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省力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2019-03-04盛峰雷
盛峰雷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物质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梨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其消耗量逐年增长。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就需要不断提高梨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需要对梨树的生长发育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省力密植栽培技术,进而有效提高当前梨树的种植水平,从而为梨的高产稳产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 梨树;密植;栽培
Key points of intensive planting techniques for Pear trees
Sheng Fenglei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Forestry Station 201599)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demand for the quality of material life is higher and higher. The consumption of pear, as a kind of fruit deeply loved by peopl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 material needs of people,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pear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analyze and study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ear trees.
[Keywords] pear tree; dense planting; cultivation
1 前言
在传统的梨树种植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乔砧稀植的大冠树形,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梨树的产量,但是整个栽培过程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对梨树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当地梨树种植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省力密植栽培技术,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梨树的产量,进而促进梨树栽培水平不断提高。
2 建园技术
2.1 培肥土壤
密植栽培梨树对于种植土壤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土壤之中的有机质含量要保持在2%~3%之间,进而为梨树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养分。但是在实际的梨树种植过程中,很多地区的土壤难以符合密植栽培的要求,因此,在种植梨树5年前,就需要对贫瘠土壤进行改土施肥。土壤改良过程中的关键就是增施天然有机肥,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巩固改盐效果,有机肥能够将盐碱含量高、板结程度大的土壤变得疏松,进而增大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提高土壤的蓄水和保肥能力。对于盐碱土壤的改良而言,根据土壤的盐碱程度每亩施加90~100kg的过磷酸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有机农家肥堆沤后进行混施,进而能够对盐碱土壤进行有效改良,提高其肥力为梨树密植栽培提供良好的土壤基础。
2.2 栽植品种和密度
梨树品种对于梨树的种植密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梨树品种的不同,设计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进而为梨树的健康生长提供可靠保障。对于易成花、坐果率较高以及经济价值高的梨树品种,例如雪青、新梨七号、黄冠、鸭梨以及早生新水等品种,其种植的行间距要适当增加,要大于株距2m左右,其株行距控制在(0.5~1)m×(3~4)m;对于某些成枝能力非常强、树势生长旺盛的梨树品种,例如玉露香、红香酥以及翠冠等,则需要采取较大的株行距,并且还要放宽植株的栽植密度,进而为梨树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在梨树的生长过程中还要增加对梨树树冠的控制力度,重点就是做好侧生枝的刻芽、主干环割、根系修剪以及生长抑制的有效控制等工作,其种植密度可以采用1m×(3.5~4)m,进而为梨树的高产稳产提供可靠保障。
2.3 苗木定植技术
