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与创新:百年名校的常青密码

2019-03-01余颖

中小学德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童心母爱儿童

摘 要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历经百年时间淘沥而长盛不衰,永葆活力,在于其把住了坚守和创新的发展命脉。回眸其百年印迹,探寻其常青密码,展示一方名校的传承与创新之路,给同业以镜鉴和启悟。

关 键 词 百年名校;童心母爱;坚守;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1-00-03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南师附小”)建校于1902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均被公认为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笃实、学生全面发展、科研成果显著的学校,是什么原因让这所学校始终保持着公众眼中的“名校”和业内“标杆”的地位?回眸学校的百年“足迹”,“实验与爱同行”可谓学校最为鲜明的“印迹”。

一、坚守:在传承中发展

1.“爱的教育”理念的产生

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设三江师范学堂(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其中就有小学部。作为晚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所设立的三江师范学堂附属小学也就成了中国近代最早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小学之一。1905年,当时的校长李瑞清先生就提出“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的重要观点。1917年,学校易名为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当时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谦先生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调整师生关系”的命题,而时任教务长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爱满天下”的教育主张。在他们的积极倡导下,一种新型的“尊师爱生”的风气,在南高师及其附中、附小逐渐形成。这成为学校“爱的教育”思想的萌芽。

继任的俞子夷、罗炳之、艾伟等校长也践行并发展了前辈的思想。上世纪三十年代,罗炳之校长提出“爱心教育”,并指出“爱心教育不外由浅入深,由近而远,由具体而抽象,由“爱兄弟”“爱邻居”……而至“爱国家”“爱人类”。老师与孩子交朋友,平等待人。它标志着学校“爱的教育”思想的形成。

2.“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萌发

1932年底,斯霞老师从浙江诸暨来到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南师附小前身)任教。对于这所学校,她曾说过:“实验学校的老教师们业务能力都很强。”“他们对学生态度和蔼,从不体罚学生。”[1]这与当时私塾、学堂中先生形象威严、戒尺不离身的现象形成极大的反差。浸润在这样的校园中,斯霞老师充满母性光辉的个性特质与热爱学生的情感相融合,具体转化为“与孩子打成一片”“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的自觉行动。因斯霞老师五年制试点班的成功,1963年5月,《江苏教育》(小学版)刊发《育苗人》、《人民日报》刊发《斯霞和孩子》,特别报道了斯霞老师以“童心”爱“童心”,以母爱“给我们的幼苗带来了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的教育。若干年后,对于“童心母爱”,斯霞老师是这样表述的:“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朴实的话语,是斯霞老师七十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结晶,生动标示着斯霞教育人格的精神特质,也是百年南师附小“爱的教育”理念的集成和代表。[2]

正如朱小蔓教授所言:“是这所历史文化名校特有的精神氛围塑造、成就了斯霞这样优秀的教育家,而作为历史人物,斯霞老师又成为南师附小百年‘爱的教育集中传承的旗手,她的童心母爱成为南师附小永远的骄傲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3]

3.“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发展

当代南师附小人对“童心母爱”这一中国式提法,根据现代教育精神和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对其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与丰富。

“童心”是指儿童纯真善良的情感,也指成人纯真的心理。对儿童教育而言,就是注重保存儿童善的种子,把儿童培养成诚实、善良的人;对教师而言,就是明了童心的正义、尊重儿童的价值,更以自己的童心去对待儿童的童心,以真诚去培养真诚。

“母爱”的原义是指自然的父母之愛,引入教育领域,是比喻基于母爱但更超乎父母亲情之爱的一种大爱,是具有鲜明教师专业特质的爱。[4]这种“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是对教育职责的担当。

童心母爱相互渗透,完全融合,是一个“有灵魂的整体”。其灵魂是童心。可以说,童心是童心母爱的逻辑优先与核心要领。以童心为核心的母爱,建立在教师专业判断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它是以童心为关注、理解和发展的核心的教育爱。它意味着:教师要认识童心的价值、理解童心、保护童心,把儿童当做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尊重儿童的认知方式、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呵护儿童的本真,为儿童构建理想的成长场域;教师要把自己当做“长大的儿童”,葆有一颗未泯的童心,亲近儿童,“和儿童打成一片”,为儿童提供自然、安全的成长空间。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申明了基于儿童、在儿童中、为了儿童的教育学立场,确立了立足当下和未来、着眼儿童幸福成长的价值理想,明确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应围绕着认识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而展开,都应“将童心融入母爱而又生成建构母爱的教师智慧”。正如彭钢博士所表述的,“童心母爱”是“一种聆听儿童呼唤的真的教育学,是一种洞察儿童内心世界质的教育学,是促进儿童快乐成长的美的教育学,也是实践性的向上的教育学”。可见,“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的根本要义和价值取向。

