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研究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建设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研究
2019-03-01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本文以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为例,研究从专业岗位需求、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安排、课程评价等方面与职业资格衔接。
一、专业岗位需求与职业资格(工程机械维修工中级工)岗位衔接
通过到永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三一众力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到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根据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对调研资料分析整理。目前工程机械类企业对该专业职业岗位主要表现在四类:工程机械维修、工程机械运用、工机械管理、工程机械销售,其中以工程机械维修职业岗位为主。工程机械维修工职业定义为使用通用或专用工具、夹具、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工程机械检测、维护和修理的人员。将工程机械维修职业岗位与工程机械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明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二、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工程机械维修工中级)的职业标准衔接
在充分专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和完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的要求,依据本专业定位中的人才培养规格,分析了对应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实现了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以综合能力培育为中心,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和国内外工程机械企业技术服务资格标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确立了课程体系,并制定了核心课程的建设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体系,将专业课程模块分为特定职业技能模块、通用职业技能模块、跨行业职业技能模块、核心技能模块四个模块,各模块对应的课程如表2所示。工程机械专业特定职业技能模块,其适用范围包括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工程机械维修工职业资格证、压路机操作工职业资格证、叉车操作工职业资格证等,四个模块有机的结合,再加上通用职业技能模块适用CAD证书、电气焊操作证、电工证等,使学生就业面和综合素质远远大于相关岗位职业素质要求。
表2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课程体系
表中*表示选修课。
三、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中培训标准衔接
高职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对应,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对应国家职业资格(工程机械维修工中级)2级水平,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紧紧围绕着工程机械维修工(中级)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标准中的工作内容为模块,以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为主线,贯穿素质目标,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现以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为例,展示与职业资格对接的课程标准。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分析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描述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4.掌握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的检修,并能诊断常见故障。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拆装发动机。
2.能分析和诊断发动机故障。
3.能掌握工程机械发动机新技术发展。
4.能分析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目标
1.树立工具和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
2.形成良好成本节约意识。
3.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4.培养敬业爱岗和良好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内容设置,按项目的工作内容设置各部分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详细如表3所示。
四、教学资源与职业资格中师资配备标准和场地配备标准衔接
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和场地设施两方面,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参照国家职业培训包标准中师资配备标准和场地设施配备标准的进行。
(一)师资配备
师资配备标准是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对培训教师提出严格的标准要求,主要包括任职基本条件、配备数量等。
1.教师任职基本条件。(1)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2)具备国民教育系列普通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从事对应工种的职业工作满3年。(4)具有对应工种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获得工程机械维修工培训师资格。
2.教师数量配备。以培训班为单位,每班不少于20人,理论课程教师配备1人/班,实训指导教师每组配备1名实训指导教师,学员5人/组。
(二)场地设施配备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培训场所环境标准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培训场所的要求,以及各模块技能要求的需要,从占地面积、设备条件、安全条件及劳动保护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制定。
1.场所设施标准。场所设施标准见表4所示。
表4 场所设施标准
2.职场环境标准。第一,设施、设备布局。(1)理论场所应远离强噪声源、粉尘、油烟、潮湿、有害气体。理论场所座位按照标准方阵布置,中间及两侧留有过道。(2)实操场所应远离强噪声源、粉尘、油烟、潮湿、有害气体,避开强电场干扰。按照实训设备和实验台数量规划布置实训室面积与设备布置间距,布置设备要保留一定的距离,以便于教师指导和学员入座。(3)实操场所布局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满足电气、通风、消防和使用的要求。
第二,培训场所职业氛围。(1)实操场所基本条件包括:实操场所实训室净高4米以上;实训大厅净高8米以上。主要门的大小应满足实训设备和起重设备搬运需要,实训室门锁和钥匙应齐全并放在指定地点。实操场所具备通风设备、照明满足实训需要。实操场所地面平整光洁,布置有垃圾桶和消防设施。实操场所布电满足实训设备需要。(2)实操场所环境要求。环境清洁,不允许水、气管道通过;实操场所内无腐蚀性气体及烟雾,实训场所禁止吸烟。
第三,培训场所维护制度。为了保证培训场所安全文明生产,进入到实训场所的人员需要遵守实训室各项管理制度。
3.设备配备标准。设备配备标准以实训项目:检测发动机供油正时为例,展示设备配备情况,见表5所示。
表5 设备配备标准
五、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
考核标准的审定由职业所在的行业技术专家与行业教育专家为主体,改革考核方式,将教学过程的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相结合,考核内容与职业鉴定规范相一致。
课程评价应依据工程机械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以能力考核为原则,注重岗位核心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考核。按照职业标准、安全操作规范、职场健康安全法则要求进行鉴定。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或上机考核的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模拟或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学校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考核标准、师资配备、培训场地设置等,学校向地方鉴定中心报备,在实施过程中对每个学生建档,由鉴定中心进行抽查复核,复核合格后授予职业资格证书。
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关键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