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在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及对肺结节形态特征分析
2019-03-02顾迎春
李 锋,顾迎春
(甘肃省酒泉市中医院 甘肃 酒泉 735000)
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于30~40岁人群,非干酪样肉芽肿是患者典型的病理特征,乏力、发热、咳嗽是患者典型的临床特征,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气急、胸闷等症状,多种系统、器官等均会受累,肺部极易出现质性纤维化,进而引发死亡[1]。传统X线在诊断肺结节方面诊断准确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CT技术的出现及应用,明显提高了肺结节的诊断图像清晰度以及检出率,且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但对于肺结节诊断中CT扫描剂量目前报道相对较少[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定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90例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90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例数=45)、研究组(例数=45)。研究组女性20例,男性25例,年龄在48~68岁,平均年龄为(58.26±5.14)岁;病程在3~25个月,平均病程为(14.05±2.51)个月。对照组女性22例,男性23例,年龄在49~67岁,平均年龄为(58.37±5.07)岁;病程在4~25个月,平均病程为(14.11±2.04)个月。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采用CT扫描仪( 品牌:美国GE;供应商:北京德安仁科技有限公司),扫描病灶中最大中心层面,采取纵膈窗、肺窗扫描摄片,窗宽与纵膈窗的比例是1:500Hu,窗位是55Hu,窗宽与肺窗比是1:1500Hu,窗位是500~700Hu。对照组进行常规计量CT扫描,120V的电压,200mA的电流,1.0的螺距,10mm的扫描层厚。研究组进行低剂量扫描,120V的电压,30mA的电流,1.0的螺距,10mm的扫描层厚。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扫描图像优良率、形态特征。扫描图像优良率评价标准:(1)无伪影,图像整体效果优秀为优。(2)伪影少量,图像整体效果较好为良。(3)图像伪影严重,肺结节难以判断为差。优良率为(1)(2)之和,除以总例数[3]。形态特征主要从深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四方面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数据(扫描图像优良率、形态特征),表达形式为[n(%)],以检验为主,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扫描图像优良率对比
扫描图像优良率:研究组、对照组分别是95.56%、93.33%,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扫描图像优良率对比[n(%)]
2.2 两组形态特征对比
两组深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形态特征对比[n(%)]
3 讨论
肺结节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肺部造成严重损伤,极易发展成为肺癌,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4]。本研究示:两组定性诊断结果、形态特征相比P>0.05。说明CT扫描在肺结节诊断中可靠性、准确性较高,应当作为肺结节理想的诊断方法,有效弥补了常规X线片的不足。CT扫描优点分析如下:(1)提高了图像清晰度,可清楚的显示出肺结节情况,明显减少了伪影[5]。(2)定性诊断性较强,可及早检出肺癌等肺部病变。(3)扫描速度更快,可有效比较病灶强化方式以及强化程度,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4)CT扫描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等优点,不会给患者以及家属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经济负担,临床价值较高。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辐射性更低,安全性更高,因此在诊断肺结节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肺结节患者采纳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诊断准确性相当,但低剂量的辐射相对较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信赖,并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