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只晚唐瓷器小猪的自白

2019-03-02陈朝晖

藏天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官窑佩奇小猪

图 文/陈朝晖

随着农历己亥年到来,各种与猪有关的事物被广泛关注,其中,小猪“佩奇”受到热捧,一度刷爆朋友圈!看着这一切,我有点不淡定了,也想来一番自白。因为我也是一只可爱的小猪,而且还比“佩奇”早了千年呢!

我是来自中国的萌宠、一只出生于晚唐时期的瓷器小猪,当年随唐朝商船远赴东南亚岛国,出海途中在今天印尼海域不幸遇险沉入大海。我在黑暗的海洋深处沉睡千年,被人打捞上来,又经千里辗转回到祖国,成为新主人手心里的挚爱。

我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虽然千年时光在我身上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但却掩藏不住丰富厚重的中国文化。

我的出生地——中国古代长沙铜官窑,那可是大名鼎鼎的。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我作为长沙铜官窑瓷,是唐代长沙铜官窑烧造的产品。

◎我比佩奇早千年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陶俑(取自网络)

长沙铜官窑窑址位于今天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石渚湖附近。此地很早以前名为石渚,又称石潴,二十四史中的《晋书》《魏书》中都有提到。唐“安史之乱”后,从北方迁来的窑工大量聚集于此,与当地居民共同烧造陶瓷,称之为石渚窑。在1998年印尼“黑石号”沉船打捞的长沙铜官窑瓷碟上,就有自书“石渚孟子”;湘籍诗人李群玉在描述其烧造盛况时,也称之“石潴”。其衰落于中国五代之际,宋以后为历史所尘封,人们早已忘却当年的盛况,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为考古学家所重新发现。

今天,伫立长沙铜官窑窑址区,面对广袤的窑址废墟、厚厚的历史文化堆积层,自然会联想起诗中描绘的情景:“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遥感当年窑场的繁忙,体会中国当时手工业的发达。

◎简洁乖巧的猪

中国唐代制瓷名窑林立,南有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有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长沙铜官窑却另辟蹊径,以彩瓷而崛起,独步名窑之林,由此中国制瓷业开始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令我特别感到自豪的是,长沙铜官窑融合了唐三彩和波斯、大食(即今阿拉伯国家地区)、伊斯兰教、佛教艺术等文化元素,创造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釉下彩陶瓷工艺,这种釉下彩的创烧与普及,被专家们称作“陶瓷史上的里程碑”,为长沙铜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超萌可爱的羊

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瓷器极富艺术创造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别致美观,样式新颖多变。其种类共有70余种,有壶、瓶、杯、盘、碗、碟、砚、盂、坛、薰炉、脉枕等,还有许多人物、动物、鱼类等造型玩具,其中一些设有三眼吹孔,可以作口哨,能吹出简单的音节。众多的动物造型富有变化,几乎没有一件雷同,表情传神,栩栩如生。不仅于此,长沙铜官窑的瓷器纹饰还有不少是诗文书法,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开创了以诗文书法来装饰瓷器的先河。

与中国一些窑口相比,我们长沙铜官窑兴起较晚,但发展迅猛,产品覆盖面广,不但畅销于国内,而且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地区,最远抵达非洲东北部,因此被誉为第一个外销型瓷窑。

长沙铜官窑不仅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域外,还将异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之中,当时只有我们长沙铜官窑根据国外市场需求而设计、制作、包装(装饰)产品。可以说,中国唐代海上陶瓷之路的开辟,我们长沙铜官窑可谓功不可没。

可是今天,一只外来的小猪却成了网红,我倍感失落。

《小猪佩奇》又名《粉红猪小妹》,是由英国人阿斯特利·贝加·戴维斯创作、导演和制作的一部英国学前电视动画片,已在180多个国家用40多种语言播出,每年收入十亿美元。《小猪佩奇》于2015年被引入国内,之后在神州大地上迅速窜红。据媒体统计,在微博上,“小猪佩奇”话题的阅读量超过两亿,帖子达到上千个;而在视频网站爱奇艺上,《小猪佩奇》动画片累计的播放量达到131.2亿次。如今《小猪佩奇》每月能为中国主流视频网站带来近10亿点击量。

◎动物造型富有变化,几乎没有一件雷同,表情传神,栩栩如生。

◎长沙窑绘画虽构图简单,但技巧娴熟,意境精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长沙窑开创了以诗文书法来装饰瓷器的先河

面对佩奇的火爆,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我觉得《小猪佩奇》的成功是多层面的,其中涉及到在我生活的那个年代还没有的动漫产业链的多个环节。然而,不管是从视听层面、内容层面、传播层面还是经济收益来谈论其成功的原因的话,我都觉得显得过于表面。其实从最深层的心智层面出发,我觉得《小猪佩奇》的成功,本质还是文化的力量。

从中国历史上汉唐盛世的“万国来朝”不难看出,中国历史上的强大,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大,更重要的还有文化与文化传播影响力的强大。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曾经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国家,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还能看到这些已融入他国政治、社会及家庭血脉的文化印记,这是一种何其强大的力量!

当年,我作为长沙铜官窑瓷器的一员,通过海上“陶瓷之路”,与灿烂的唐代文化一起,远涉重洋,向外传播,以独特的陶瓷装饰艺术和令世人震惊的外销量,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播力,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见证。所以,早在1000多年前,我就与众多中国瓷器一起,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了世界的“网红”。

今天,面对小猪“佩奇”现象,我在感慨历史辉煌的同时更在冷静思索:我还能重塑千年的辉煌吗?

猜你喜欢

官窑佩奇小猪
铜官窑陶瓷
小猪佩奇,一只会赚钱的猪
佩奇去医院
西夏官窑瓷器
佩奇换零钱
《小猪佩奇过大年》
可爱的小猪
此“官窑”非彼官窑
小猪家着火了
三只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