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平台在护理本科生急救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9-02-28颜文贞
王 芳 占 玮 颜文贞
广东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省东莞市 523808
大学生是意外伤害的高发群体,应优先和牢固掌握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努力承担“第一目击者”的救援工作任务。但调查发现[1-2],43.5%~60%非医学院校的学生及近50%医学院校的学生未接受过急救培训,大学生的急救知识错误率达50.3%,急救技能错误率甚至高达97.57%。即使是接受急救培训较多的医学生,调查结果也不理想。医学生防患意识低,应对突发事件救援能力弱,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操作仅占8.57%~18.78%,低年级学生掌握情况更是令人堪忧[3-5]。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应急救护能力迫在眉睫。但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数众多、需求量大、师资力量有限,如希望在减少资源投入的同时能带动大学生甚至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一同提高,就必须创新网络急救培训方法,探索出一种适用于大学生自我学习的急救培训模式。我院根据大学生学习管理能力强的特点,构建了急救自主学习平台,应用于本科护理学生的急救培训中,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急救自主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建设
1.1 选定学习平台培训内容 参考《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大纲》,结合对深圳、中山、湛江市地区的多名急救专家和教学专家的咨询结果,最终确定4个急救学习模块37项技术。包括有:(1)急救技术(6项);包括CPR、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呼吸道异物取出术;(2)灾害急救(9项);包括火灾、水灾、地震、泥石流、台风、海啸、雪崩、踩踏、爆炸、雷电;(3)常见疾病和紧急情况(16项);包括触电、中暑、溺水、烧烫伤、煤气中毒、跌扭伤、癫痫、动物咬伤、窒息、心绞痛、哮喘、食物中毒、低血糖、骨折脱臼、抽搐、晕厥;(4)急危重症急救(6项),包括猝死、中风、咯血、呕血、心肌梗死、昏迷。
1.2 编制和录制培训资料 以深圳市、东莞市红十字会急救培训教材作为参考教材,根据相应急救技术操作要求和标准编制《现场急救培训教材》,并拍摄操作步骤相关图片及视频。
1.3 搭建急救自主学习平台 急救自主学习平台由网络学习平台、急救培训辅助团队、急救操作练习室三部分构成。网络学习平台遵循手机网络移动学习网站设计的思路开发,包括首页、学习内容、微应用、课程导航四个模块,不仅包含丰富的急救学习内容,还可提供在线测试、师生互动、咨询评价、预约学习等功能,学习者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网址登录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急救培训辅助团队是由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的高年级学生组成,其任务是在急救操作练习室提供示范操作,指导受训者练习,解答受训者疑问;急救操作练习室配备了心肺复苏人体模型、纱布、绷带、止血带、夹板等急救操作实验器材,制定了学生自我学习和管理制度、值班制度、器材管理制度等,由急救培训辅助团队负责管理。
2 急救自主学习平台的应用实践
2.1 对象 从我校2016级护理本科班级中随机抽取4个班,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1人)与实验组(63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研究;(2)有条件使用手机微信或计算机网络者。排除标准:(1)培训中途退出者;(2)未参加急救培训课程两次及以上者;(3)经质量控制督促仍未参与操作练习培训达两次及以上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培训结束后淘汰8名学生(对照组3名,实验组5名),成绩不纳入考评,最终入选及受训学生116名,每组58名。两组学生均为国家统一招生入校,姓名、年龄、入学成绩、公共基础课成绩、专业基础课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实施过程
2.2.1 培训开始前,统一安排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急救理论考试,并填写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知情同意书。给予对照组学生每人1份《现场急救培训教材》,实验组则给予与《现场急救培训教材》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方式,并嘱咐仅供自我学习,不能转借或分享。
2.2.2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1名主讲教师上课时面授教学内容和示范操作,2名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每周培训1次,时长3h。学生课后在急救操作练习室的练习由急救培训辅导团队负责指导。
2.2.3 实验组采用自主学习平台培训法,即学生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后,再利用空余时间到急救操作练习室练习操作,由急救培训辅导团队指导练习。
2.2.4 对两组学生共同实施教学内容完全相同的6周急救培训。
2.2.5 培训结束后,组织两组学生统一进行急救理论、技能考试并填写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收集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项目的点击量。以匿名方式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平台学习适应性评价”的问卷调查。
2.3 评价指标
2.4.1 急救理论成绩:急救理论考试卷由60道单选题构成,每题1分,满分60分。考题涉及内容包括CPR、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呼吸道异物取出术。
2.4.2 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选用张俐等[6]人编制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用于测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该表为自评式量表,内容包括自主能力和学习能力2个一级指标,18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2.4.3 技能操作成绩:技能操作考核围绕情景模拟案例进行,满分100分。涉及内容有CPR、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由两名教师负责打分,以平均成绩作为操作考核最终成绩。
