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百年名校的“核心资产”
2019-03-01杨九俊
杨九俊
摘 要 百年名校的文化传承,就是要盘活、放大名校的“核心资产”。百年名校的“核心资产”至少包括五个方面:以“学以成人”为内核的文化傳统;以向往未来为目标的理想追求;以他山之石为借鉴的开放视野;以使命担当为信念的人格典范;以扎根探索为路径的经验创造。
关 键 词 百年名校;核心资产;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1-00-03
百年名校如何超越百年积淀,创造新的辉煌?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盘活、放大自己的“核心资产”。百年名校的“核心资产”有哪些呢?笔者以为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学以成人”为内核的文化传统
百年名校的创办者都是饱学之士,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染。百年名校这个“百年”又是个约数,有的上延几百年,甚至是追达千年的学府,它们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所系。百年名校的存在,就是以传承中国文化为维度看,“学以成人”是其精神内核,所以有人说,中国教育思想史的精髓就是四个字:“学以为己”;2018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38届世界哲学大会以“学以成人”为主题,得到广泛热烈的响应,说明它今天在全世界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孔子当年慨叹:“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呼吁要回到原点,“学以为己”。按照儒家的思想,求学首先是为了修身,是本着“君子—仁者—圣人”的路子走,首先在于学会做人,丰沛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自己的道德操守。儒学讲“礼”“乐”都是源于道德。比如“礼”,作为一种文化价值体系,是在有机地促进人格的生长。古人说“三不朽”,立德,是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是因为有高尚的道德,所以要为国为民,建立功勋;立言,是因为有了高尚的道德操守,所以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三不朽”中,立德为首,而且是德性统率的,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讲“立德树人”的本源意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都是秉承“为己之学”的宗旨创办的,百年名校的传承与超越,首先就应该坚守这样的传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以向往未来为目标的理想追求
百年名校之所以有“名”,之所以一路“名”到今天,与创办者们、主政者们的理想追求分不开。这种理想追求大致分两个方面,一是办学是为了培养人才,改造社会;二是为了把学校带到一个新的地方,把学生培养成我们合理想象的新人。后者又是包含了前者的,所以培养新人是办学者根本的理想追求。今天我们讨论百年名校超越发展的命题,不仅仅是为了向前贤致敬,更主要的是对未来的向往。按照海德格尔“三时相”的理论,在“将来”“已在”和“当前”三时相中,“将来”应是中心或龙头,这个将来不只是还未来到,而是让缘在自身到来的、无法现在化的能在。其龙头一摆,身尾盘舞,蔚为壮观。[1]正是这种对新人的想象,鼓舞着先贤们书写办学的辉煌。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提倡“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至今在泰州、苏州、胡州一带仍是余脉流响。胡瑗在答宋神宗之问时提出“有体”“有文”“有用”,大致可以道德、知识、能力对应,这可以看作胡瑗的人才标准 ,自然也是他对学生的期待。安定书院所在的江苏省泰州中学,就依据胡瑗“明体达用”的思想,提出校本化的培养目标。江苏省锡山高中的前身匡村学校,在 1926年就制定了“十大训育标准”。今天的锡山高中在建构学校文化体系时,既从“十大训育标准”中汲取营养,又呼应时代要求,明确以成全人为终极的价值追求,成全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沛的时代新人。这样的想象和追求成为锡山高中人不竭的动力,也成为学校取得卓著办学业绩的重要原因。
三、以他山之石为借鉴的开放视野
在相对确定的意义上,百年之前,正是民国初年,那也是一个国门打开,留学潮高潮迭起的年代。许多先贤都怀揣理想,远渡重洋,求学于发达国家,以他山之石作为借鉴,回国后办学校、办实业,更有不少直接投身于民族救亡的伟大事业。由于他们国学功底深厚,出国求学的目的性很强,所以他们如果走教育救国的路子,往往都能按照现代教育的模子来办学校。在国内,“欧风美雨”也是绵延不断,造成广泛的影响。这种开放,造就了名校的“现代”品质。比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民国初年曾有俞子夷校长主政的阶段。俞子夷1909年赴日本考察单级教授法,回国后即筹设单级教授法练习所;1912年在江苏第一师范附小任教,开始试行新的教学法;1913年赴欧美考察教育;1918年至1926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并组织附属小学进行各种新教学法的实验研究。1928年俞子夷在《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的序言中写道:“南师附小的方针便重在实验,这是10年前所定的方针,至今没有变更过。”学校当年种种举措创当时教育教学研究风气之先,曾吸引杜威先生实地参观、考察并发表演讲,坐落在校园里的杜威院至今仍让人想象起当年的盛景。前面提及的锡山高中从匡村学校的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而十大训育标准则是留美教育哲学博士殷芝龄先生主政时提出的。无论是培育标准,还是课程,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打开窗户瞭望发达国家的教育风景,可以给我们有益启迪,而阔大的胸襟、开放的意识,则是学校走向高品质,教育走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这里还需要赘言的是,把时间的长度向前延伸几百年,上千年,只要有“名”,都是与办学的开放分不开的,古代书院的讲学与会讲就是思想解放、学术繁荣的一种标志。胡瑗的分斋教学法,则可以看作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之举。今天我们传承的百年名校的办学传统,坚持开放精神,应该是基本内涵之一。