梨树的定植坑一般为80cm见方,在进行定制的过程中,需要将20cm以上的表层土和20cm以下的心土进行分别堆放,避免两者的混合。在回填土的过程中,通过在下层铺设一定厚度的秸秆,能够有效抑制盐碱的上返作用,进而避免对梨树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在离地30~50cm的位置处,可以施以表土、腐熟的有机肥以及磷肥的混合土,根据梨树的生长发育需要,每个定制坑施加有机肥25~50kg、磷肥1.5kg左右。施肥以后則继续填土,填至离地面20cm处则需要进行浇水灌坑,待水完全下渗后,则开始梨树的定制处理。定植时在定植坑中加入适量的土壤,堆成馒头状,再放入梨树苗木,继续填土至定植坑的一半左右,然后将土壤踩实并将苗木上提一下,进而避免梨树的根系发生弯曲。最后埋土至原土印深度位置处,再对梨树进行充分的浇灌,待水沉后将梨树扶正,可适当填土支撑梨树,留80~90cm定干,剪口离顶芽0.5cm,剪口涂漆。
3 树形培养
3.1 圆柱形树形的结构特点
所培养种植的梨树呈现出圆柱形的外形,其树高一般为2.5~3.0m,并且需要将梨树主干上的大中型结果枝组控制在22~26个左右,进而为结果枝的顺利结果提供充足空间,避免其之间的相互影响。梨树枝组分枝角度需要控制在70°~90°之间,进而对有效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枝组上直接着生小型结果枝组和短果枝群,其实际的具体树形如下图所示。在架式上可以采用平棚架式,能够大幅改善梨树整体的抗风性能,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品质。
3.2 圆柱形树形的培养要点
3.2.1 培养中心干 在栽种后的第一年,其幼苗的中心干能够长到1.5~1.6米高,在第二年的树芽萌动前一周左右,在树芽上0.5~1cm的位置处进行刀刻处理。控制其刀刻长度为中心干周长的三分之二左右,刀刻深度到达木质部即可,进而刺激中心干的萌芽发枝。同时,还要注意的是除了苗先端30cm和地面之上60cm以下的中心干不行刻芽处理,其与的树芽都要进行刀刻处理。
3.2.2 培养延长头 通常来说,经过两年的连续刻芽处理,中心干的延长枝生长到规定的高度后,位于其附近位置的弱枝就会逐渐替代延长枝,进而能够对梨树顶端的长势进行有效抑制,为梨树的高产稳产建立良好基础。当延长枝还未生长到足够的高度时,需要及时对顶端的竞争枝进行有效的疏除,去弱留强,进而对顶端生长势进行一定的强化处理。
3.2.3中心干上的枝组要留量适宜,去大留小 随着梨树的不断生长,当中心干上的枝条直径达到中心干的三分之一时,需要对该直径的枝条进行留橛疏除处理,将其直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采用小枝组替换对应的大枝组。当然树体枝量少时,也可采取拉枝、撑枝,把这个大枝组的生长势降下来,等树体有充足枝量时,再把大枝组留橛疏除。
4 梨树控冠和施肥技术
4.1 控冠技术
为了对梨树进行有效的控冠处理,需要采用矮化砧木,通过栽植矮化树种和品种,进而对梨树树冠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除了选用适宜的树种外,还可以采用以果压冠的控制措施。对采用大砧嫁接的果园而言,在定植后的第二年就能在果树下部生长出少量的果实。通过采用留单果的处理,将果间距控制在20~30cm之间,进而充分利用早结果对梨树树冠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控制。当中心干上的枝条分枝角度较小时,为了对其角度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采用牙签支撑的方式对枝条进行一定的处理。当枝条进入到生长后期,其枝组较大时,则需要对枝条进行一定的拉枝处理,进而将枝条与中心干之间的分枝角度调整到70°作用,从而为果实的生长发育提供有利条件。
4.2 梨园施肥技术
4.2.1 秋施基肥 在对梨园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氮、磷、钾等复合肥料。在每年的果实采收后,根据梨树的生长发育情况,每亩可以施加5000kg左右的有机肥料,其具体的施肥量需要结合土壤肥力的检测结果、负载量以及种植计划等进行综合分析决定。秋天结合使用有机肥,一次性施入氮、磷、钾复合肥50kg/亩。
4.2.2 施肥方法 为了确保梨树能够对肥料进行充分的吸收利用,避免造成浪费,需要采取适宜的施肥方式。在实际的施肥过程中,可以采用开沟施肥的方式,在树冠外围偏内侧每行开两条大沟,这样可切断部分根系,控制树冠向外围生长。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当施肥后没有降水时,则需要对梨树进行充分的浇水,进而确保肥料能够被有效的吸收利用。
5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梨树的种植水平,确保梨树的高产量,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省力密植栽培技术,进而确保梨树能够得以健康的成长,为高产稳产建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梨树种植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和种植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栽培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梨树的栽培种植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晓琴. “翠冠”梨在苏州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 上 海农业科技, 2018(05):76-77.
[2] 陈和美. 翠冠梨种植管理应注意的技术措施[J].中国农业 文摘-農业工程, 2017(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