2.4.4 学习适应性评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自主学习平台学习适应性评价。
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并导入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学生急救考试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 两组学生接受培训前急救理论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培训后,实验组学生的操作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 学习项目点击量情况 学习项目总点击量3 868次,人均浏览学习项目66.69次。各项点击量,见表2。
3.3 实验组学生对自主学习平台学习适应性评价 大多数学生对评价内容持同意或基本同意态度,认为自主学习平台提供的信息量丰富,能使个人的学习效能得到明显提升,也有部分学生提出单纯应用平台学习增加了课余的学业负担,具体评价结果见表3。
表1 两组学生培训前、后考试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比较
表2 学习项目点击量
表3 学生对自主学习平台学习适应性评价〔n(%)〕
4 讨论
4.1 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了培训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智能手机和电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拓展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和时间,能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作为移动学习方式更加易于被学生接受,学生更倾向于用移动设备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表3学生对自主学习平台学习适应性评价也体现了学生对其肯定的态度。但调查也发现,仍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学改革增加了学习压力,不如教师“填鸭式”教学直接、容易理解。这也说明了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认识不足,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知识的自主获取是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应逐步改变惯性的被动学习模式,通过自主学习意愿主动去思考、探索、实践、质疑,但这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淡化,而是更强调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借助信息技术活泼新颖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帮助学生促生与强化自主学习信念。
4.2 自主学习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 网络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承载所有课程内容,可提供海量资源,具备强大的交互功能和科学客观的统计评估,拥有灵活多元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平台正是利用了这个优势,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移动学习方式传授,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资源缺乏问题,也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利于学生进行高效碎片化学习。通过采用情景模拟案例进行技能考核,发现实验组的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培训后实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也高于对照组。在应用学习平台的过程中,学生可自行选择练习时间、自行备物、自行练习,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再与老师、辅助团队进行沟通,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巩固。学生通过平台预习操作,也解决了操作课中的盲目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要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并且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提高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的自律性。
4.3 自主学习平台具有节省资源、不受时间限制、反复学习等优势 自主学习平台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的优势,有效地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网络等结合在一起,使急救技能学习的形式、时间、空间呈现灵活多样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学习基础理论及反复练习操作技术。表2学生对自主学习平台的点击量也证实了这点。虽然学习平台早期建设投入工作量大,但其覆盖面大,可及时补充和更新,对于长期开展培训而言是较为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的。学生还可通过平台进行复习巩固和自测,这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
5 小结
采用自主学习平台模式向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教学部门可利用该模式辅助传统教学,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及考核,以快速提升学生急救意识,丰富急救知识,进而提升及巩固操作技能。同时还可向公众普及该模式,先快速提升知识水平,再逐步建立社区操作练习室,由考核合格的学生或居民指导练习,以期达到最佳效果,甚至可利用学习平台以点带面,逐渐扩大培训范围,提高我国公众急救普及率。该平台中的急救培训辅助团队因学生知识、技能及沟通解释能力有限,可能对平台运行效果造成部分影响,其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