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的诊断价值及可靠性分析
2019-03-02吴凤英
吴凤英
(梓潼县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215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主要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短暂的、反复发作性的剧痛[1],该病症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且女性比较多见。因三叉神经痛病因具有多样性特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对于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有积极作用。在该次研究中,将主要根据1.5T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对PTN患者神经血管关系的诊断价值及可靠性深入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患者,均符合PTN诊断标准,即(1)三叉神经分布区呈反复发作性短暂剧烈疼痛;(2)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间歇期触压“扳机点”会引发疼痛。其中男20例、女40例,年龄在25~80岁,平均年龄(52.5±27.5)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7.5±6.5)年。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38例、左侧22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者28例;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MRTA诊断。在本次的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MRTA诊断,选用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让患者呈仰卧位状,采用标准头部正交线圈。进行常规T1WI、T2WI以及基于3D-TOF序列的桥脑三叉神经根据横断面MRTA扫描;并设置参数,TR 20ms、TE 3.1ms、翻转角15°、层厚0.8mm、矩阵288×224。随后通过双盲法在ADW4.5工作站利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与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方式观察三叉神经脑池段走行区及邻近血管空间关系;选择两名高年资具有丰富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对责任血管来源、性质进行判断,并分析神经血管接触与压迫位置和程度。
1.3 评判标准
三叉神经和神经血管的关系:(1)无接触 当神经邻近无任何血管显示,或者神经和责任血管间最短距离在2mm以上。(2)可疑接触 神经和责任血管贴近,间隙在2mm以下。(3)接触 神经和责任血管无明显间隙,颅神经和血管间距0mm。(4)压迫 面神经脑干的起始部位有血管压迹、位移或扭曲。然后以冠状面、矢状面或者横断面积分判定其是否有压迫关系;而在两个断面以上判定为无接触则记录无接触;当1个断面有神经血管接触情况,则可记录可疑接触;若2个断面以上确认接触或压迫,则可记录为接触或压迫[2]。
1.4 统计学分析
观察数据均以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数据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健侧与患侧MRTA神经血管关系
根据研究数据分析可得(见表),患者健侧阳性率为38.3%,患侧阳性率为88.3%,健侧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情况发生明显低于患侧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发生,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所有患者健侧与患侧MRTA神经血管关系(%)
图1 三叉神经处脑干段受血管压迫、神经和血管信号显示及小脑动脉延长扭曲
图2 矢状位(A)与冠状位(B)显示三叉神经血管压迫
2.2 手术结果与MRTA诊断结果对比
在手术结果中,28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中,其中有25例MRTA患者术中均有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发生。在MRTA诊断中,与手术结果诊断相符26例,漏诊2例PTN患者,其准确率为92.9%。
3 讨论
PTN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当前在临床中其主要治疗方式多以微血管减压术为主,但其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仍未能作为其手术指征,这可能与影像学诊断结果尚未完全统一标准与还未找到能够对该疾病患者神经与血管关系明确显示的影像学方式。有相关研究中表明,在该病症中若未进行术前影像学检查,其中有10%~30%病例在术中无法及时发现病因,因此加强对该疾病的术前影像学诊断,对于判断神经与血管关系,并为治疗工作的展开有积极作用。它主要是以流动相关增强为原理,当未饱和质子群流入成像层面后形成高信号,周围静止组织在射频脉冲多次激励下饱和并形成低信号,从而使得血流与静态组织间对比度增加,进而从冠状面、斜矢状面及横断面对颅神经与血管清晰显示。在该次的研究观察中,所有患者均行1.5T MRTA影像诊断后,其健侧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情况发生明显低于患侧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的发生;且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相比,其准确率达92.9%。因而在对PTN患者的诊断中,可通过1.5T MRTA对其神经血管关系清晰显示,以确保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
综上所述,1.5T MRTA能够对PTN患者神经血管关系明确显示,其诊断准确度高,有利于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