却有自己的追求。一个鞋匠,将做鞋当做艺术品来操作,追求鞋子的完美,这不只是一种职业精神,而要上升到一个思想境界的高度了。卑微的地位,却有如此高贵的追求。令人感佩和赞叹,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生命的权利,格斯拉先生为我们带来更多启迪,无论其事业上是不是成功,都需要用一种执着的精神,将最卑微的工作当做伟大的事业来做,就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教师给学生读后感以高度评价,启示学生要延伸阅读思维,从更高远视角展开思考,以完善阅读认知。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读后感的创作,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阅读认知的机会,学生在阅读体会交流中自然完成阅读认知内化,其阅读学习呈现高效性。
三、写后重读,升华读写品质
学生在读中写、读后写是最为普遍的做法,让学生在写后再读文本,这是很少遇到的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阅读感知情况做出理性判断,如果有必要让学生在感悟之后再次阅读文本内容,就不能怕麻烦,为学生提供深度解析文本的机会。写后重读文本,可以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学习认知和体验,促使学生阅读认知的进一步升华。好文章如好歌,百读不厌,而且会常读常新,教师要注意给出点拨,让学生找到再读切入点,促使学生顺利接轨学习思维,构建崭新阅读认知体系。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杂文,其语言犀利,令人拍案叫绝。学生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反思交流。有学生展示读后感:“鲁迅先生面对卖国行为,表现出极大的愤慨,足见鲁迅先生的鲜明态度。鲁迅先生具有历史责任感,其爱国情怀更是天地可鉴。”教师针对学生的感知给出点评:“鲁迅先生不是一个热血青年,对问题的看法不会这样简单,应该从更深远的视角展开思考,他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妨回头再读文章,看有没有新发现。”学生听从教师引导,再次阅读文本,然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学生认知更为深刻了:“鲁迅先生希望用手中的笔,揭穿卖国贼的丑恶嘴脸,同时要唤醒民众,能够看清形势,勇敢地站出来,与反动统治者展开殊死搏斗,以赢得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
读写结合,两翼齐飞,这是对读写关键作用的经典阐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读写方法展开多重引导启迪,促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读写环节,在读写结合体味中形成语文素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读写结合操作方法众多,如何展开教学切入,需要教师做出科学评估,以提升教学契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