因着洞察儿童不但需要教师真实、理智与平等的爱,也需要父母亲对子女那样的温柔、热情和慈爱,因此,这一以“童心”爱“童心”、以“童心”激扬“童心”的师生之爱,是在父母长辈亲情之爱基础上了解儿童、保护儿童、全心全意为了儿童发展的教育之爱。它源于儿童成长的需要,也是东方文化背景下教育爱的独特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亲族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强调信任与使命、强调牢固而持久的亲密关系,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对学生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南师附小教育先贤们在传统文化底色与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交织影响下,铺就了“爱的教育”的文化底色——民主、厚重、创新并充满人文关怀。斯霞老师在坚守爱的教育哲学基础上,继承前人研究与实验的传统,创立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可以说,“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在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独特的校本诠释。

二、创新:在丰实中聚焦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实验到五十年代的“学制改革”和“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听读欣赏”、“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到九十年代“数学思维方法”等早期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十一五”期间对学校“爱的原色课程”的校本架构到“十二五”期间“爱的生长课堂”的教学方式变革,再到当下的“童心母爱”育人模式的整体架构……可以说,注重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创新,是南师附小人一以贯之的“行走”方式。 各时期的创新之举,凸显了如下样态特征。

1.迭代升级

教育创新是一种不重复“昨天的故事”的迭代升级。每一次的“出发”,都以上一次的结果为起点,在看似相同的过程重复中有所改变和更新,使得行动更加逼近“理想的彼岸”。

以南师附小自主开发的阅读推荐与评价系统——“阅读银行”为例。初始阶段,其“在线答题”的设计是:随机呈现题库中的选择题,学生正确回答后可在自己的账户上获得相应积分。它妥当地解决了书目推荐、及时反馈与个别化评价等问题。随着网站技术的发展,“阅读任务单”取代选择题应运而生,四个不同级别的阅读任务,让指向学生批判性思考与个性化理解的呈现——语音、图片、文字上传等方式得以實现。[5]近两年来,微信企业号的使用,又让学生能更便捷地通过手机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并浏览与评价其他人的任务,让老师更便捷地实现个性化阅读书目的推荐与评价。

2.优化增效

学校探索始终都应聚焦儿童的全面发展、聚焦教育的增值功能,能在尊重儿童人格、相信儿童潜能的基础上,遵循儿童生长的规律,寻找支持儿童学习、促其“可能性”发现与实现的路径方式。

2007年南师附小独立开发了名为《访学护照》的社会实践指南。这本“护照”集南京数十个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于一身,承载了景点导航、门票优惠、纪念收藏、实践记录等多种功能。但试行一段时间后,学校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只观不学、只旅不探、只玩不思等现象,显然,这是教育的过程性介入不足所致。为此,我们通过家校联手的自主育德模式,开始了自组团队集结行动的“小护照大课堂”活动。教师与家长志愿者的全程介入,提高了访学活动的教育性和实效性,但也存在着诸如选择面窄、选择主体为成人、学生参与不深等问题。于是,又催生了内容主题系统化、课程资源高整合、学习体验深卷入、评价方式多维度的持续一周的“访学营”课程。如此一步步的迭代,让“访学课程”日益彰显出教育的价值。

3.持续完善

教育的实践探索有其基本规律、路径与方式。来自“细胞内的变革”,大多是一个“无中生有”“有中更新”“有中换代”的创生过程。这就决定了它要以相对稳定的路径方式,不奢求一蹴而就,而在慢慢累积、不断更新、深化与重构中,如珊瑚礁生长般缓慢渐变,实现“静悄悄的革命”。

以南师附小自主开发的数学游戏课程为例。显然,数学游戏资源普遍匮乏的现实,决定了这门课程必须以创生取向的开发路径推进——先顶层设计,再具体丰富,并在实施过程中即时调整和完善。在“每周研讨、轮流坐庄、即时调整、完善方案”的研讨机制中,每一个主题的游戏方案的实施,都对原有方案做了或多或少的修改,而实施之后的思考与完善,又成为下一轮实施的初始方案。如此,修改、补充、完善……都是对前一次开发与实践的反思、继承与创新,它伴随着每一轮实施过程的始终。就在这样的循环改进中,数学游戏课程得以不断丰富与完善。 [6]

回望历史,映照了当下,也启示着未来。南师附小始终坚持的“实验与爱同行”,是让这所学校历经百年依然活力蓬勃的根源。学校“爱的教育”哲学统摄下的实验探索是对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实现了对历史“根脉”、文化“血脉”和实践“命脉”的一脉相承与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斯霞.斯霞文集(壹)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5.

[2][4]余颖.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变与不变——以"童心母爱原色课程"为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8(8):28-32.

[3]朱小蔓.童心母爱:永不熄灭的教育精神——纪念斯霞诞辰100周年[J].课程·教材·教法,2011(2):24-28.

[5]余颖."童心母爱"学校文化理念的生长、明晰与发展[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7(8):11-13.

[6]余颖.一门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报告——以小学数学游戏课程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6.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苏南京 210008)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童心母爱儿童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阅读母爱这本书
童心绘天下
母爱的另一面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母爱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