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他啶与氨苄西林治疗伤寒的疗效比较
2019-02-28余模安
余模安
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感染内科 355200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感染所致,随着近年来人们卫生防病意识不断增强与防控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率却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1]。氨苄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伤寒的常用药物,但近年来的临床疗效有所降低,且国内外也有不少关于氨苄西林的伤寒杆菌耐药菌株流行,亟须改良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1日—2018年1月31日收治的50例伤寒患者,经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免疫学检查确诊,符合李兰娟与任红主编的《传染病学(第8版)》[4]诊断标准,排除临床病例资料不全、依从性较差、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后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25例)与对照组(n=25例)。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5.9±6.2)岁;持续40~41℃高热时间5~10d,平均(7.5±0.6)d。对照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5.8±6.4)岁;持续40~41℃高热时间5~9d,平均(7.4±0.7)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静脉滴注3.0g氨苄西林(成都第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3273)+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北京华夏生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48,规格:250ml∶12.5g)进行治疗,2次/d;观察组患者予以静脉滴注2.0g头孢他啶(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261)+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北京华夏生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48,规格:250ml∶12.5g)进行治疗,2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皆为10d。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伤寒杆菌培养阴性,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伤寒杆菌培养呈现阴性或者弱阳性,可存在轻度的不良反应;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好转,伤寒杆菌培养阳性,或发生严重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Epidata3.0与SPSS19.0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比较方法主要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及χ2检验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完全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皆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完全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P<0.05)。见表3。
3 讨论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伤寒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发热,体温呈现阶梯形上升,持续高热(40~41℃)时间可长达1~2周,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一旦感染伤寒,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肠穿孔、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与安全造成巨大威胁[5]。氨苄西林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在细菌所致感染中治疗效果较好,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用的伤寒治疗药物[6]。但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氨苄西林治疗伤寒的临床疗效有所降低,这可能与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产生的耐药反应相关[7]。头孢他啶等第3代头孢菌素是治疗伤寒的二线用药,在既往的临床过程中应用较少,耐药率相对较低,为改良伤寒治疗用药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8]。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笔者认为,这充分的说明了头孢他啶相比于氨苄西林,在治疗伤寒患者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促进伤寒杆菌培养转阴。同时,观察组患者完全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皆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肯定了头孢他啶在治疗伤寒的过程中,相比于氨苄西林能够极大限度地缩短退热、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对于尽快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优势得以凸显。另外,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笔者认为,头孢他啶在提高伤寒患者临床疗效的同时,还能显著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