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认知与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

2019-02-28陈秀霞赵丽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口病监护人个体化

陈秀霞 赵丽敏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 528308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发于学龄前儿童的急性传染性疾病[1],临床上尚未有特异药物治疗。手足口病的发生主要受不良卫生、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影响所致,故此患儿监护人在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需加强对患儿监护人的健康教育。本文旨在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在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中对其认知与遵医行为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监护人,依据健康教育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名。常规组:男女比例10∶40,年龄22~36(28.24±3.41)岁,文化程度:专科25例,本科及以上17例,其他8例。观察组:男女比例12∶38,年龄23~37(28.31±3.49)岁,文化程度:专科26例,本科及以上18例,其他6例。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之间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监护人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将《手足口病病情告知书》分发给患儿监护人,反复强调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以及护理知识,叮嘱患儿监护人做好饮食卫生和手卫生。观察组给予监护人个体化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1)调查评估:安排患儿监护人填写手足口病防治和护理调查问卷,依据调查结果为患儿监护人制定一对一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2)口头教育:通过口头教育加深患儿监护人对疾病基础知识(手足口病的致病源、高发季节、易感人群、流行状况等)的了解,并回答患儿监护人的疑问。(3)重点教育:掌握患儿监护人不了解的疾病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讲解监护人了解不深的防护及护理知识、需掌握应用的内容,包括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早期识别方法、治疗及预后情况等。可将重点内容制成幻灯片,通过多媒体进行直观教育,促进患儿监护人的理解。(4)预防教育:将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告知患儿监护人,使其掌握手足口病的致病因素并做好预防措施。依据患儿的病情,将患病期间的消毒、隔离以及用药知识进行详细的培训指导,并加强患儿康复后预防办法的教育。(5)强化培训教育:①针对不能集中听课的监护人,安排专门的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健康教育;针对认知水平不高的监护人,由专业护士在每周二下午2点于儿科会议室进行集中健康教育,时间为1h,鼓励患儿监护人进行提问。②营养膳食培训: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以及疾病进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针对<3岁且口腔内疱疹为发展期的患儿,指导患儿监护人予以患儿流食,每隔2~3h向患儿喂食牛奶、鱼汤等,注意少食多餐;针对年龄在3岁以上且口腔内疱疹已愈合的患儿,可指导患儿监护人予以其半流食,如小米粥、馄饨等,充分摄入营养并注意保持营养均衡。③行为习惯的培训:将手足口病的病因进行重点宣教,叮嘱患儿监护人在手足口病多发季节尽量不要将孩子带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并严禁孩子接触患儿,注意做好防护隔离措施,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指导患儿监护人每天定期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1h;告知患儿监护人在做好自身手卫生工作的同时还需对患儿进行手卫生健康教育,使患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指导患儿监护人每天清洗患儿的衣物、玩具以及用品并进行消毒。医护人员要及时纠正患儿及其监护人存在的不良卫生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在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当天和出院当天对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使用自拟的问卷进行调查,50分为总分,患儿监护人的得分越高,说明其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水平高。差:在20分以下,一般:20~29分,良好:30~40分,优秀:40分以上,对比两组的优良率。(2)由医护人员记录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在患儿住院期间的卫生行为改变情况,包括正确洗手(在饭前饭后、便前便后使用清洁液洗手)、正确开窗通风(每天超过3次)、正确清洗患儿衣物和用品(每天超过3次)。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认知水平 在采用不同健康教育方案后,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的认知水平优良率明显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的认知水平对比

2.2 遵医行为 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的正确洗手、正确开窗通风、正确清洗患儿衣物和用品三项遵医行为均比常规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遵医行为对比〔n(%)〕

3 讨论

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重要因素,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传播速度快的特点[2],在6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多发,该阶段的孩子处于限制行为能力阶段且无行为认知能力[3],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治疗,患儿监护人在防治手足口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缺乏手足口病方面的知识,会对治疗效果和患儿预后产生影响,因此对患儿监护人加强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个体化健康教育是从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能根据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生活习惯以及患儿监护人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从多方面、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和预防知识的普及,能够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疾病认知水平的提高[4],纠正认知误区,有助于患儿监护人防控能力的提高。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育,能够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的护理技能[5],改变其不良行为习惯,有助于患儿及其监护人良好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的养成[6]。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儿监护人遵医行为的提高,控制患儿的疾病进展,有利于患儿预后的改善。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的认知水平优良率、遵医行为与常规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表明个体化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个体化健康教育适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中,可大幅度提高患儿监护人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有助于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的提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口病监护人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