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天课堂

2019-02-28周奇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聊天语文课堂

周奇

一、聊天课堂的概念浅说

“聊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谈天”,轻松、自然、平和是聊天的主要特征。课堂中的“聊天”,指的是师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展开对话与互动,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智慧的共生共长。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审视,“聊天”的意义就在于把学生带入一种真实的交往情境。因为儿童语言能力的最初习得依托的并不是刻意的“教授”,而是自然状态下的对话与交流。把儿童从小学习语言的方式迁移到语文教学中来,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与保护。“聊天式”的语文课堂是一种以字、词、句、段、篇为依托的言语活动。在看似随意的交流中,引领学生咀嚼文字、积淀语感,生成言语智慧,提升语文素养。

二、聊天课堂的现实土壤

1.社会背景

社会变革和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受外部环境影响,许多教师教学心态浮躁,难以静下心来教书;在“高效课堂”的呼声之下,功利主义盛行,重结果而忽视教育的过程;因为现代科学的冲击,技术主义盛行,教师自身的引导地位被淡化。

2. 课标要求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4)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3.教学个性

(1)向来主张语文教学要真诚自然、大气开放,通过多年的锤炼,逐渐形成了聊天式的教学风格并被同行认可。

(2)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有较全面的把握,能基于目标和学情调控课堂。

(3)有较好的语言素养,善于在课堂上与学生对话交流。

三、 聊天课堂的理论群落

1.道家自然主义哲学

“自然”是道家哲学最重要的观念。《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谓自然?《庄子》有透彻的比喻:“牛马生下就有四只脚,这就叫自然。用辔头套在马头上,用缰绳穿过牛鼻孔,又在马脚底钉上铁蹄,这就叫人为。”

道家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规律去发展,不能掺杂外界的意志去制约。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在附加。

2.对话教学理论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即通过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启发来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和领悟道理。

苏格拉底的谈话式教学。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用谈话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又称“产婆术”。教师就相当于一个助产士,支持学生努力阐述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真理。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苏联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艺学家巴赫金认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维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艺术的本质是对话。“一个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活的基础,生存的基础。”

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论。犹太哲学家布伯指出,“我—你”关系在人类生存处境中是最原初、最本真的关系,二者之间的桥梁是彼此尊重与爱护,而“我—它”关系则是作为主体对对象的占有、利用的不平等关系。在对话中,要以“我—你”关系代替“我—它”关系。

3.教学“自组织”理论

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提出,教学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即在一个系统内,当问题、干扰或某种混乱出现时,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一种不确定的再发展,系统便通过自行组织和自我协调而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秩序。

4.相关教学主张

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情感与动机)变化。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动态发展的,是适时变化的。课堂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往往会因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而调整。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动态的、发展的。

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是一个充满动态性、过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是师生以内在体验和对话的方式参与教学,共同创造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生活过程。它注重教学的非预设性、多元化、差异性和非理性,关注师生在教學实践中的存在状态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的生成是语文生成性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圆桌教学。“圆桌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说法。“圆桌教学”便是“圆桌效应”在教学中的良好运用和体现,其恢复了师生关系的本位。圆桌教学强调以平等的身份、真诚的态度、探讨的口吻创造出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以协作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茶馆式教学。上世纪8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提出了“茶馆式”教学,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谓“茶馆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科学调控下,师生像在茶馆里坐着那样,自由交谈、议论,共同达成教学目标。“茶馆式”教学方法符合教育发展总体趋势——走向合作,走向对话,走向学习共同体。

综上所述,呵护学生的天性,追求教学的自然是教学的应然追求。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聊天式”教学,顺应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符合对话教学的相关理论,有广泛的实践基础。研究聊天课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聊天课堂的风格素描

1.清茶淡话——我们在家常的氛围里成长

当下的教育浮躁、功利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倾向。我们期待课堂更朴实一些,期待步子更慢一些。正如日本佐藤学教授所言:“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聊天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过一种闲适自然的教育生活。课堂上,教师是主人,学生亦是主人,除此之外,别无他人。师生一起围绕学习话题,凭借学习材料对话交流,有如闲话家常。

