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9-03-03王文华
王文华
(中共郴州市委党校,湖南 郴州 423000)
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贡献在于,推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改革开放建设实践推进经济政治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前,在政治理论上偏向于强调政治斗争和阶级立场,政治上的高度敏感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大动荡,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究其原因,关键问题在于当时我们党尚不十分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甚至出现高喊“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有的资本主义”的口号,将斗争观念强加在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上,存在资本主义社会有的社会主义社会绝不能有的错误倾向,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以致出现政治上“极左”的问题。出现这些情况,从根本上说,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初期,尚未能充分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及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造成的,即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到了瓶颈。在该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践的关系上,缺乏科学的认识。故出现了宁可贫穷也不可冒险的倾向,忽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过于追求公有化程度,没有完全摆正经济建设和政治运动的地位。面对这些问题,邓小平同志大胆地提出要施行改革开放,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瓶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改革开放过程中党的建设实践推进党建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政策全面落实后,国内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国际环境对我们国家和党的影响也不断增强,特别是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抓住中国内部改革刚起步及对外开放的契机,开展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方面的侵蚀。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本主义国家有目的的价值观念传播和引导,导致在改革开放历程中,拜金主义、腐朽思想逐渐抬头,严重扰乱国民思想观念,甚至部分党员干部在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下也背离初心,搞起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公权私用等不法勾当,破坏党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形象,给党的建设带来巨大压力。改革开放给党的建设带来诸多考验和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党没有妥协退让,而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努力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申党员干部要保持先进性,力求做到与时俱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更是把党的建设工作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明确树立“四个意识”,严抓党的“六大”建设,推动党建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催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在没有得力外援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力量,短短几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跃居世界第二。中国创造了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面对资源短缺越来越凸显,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党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先有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不但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五大”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协调推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到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方位,也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时代。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又有了新要求,习近平同志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此同时,过去三十年积累的问题也到了必须下大力度解决的时候了,生态环境问题、党员干部作风问题都到了快触碰底线的高危期,国际压力也不断升级,国际争端凸显。面临内忧外患困境,又要破解新时代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新一届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推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念,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没有改革开放推进和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也就没有中国今日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改革开放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准备了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丰富的理论成果,与改革开放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文化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扩宽了国际交流,有利于全面把握世界发展形式,让马克思主义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实践。
(一)建立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建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虽然是以理论的形式存在,但没有物质的发展,理论也难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精神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管子·牧民》中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物质贫乏,则难以顾及礼节荣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是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民以食为天”,谁能让人民大众吃饱穿暖,谁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人民群众就认可谁。中国人民之所以在内忧外患、艰难困苦时期会力排众多思想流派,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人民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也就是相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如果新中国经济长期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中,人民长期未能吃饱穿暖,就可能会动摇信念,甚至产生怀疑,也就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民间的传播和发扬。而改革开放则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人民群众吃饱穿暖的问题,用事实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好,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建立了雄厚物质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不断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
(二)拓宽国际交流
改革开放的另一大贡献就是打破了自我封闭的局面,让中国逐渐走向世界,扩宽国际交流。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改革开放前,人们对一切资本主义的东西都十分抵制,“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盲目排外的倾向;而改革开放后,人民大众的思想得到解放和突破,且一发不可收拾,短期内出现了以留洋为荣、以买洋货为荣现象。其间虽然出现了一些盲目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但也表明中国人不再盲目抵制外来文化,甚至有积极吸取外来文化、洋为中用的乐观包容心态,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在制度层面,资本主义固然与社会主义是矛盾冲突的,但资本主义制度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取代封建制度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制度。比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是落后的腐朽的,但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情况看,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先有资本主义制度,然后才有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取得胜利,进而建立比资本主义更先进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制度也是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快速发展的时期,故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有很多领先新生的社会主义的东西,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需要吸取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先进成果。近代中国,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民族资本主义未能独立发展,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相对落后,要赶上世界发展步伐,就需要吸取和引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成果。改革开放政策为我们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机会,扩宽了国际交流平台。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理论,扩宽国际交流,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知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紧跟世界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更好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突破思维束缚
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经济上的开放,同样也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让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解放,彻底突破各种各样的思维束缚。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眼界放开,不再受困于“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观念的束缚,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外来事物,尤其是外来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及新科技产品。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逐渐学会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加快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理论创新和发展,首先必须突破固有思维束缚,而突破固有思维束缚,既要有理论的力量也要有实践的力量。改革开放首先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条条框框的限制,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可不可以发展市场经济方面,邓小平同志给予了明确的阐释,指出资本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社会主义可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创新,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同样为突破思维束缚提供了实践力量,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了改革创新的正确性,用事实表明改革兴国、开放利国,让人们真正放开心扉,解放思想,突破思维束缚。突破固有思维束缚,对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起到了巨大作用,也真正突破本本主义,这也是不断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的重要原因。
三、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启示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党不但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理论创新方面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并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时代,任务更加繁重,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使命更大。十九大报告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用十五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要圆满完成这一使命,要战胜各种挑战,我们就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加密切的结合。
改革开放四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本本,它的发展必须结合现实实际情况,同时它也需要开放思想广泛采纳人类社会一切先进的知识,才能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进步。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正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猫论”“过河论”“一国两制”等一系列新提法,都体现了思想解放,不局限于条条框框,同时也未脱离实事求是要求,是在遵循中国社会建设实践基础上大胆地提出新观点新做法。在新时代也要在遵循社会实践发展实际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践合理地结合起来,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与时俱进,改错纠错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与时俱进,改错纠错。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我们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这毕竟是一种尝试,尝试就有可能出错,出错了该怎么办?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因为怕出错而止步不前,有错就改,知错能改。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同时也是对过去的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方面不科学的观念的纠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纠正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消极腐败问题,是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党的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予以纠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没有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提出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展望未来的崇高思想,同时也是更全面更深刻纠正过去所犯错误的思想,是把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如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核心在于纠正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是下大力气、动真功夫解决问题。发展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不怕走得慢,但怕走得不稳,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有进展有成就,更要及时纠正前面出现的错误,及时改错。新时代必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发展越快,越容易产生新问题。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服务于解决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做到与时俱进,又要服务于改错纠错。
(三)返璞归真,不忘初心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说:“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的初心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效率优先,才能打破平均主义推动经济发展,兼顾公平,才不会背离共同富裕的初心。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底子薄,我们更注重经济效率,而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驾驭难度大增,于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在兼顾效率与公平上都倾向于效率,导致社会两级分化不断扩大,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也不断拉大。习近平同志担任党总书记以后,高度重视社会公平,推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及“共享发展”新理念,力争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良好的基础。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脱帽,解决区域整体性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落实改革开放初期“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和要求,是回归改革开放初心的体现。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党信心十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渐走向共同富裕,返璞归真,回归改革开放的初心。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返璞归真,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