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2019-03-03卢斯媛夏良丹

延边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培育

卢斯媛 夏良丹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和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也比以往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当前我国面临的民族问题主要是民族间发展差距大,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突出,加之敌对势力不断介入,极端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有所抬头,挑起民族事端,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在这关键的时候,2014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从2014年首次提出的“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的“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里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尔后更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了党章。从这些语词的变化中便可看出,党中央对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定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信念与决心。一以贯之地巩固民族团结、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而如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我们当前民族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感知归属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要构建对一种事物的认同需要经过知、情、意、行四个层面,其中第一个前提就是要对这种事物有认识上的“知”,即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包括精神层面上的感知认识,而且包括现实的物质方面的满足和理解。当现实利益得到一定的满足和有了精神上的感知后,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认同倾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以感知归属为前提,确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各民族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情感,有共同的现实利益和共同的目标。

(一)对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民族实体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以夏、商、周的崛起为起点,历经了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宋、辽、金、元时期三次民族大融合,其间汉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交融,至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的“中华民族观”,再到新中国成立,在法律上确认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明确规定了以中华民族为中国多民族的统称。“中华民族”一词最早由梁启超先生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提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J].新民丛报,1902(7)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中华民族观,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要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建立民国的大业,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完全的整体。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具有标志性作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观对团结国内各民族,凝聚民族力量,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民族为了保卫共有的家国土地,所呈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走向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抗日战争中逐渐地得到了升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官方确认了境内存在的56个民族,而中华民族便是由这些民族构成的一个统一民族体,同时也在法律上确认了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唯一的集体称谓。从我国民族大的历史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各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铸造灿烂辉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长期互动、不断交融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和实体。

从结构上来说,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有机整体,56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等构成了这个整体的多元性。中华民族共同体,它不是简单的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一个名词复数,而是实实在在地包含着真实内容的民族实体,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及语言等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凸显的是一个实体。基于此,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应当要使各民族充分认知自己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家庭成员,树立起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因此,要大力开展历史观教育,国情教育和民族观教育,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历史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认识,加深对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的理解,准确认知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这样才能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思想基础。

(二)对外: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而且有着共同的现实利益和共同的未来愿景。马克思认为共同利益 “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3.恩格斯也认为, “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8.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都离不开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也以共同的利益为现实基础,利益是一个共同体有力的凝聚纽带。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也应该建立在各民族的共同现实利益之上。谋求本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的现实利益,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让各民族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各民族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借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早已形成了一个有不可分割的、具有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的共同体,在经济上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民族的发展,每个民族的发展也要依赖于共同体整体的发展。仅靠单个民族的力量要促进本民族的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不容小觑,只有依靠共同体整体的力量,才能使本民族取得长足的发展。各个民族休戚与共,互相依存,在谋求本民族的发展的时候要兼顾其他民族的利益,将本民族利益与各民族利益结合起来,扩大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同时,已经发展起来的民族地区要对仍然贫困的民族地区进行帮扶,将自身的发展经验与其他民族分享,深化民族间的合作发展关系,打造利益共同体,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只停留在观念层面,而是扎根于现实层面,从实践中得到体现和巩固。

各民族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有着共同的责任使命、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未来愿景,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波澜中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就在于各民族凝结成为互相依存、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在面对外来侵略时能团结一致,就在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今,在面对世界激烈的竞争和变幻的国际局势,尤其是民族主义思想的泛起,民族分裂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活动,挑起分裂事端。加之达赖集团和热比娅集团等分裂势力在我国境内以暴力手段制造民族事端,使得民族矛盾扩大。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歇以意识形态和民族问题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进行不同的宣传和渗透,煽动民族主义仇恨,这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相当大的破坏作用。因此,针对这些情况,中华民族只有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将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靠,凝聚各民族力量,着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价值认同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要使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最深刻的认同,是将某种价值观作为自身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级境界。建立在共同的心理和感情基础上的价值认同是集体意识的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包括对伟大祖国、中华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

祖国,简单点说就是自己的国家,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也是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一般说来,人们都对祖国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对祖国予以生生不息和传宗接代的特殊含义,由衷地产生崇拜、爱惜和捍卫之情。中华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自然也就有着共同的爱惜和崇敬之情。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囊括其中,将其作为培育的主线。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并以实际行动共同捍卫和维护其统一,要深刻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中,对伟大祖国认同的最高体现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不仅仅是对祖国和民族的自信心,更是身为该国子民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4:10.它是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对于团结各族人民,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来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各族人民都要强化国民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在各族人民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首先,各民族要正确认识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与国家的休戚相关,命运相连共生。中华民族就是国家层面的民族,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只有把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荣和发展。其次,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进行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和多变。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不放松进行民族分裂活动,企图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甚至分裂国家。因此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就必须要求各民族一以贯之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坚决地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自觉践行身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责任与担当。因此,要加强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只有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作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才能有效整合杂乱的社会意识,形成各族人民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没有文化基础的民族和国家就相当于没有根的浮萍,其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不足的。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源泉,滋养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给以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的结晶,蕴含其中的是所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文化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认同,也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与政治忠诚相比,民族对文化的忠诚具有更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积淀在文化中的价值体系是历史地形成的,具有一脉相承性,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凝聚力,这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有重要意义。

要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首先,要深化对“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2.的认识。要使各族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的,不能简单地将中华民族文化归结为汉族文化或儒家文化,忽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要正确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因此,通过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的教育,积极引导各族人民切实感知和体认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同质性和同体性,强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其次,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在民族文化交流与交往过程中要坚持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尊重他族文化的差异性,互相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在互相学习中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同时要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各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民族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并以此为新载体,促进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再次,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以核心价值观带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我国独特的文化价值意蕴,凝聚着我国各族人民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可和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过程,也是培育中华民族文化意识的过程。因此,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从而推进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三)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不仅包括文化、情感上的认同,还包括政治上的认同。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树立广泛的政治认同,能够起到凝聚民族集体意志的强有力作用,同时也能有组织地展开共同体内的政治生活,维护共同体内的社会稳定性和有序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即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中国共产党自建党成立以来,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全国执政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全面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逐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伟大而深远的革命,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到如今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步入了新时代,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前所未有地增强,中国正在强起来。任何一个政党组织要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同,必须要能够代表共同体成员的利益和奋斗目标,才能使大家对其忠诚,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号召力,才能团结和调动各方力量。回首历史过往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敢于担当责任,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这恰恰能够促使人民产生认同感的重要原因。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利于更好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带领各民族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维系铸牢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引导各族人民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举,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方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方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多次召开会议商讨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问题,并做了诸多民族工作的安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这一问题做了许多的论述,如:在中央民族会议上强调的“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01).“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②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9.;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会上讲的“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③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3-11.;还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等等。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十九大对新时代民族工作做了重大部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了党章。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然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民族工作的方向和道路、理论和政策以及工作和实践等重大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的整体视角出发的思想,为做好民族工作发挥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转化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包括了民族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使得一些民族地区还处在十分贫困落后的状态,也导致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心理上的不平衡。时值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社会矛盾尖锐,给了敌对势力可趁之机。他们往往利用这些民族之间心理的不平衡,将矛盾扩大并上升至国家和民族的问题,甚至鼓动民族极端分子制造混乱,企图分裂国家。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的基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要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兼顾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就必须帮助较不发展的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就要以提高各民族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水平为目标,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工作,着力解决当下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在2021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间短、任务重,这就更加迫切需要树立将各民族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以及倡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统筹引领这个发展理念的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更高的角度,将56个民族凝聚起来,能更有力地集中各民族人民的集体智慧,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使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只有实现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整个中华民族整体的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培育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