四、以使命担当为信念的人格典范
名校大都是出自名家的培育,有的百年名校,或集聚一群教育名家,或有数位教育大家先后主政。这些教育界的先贤最闪亮的是他们的人格品质,其中最应为后人景仰效仿的应当有:第一,以教育救国为己任。陶行知在大学毕业时就认识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不教育其群者,其必受外侮,而臻于之”。在民国教育中举足轻重的蔡元培先生,一向视教育为救国的唯一途径。他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和道德教育,标本兼治地把育人与强国联系在一起。创办留学教育的容闳,其思想出发点就是“通过西方教育,中国将得以复兴,变成文明富强的国家”。百年名校文化传统的传承,仍然要坚持并且弘扬这样的“国家思维”,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重要的价值指向。第二,文化自觉。中国传统的教育名家以及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群体,大扺是儒学浸泡出来的。如前说到,儒学是“为己之学”,以修身为第一价值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丰沛了,自然让渡到社会,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所以这些教育大家办学校,完全是骨子里生出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儒学传统具有丰富的办学积累,张岱年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对此有全面的阐释。其中一个重要的认识是,儒家作为教育家的以身作则,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是“己正”生成文化自觉,而“正人”则是以文化人,指向人格培养,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2]。第三,奉献精神。许多名校的创办者、主政者在办学过程中都表现出崇高的奉献精神。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至今声犹在耳,回荡不绝。他在办教育的过程中,表示“哪怕卖掉裤子也要坚持下去”,“穷到要饭也要办教育”。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前身是振华女中,由王谢长达女士1906年创办,取名“振华”,旨在振兴中华。1917年由王谢长达三女儿王季玉硕士由美学成回国接管校务,学校办得声名卓著,费孝通、何泽慧、杨绛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许多中外大家如章太炎、胡适之、杜威夫人等对之赞誉有加。王季玉女士为振华殚思竭虑,呕心沥血,且终身未嫁。当后辈问及时,王季玉先生答曰:“我嫁给振华了。”所谓教育家办学,很重要的是教育家自身的“正人”。我们学习这些前辈,就应当以他们为道德楷模。
五、以扎根探索为路径的经验创造
名校之“名”,往往也在于扎根之深。民国初年诞生的名校,往往试图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植入现代教育的因子,所以都非常重视实验。这种实验有社会性的,比如平民教育运动、乡村教育实验等;更多的是具体办学过程中引进民主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方式。成就之大小,关键在于是否真正扎根。扎根了,就意味着理论与实际结合了,西方的经验创造性地转化了,学校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句子”。同时,还应该看到,百年以来,这些名校一路“名”下来,是因为后人们承传了前辈的实践理性和创造精神,是因为他们坚持扎根,创造了新的经验,甚至新的理论。以江苏为例,斯霞、李吉林、李廋南、于永正等一大批名师,都是扎根讲坛数十年,创造了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成为全国知名甚至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他们所任职的学校自然也更为有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10年校庆时,我有一个题为《面向未来》的演讲,提出南师附小向未来进发,行囊里已经有了四本著作,第一本是《教育哲学》,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是这本书鲜亮的主题,南师附小百年来“爱的教育”之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第二本是《教育实验学》,上世纪初,主政者们就开实验之风,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公仆会都进行过成就显著的尝试,五十年代学制改革,八十年代听说欣赏实验,斯霞老师的分散识字,这些年来对课程和教学的研究,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三本书是《教育管理学》,上世纪20年代就出版了《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110年校庆时出版了《一个小学新十年努力纪》,相互映照,相映成趣,一脉相承中新的创造尤其令人刮目;第四本書是《教育现象学》,南师附小的校训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从小事情做起,爱的教育才能成为学校日常生活的现象世界,而主政者、执教者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关注、支持孩子的成长,在成就孩子们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我想这样的理解是有普遍意义的,百年名校的文化传承需要我们认真梳理,提炼宝贵经验,同时又有面向未来的人生姿态,有对新人合理的想象,从而在新的情境中激活文化传统,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张祥龙.海德格尔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02.
[2]张岱年.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1):24-26.
责任编辑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