2.妙语解颐——让课堂跳跃着灵动的音符

我们的教学不能只着眼于“有用”而忽视师生的情绪体验。于儿童而言,“有趣”才是他们蓬勃生长的正道;于教师而言,教学的快乐本就应该是其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聊天课堂,在朴实中追求灵动,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一段有意思的旅程。不必正襟危坐,不必一板一眼。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渐入语文学习的妙境。

3.信手拈来——邂逅不曾预约的精彩

按部就班、不越雷池的教学,表面上有条不紊,实际上是教师对课堂具体情形的无视,对学生发展特点的漠视。

信手拈来是聊天课堂的又一显著特色。泰然地迎接生成,并加以智慧的推进,给惯于“严谨”的教学带来“不曾预约的精彩”。教师根据课堂发展的即时情况灵活应对,彰显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教学素养,更是对学情的真正关注,对学生的真正尊重。

4.不拘形迹——有意化无意,

大象化无形

新入职的教师理所应当尽量周全地细化教案。但是,太多“成熟型”的教师依然认为,唯有精致的预设才有完美的课堂。

教学艺术渐臻“无形”是语文教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聊天课堂追求化繁至简、返璞归真,让“教”的形式简单下来,让“学”的实质丰满起来。看似没有起承转合,其实起承转合就在细节中;看似缺少高潮,其实高潮都在细微处。

五、聊天课堂的人文关怀

1.言者无罪——孩子,你尽管说

“聊天”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每一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倡导“聊天课堂”最基本的出发点便是教学的民主,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课堂学习,都能平等地参与课堂的学习。

教学中的民主,首先表现在学生课堂言语的权利。聊天课堂,注重创设安全的对话氛围,让学生敢说;注重话题的开放性,让学生愿说;注重表达习惯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会说。

2.洗耳恭听——说吧,我们在听

倾听是当下语文课堂中非常薄弱的环节。“对话不仅仅是发言,也包括倾听,而且首先是倾听,倾听才是关键。”(王尚文语)在聊天课堂中,教师要放平心态、放低姿态,向学生传达“我们对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表示关心”的思想。

单位时间内的“表達”是一个定数,那么学习质量的高低,往往表现在有效倾听的人数。教师倾听学生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倾听,引导学生重视彼此间的倾听。

3.开诚相待——诚心,真话

“端着”的课堂定是“虚”的课堂。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把“教与学”的概念稍稍放下,把课堂看成是师生的“人际交往”。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诚。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聊天课堂尽量抛弃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真心实意地陪伴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蹲下身来与学生交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聊天课堂,慈悲为怀。

4.察言观色——读你,懂你

眼中有学生、耳中有学生,是因为心中有学生。读懂学生,表现的不仅仅是教学的能力,更是教育的

情怀。

聊天课堂,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随时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洞察他们的学习状态。有时候,为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期待,为了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的困难和需求,我们甚至可以暂时放下既定的教学活动。

六、聊天课堂的对话智慧

1.就地取材——带上一双慧眼,一切皆有可聊

教学对话,总要基于一定的教学资源展开。然而,面对生动活泼的学生,面对瞬息变幻的课堂,如果仅仅凭借课前确定的资源展开教学,不免狭隘和呆板。

大语文意识观照下的聊天课堂,时时皆有语文,处处皆是语文。“预设”虽不可少,“生成”更加宝贵。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随时抓住身边的语文资源,为教学所用。

2.顺水推舟——跟你走,又何妨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总是过于执着地把握着教学的方向,总期待教学之船能不偏不倚地航行在预定的航道上。其实,在教学聊天的过程中,教师不妨适时地“信马由缰”,尊重学生的意愿,陪着学生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于学生而言,陌生处的风景更加迷人;于教师而言,何尝不是如此。聊天课堂,让教师和学生一同领略未知的风景,感受语文学习过程的美妙。

3.隔岸观火——有矛盾,才有张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设置或者及时抓住学生有争议的话题,让他们去争,去辩。教师只要能把这“火”燃起来,其他就都好办了。为了让自己言之有理,学生必会更加主动、更加努力地探究。

