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养成

2019-03-01王丽

中小学德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法律

王丽

摘 要 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的综合性,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决定了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性之独特本质和动态性特征。教师必须着眼教学活动本身,不断提升知识素养、数据素养、情感素养等专业素养,养成实践性教学智慧。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实践性教学智慧;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1-00-04

伴随着课程更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发布,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应如何改善?毋庸置疑,作为一线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必然要立足课堂教学本身的实践与思考。以下,笔者结合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一课,作一探讨。

一、主动“整合”,探寻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性

林崇德先生在多年研究教师基本素养的基础上提出,教师专业素养要切实体现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反映教师的独特本质[1]。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会生活、积累经验的过程,又是师生逐步走向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诸方面和谐,走向生命完满的过程。因此,在专业素养上,道德与法治教师必然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独特本质。这一独特本质究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自当建立在我们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与内容的理解之上。

虽然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尚未出台,但是它与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相銜接,与初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配合,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任务。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研究制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制定的《设立中小学法治知识课程实施方案》,道德与法治课程应涵盖“道德、心理健康、法治、国情教育” 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提升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2]。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性质的综合性,决定了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综合性的独特本质。

因此,从专业知识结构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师除了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具备道德、心理健康、法治和国情教育等知识储备;从能力结构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以合理巧妙的路径深入初中生不断扩展的生活,联系他们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困惑,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为成长服务;从教育理念来看,道德与法治课堂直指人之德性,突出了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培育,既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又要注重思维品质的养成。

“生活需要法律”一课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成长中的我”之“心中有法”,其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本课包括两目,“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与“法治的脚步”。第一目从三个话题入手,即法律依据生活制定、法律嵌入生活、法律相伴一生,引导学生体会“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第二目从法律的产生、对法治的认识以及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三方面,引导学生感悟法律对生产和生活的意义,明确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增强法治观念,同时为后续学习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面对法律知识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不足的初中学生,要实现帮助他们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培养用历史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的教学目标,需要我们具备综合性的专业素养。既能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教育的道德底蕴,又能采撷相关生活片段倡导公序良俗和契约精神;既能围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又能基于教学情境在大胆质疑、理性分析、提出假设、深入论证的思辨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生活中权利和义务;既能通过研学积淀关于法治发展史的知识,又能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我国依法治国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揭示法治的意义以及公民在这一进程中应承担的责任。

这些要求必然打破传统的专业素养结构,通过主动学习重新整合自身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和个人特征,并能以一种连贯的方式有效利用它们。如此,我们才能在特定情境中专业地和适切地行动,逐渐构建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相一致的道德与法治教师素养。

二、持续“学习”,彰显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动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曾这样论述现代儿童两个互不接触的人格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启示我们,一旦脱离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我们的教学将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更谈不上实现在冲突碰撞中积淀思维,涵养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目的。可以说,构成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育理念等要素,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相互作用,互相依赖,共同筑造了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复杂系统,并且这个系统正在并将不断地变化发展,也即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动态性特征。这也决定了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不断学习,以适应新情况,胜任新要求。

1.丰厚知识素养,养成理性反思的习惯

法治教育可说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难点,它要求教师以一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借助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这里的知识,既包括教材中的法律知识,也包括能帮助我们理解教材、解决问题的教材之外的法律知识。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这一非法律工作者群体而言,除了通过培训等方式充实相关知识储备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依靠专业学习的自觉性来保鲜专业素养,依靠理性反思的习惯不断寻求法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点。当然,我们掌握法律知识的最终目的,绝不是对法律条文的精确掌握,而是能以法治思维去选择和行动,并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

在“生活需要法律”一课中,法治思维包括权利、义务、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等。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必须主动反思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自觉学习宪法、劳动法、婚姻法等法律的制定背景和完善过程,从而以此为工具和媒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法律根据生活需要制定并规范调整生活的道理。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补充课文内容之外的,已深深嵌入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法律。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費者权益保护法、著作权法等,以此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感受法律对生活的现实意义,从而突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难点。

2.提升数据素养,学会与学生分享学习过程

“大数据”一词原为IT行业术语,意指巨量资料。如今,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各个行业和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它通过技术的创新以及数据的收集共享,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良好的数据素养可以帮助我们通过互联网上的自媒体、云媒体等多种平台,分享获得积累更多的具有法治教育意义的音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更加全面深入真实地了解学情动态,从而形象快捷地向学生传递法律现象的应有之义。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数据素养,无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使教师与学生一起成为学习者,分享学习过程,成为学习共同体。

在“生活需要法律”备课过程中,我们首先围绕“依法治国”主题,搜集并学习了相关纪录片和文献资料。之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节选了其中一部以卡通漫画形式呈现的“依法治国 一路走来”主题宣传片,和学生一起走进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领会“奉法者强则国强”的道理;而后,通过礼让行人、醉驾入刑、七天无理由退货、宪法宣誓制度等法律新规宣传画的展示,传递“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的重要理念。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带领学生踏进了“法律的产生”长廊,在历史变迁的感悟中品味依法治国的妙义。这一学习过程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自身也提升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能力,这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备素养。