“煽风点火,隔岸观火”,这是教学的大智慧。轻轻松松地看着学生为“学问”、为“真理”各执一词、不可开交。这样的学习效果,远胜于教师一个人的“正确”讲述。

4.道而弗牵——抓得越紧,失得越多

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比完成教学的目标更为重要。精心预设的问题,不要急于抛出;教学的关键点,更不要急着帮学生解开。

在聊天课堂中,教师要学会“退后一步”。教师只需观察学生

的学习状况,倾听他们的提问和发言,并给以适时、适度的点拨。如果“过度负责”,一心扶着学生走,

牵着学生走,只会得不偿失,事倍

功半。

5.大巧若拙——教师“弱”下去,学生“强”起来

拙与巧是一对辩证的关系。教师偶尔“拙”一点,其实是一种可贵的智慧与风度。因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出席,而不仅仅是教师的出彩。

聊天课堂不为彰显教师的个人风采。坦然“示弱”,承认“无知”是比高高在上更为难得的教育姿态。若能如此,定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探索欲,定会更多地赢得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6.不言之教——教师的“少”,为学生的“多”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在展开课堂对话的时候,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朴素的真理,总想着讲多一点,讲深一点,讲透一点。

聊天课堂,讲究教学过程中的“留白”。留白是一种不言的艺术,是一种“空”的境界。适时的“不言”,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安静地思考、深入地研究、充分地表达。

七、聊天课堂的教学实施

1.成竹在胸——聊天课堂也得要备课

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往往无需准备,但教学聊天是需要准备的。教师要了解学生,要读透教材,要做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横向和纵向的知识储备。只有教师先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在聊天的过程中收放自如。

聊天课堂的备课有显性的—— 可以没有详案,但至少要对“教什么”有清晰的定位,要对“怎么教”有大体的规划;聊天课堂的备课更有隐性的——课前整理的资源、思考的问题其实远远多于课堂上实际呈现的。

2.有的放矢——聊天课堂也得有目标

日常生活中的聊天,话题基本上跟着思维走,想到什么就聊什么,而课堂中的“聊天”,则是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对话交流。总体而言,交流的话题须围绕着“达成教学目标”这一基本任务。

聊天课堂应该精心预设教学目标。当然,在“聊天式”的课堂中,教学目标不宜太多太泛,要集中而简洁。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形式的简约、学习效果的丰满。

3.目营心匠——当然,聊天课堂也得有设计

聊天课堂反对预设的无限细化,主张做板块式的教学设计。可以从教材内容、学生活动或者语文知识技能等方面着手,对课堂教学的流程作出粗线条的规划。

聊天课堂主张设计可以引发深度交流的“话题”来取代零碎的问答,主张安排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来实现学生的深度参与。

4.旁征博引——语文,是个宽广的世界

語文课程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是聊天课堂旁征博引的理论基点,语文教师丰富的人文积淀和机智的临场反应是聊天课堂旁征博引的现实基础。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除了“近期”的、“功利性”的备课之外,语

文教师更要加强知识储备,修炼对话技能,自觉地多作“远期”的、“非功利性”的

备课。

5.珠联璧合——整合着聊,1+1>2

整合是一种教学处理的艺术,符合系统论,省时高效。阅读和习作可以整合,课内和课外可以整合;同一篇教材内,问题可以整合,流程可以整合;多篇教材,因为具有某种相似或相异,皆可整合着聊。

聊天课堂,师生以对话者的心态平视教材,以研究者的姿态俯瞰教材。整合着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更展现出这种“不唯书”的教学姿态。

6.百川归海——聊天,终究为了语文教学

聊天课堂不能漫无边际。在看似随意的交流中,教师要在乎教学目标的达成,要在乎知识点的落实,要在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聊天课堂讲究形散神聚。依托属于“语文”的学习资源,凭借属于“语文”的言语活动,引领学生咀嚼文字,积淀语感,生成智慧,提升素养。

聊天,终究为了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聊天语文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敞开门聊天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