3.涵养情感素养,营建道德体验课堂

教师的情感素养作为教育素质的支撑性品质,最能体现教师职业的伦理性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信息的接受一般以情绪活动为初始线索,对道德与法治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为重要方式,而道德行为的发生和法治思维的凸显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因此,教师的情感素养“不仅从内部保证教师的教育信念和热情,而且在技艺层面上保证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率”[3]。在课堂上,教师美好亲切的情感表达如阳光雨露般滋润着学生的成长,收放自如的情感控制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仰与崇拜。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善于用理智这把金钥匙去开导学生,而且善于用情感的火把去照亮学生的心扉,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不断提升情绪、情感的管理能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法治观和行为习惯。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时,我们借助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对包拯等历史名人故事的介绍和阐发,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在爱国情感与理性治国的氛围中,师生分享中华民族法制文明史上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精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活了情感体验的源泉。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可以说,教师的情感素养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成长课程,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涵养。

三、养成“智慧”,走向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高层境界

教师专业素养既能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又具有可操作性。教师专业素养的定义必须着眼于教学活动本身,教师专业素养的高层境界必然指向教师实践性教学智慧的养成。

1.涵养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智慧

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实践智慧,首先表现在教师能机敏地捕捉到学生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通过案例编制和问题驱动,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表现在教师具有觉察和判断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时机化解问题和矛盾的机智;再次表现在教师引导学生认知、做事和生活的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智慧,其实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或潜在影响的品质。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就是教师教育智慧不断丰富的过程。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时,在“为什么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以及“法律如何规范行为影响生活”两大问题的驱动下,教师依托生活场景编制了如下教学情境:韩晨在社区小商品店买到一包“粤利粤”饼干(模仿品牌饼干“奥利奥”包装,诱导消费者落入消费陷阱),并在妈妈的带领下向店主讨回公道,但是店主毫不搭理。这件事在班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同学们各抒己见。班长率先发言,说道:“不就是一包饼干吗,没几个钱,用不着小题大做。”设问如下:“没几个钱,用不着小题大做”你赞同吗?你建议韩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维权呢?他能实现维权,最终靠的是谁的力量?

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自教师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关注和敏锐把握,问题设置则基于教师对班级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和积累,由此赋予了这一问题探究过程强烈的生活气息。针对学生在认知和实践中存在的“只要没有多少损失,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误区,把握教育时机,抛出疑难点,让学生在理性辨析、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勾画生活与法律的连接线,由此赋予了这一问题探究过程的自主性。学生结合自身现状和特点,通过权衡各种维权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总结出向学校和家长求助、拨打12315举报电话等理性维权途径,赋予了这一问题探究过程的生成性。上述探究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法律是公民维权的最强有力后盾的深刻感悟,为他们在面临类似生活情景时做出理性选择奠定基础,无不体现了教师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智慧。

2.提升基于创新思维的实践智慧

创新思维是指道德与法治教师从学生的成长出发,将道德与法律结合在一起,借助思辨艺术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创新知识提升能力,让法律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遵纪守法行为表现的教学实践智慧。 在教学中,如何打破常规,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找到突破口,既是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教学建议,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实现其教育价值的要求,也是响应时代召唤,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养成的应有之义。

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时,教师深入思考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尝试叩问教学细节,做出了如下设计。环节1: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法律就和我没有关系”,你赞同这一观点吗?环节2:法律究竟和我们有哪些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法律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播放视频:在上班上学途中、在登山驾车时、在家在医院在野外……在各个方面法律保护我们每一个人,保护我们所有的生活。当我们意识到法律就在身边,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时,法律才有了意义)。环节3:有人认为“如果违法了,法律就不再保护我们了”,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和周围同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教师突破“在生活中仰望法律”的传统教学视角,在深入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选取了密切联系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视频内容,通过“法律的自述”启迪学生反观自身生活,展开联结与反思。一方面打破了学生对于法律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拉近了法律和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学会用法的思维视角认识生活,懂得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只有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时,法律才真正有了意义。这样的学习过程,站在法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反观生活的逆向思维方式,创新了教学视角,创设了由单纯的敬畏法律走向亲近法律、用法律为生活服务的和谐氛围,必将有利于学生形成尊重法律、运用法律、崇尚法律的生活态度,而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教师创新思维的感染和引领下自然会生根萌芽。

日新月异的生活风貌和发展要求,决定了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必然一直在路上。我们唯有终身学习,才能言传身教立德树人,回应时代的追问。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6.

[2]顧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界定与误区分析[J].中小学德育,2018(2):23.

[3]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2.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法律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