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研究
2019-02-28刘惠军
曹 璐,刘惠军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天津 300000,cl@tmu.edu.cn)
1 引言
志愿服务是一种不分参加者的性别、年龄、种族、社会文化背景、自身条件(如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条件)而自愿、不求任何报酬地贡献自己的资金、才能、时间、知识等帮助他人的社会行为[1]。在当前社会,大学生群体由于拥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及文化素养,具备参与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及身体条件,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主力军。作为医学院校大学生,由于其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在志愿服务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如何吸引更多的医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是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
动机所涉及的是行为的能量和方向,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通过调节内部能量和调节行为方向与有机体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有机体行为的决定因素[2]。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以人的需要为基础阐述了行为动力的来源。该理论认为胜任需要、关系需要与自主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因而是内部动机的源泉。人的兴趣、胜任力、控制感和自主感在个体行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本次调查即以自我决定理论为依据,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特点,从而为提高医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提出有益的建议。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调查,以天津医科大学各专业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抽取近半年内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同学,涉及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医学影像学、法学及医学英语等6个专业,5个年级。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97.0%。
2.2 调查问卷
采用“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含29个条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改编自“内部动机量表——任务评估问卷(Intrinsic Motivation Inventory-Task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该问卷由Deci和Ryan最早设计并使用,是一个多维度测量工具,目的是评估学生参与某种活动的主观感受[4]。包括四个维度:兴趣/喜爱、胜任能力、可选择程度、内心的压力,共22个条目。第二部分是自编的7个条目,考察学生对于他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评价,包括三个维度:功利性(如:1-人们参加志愿活动是为了评优积累业绩;4-多数人参加支援活动并非出于功利的目的;7-多数人参加志愿活动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简历,方便求职)、外部压力(如:3-多数人参加志愿活动是因为“人家去了我不去,显得我不合群”;5-多数人参加志愿活动只是迫于辅导员或其他老师的压力)及真心助人(如:2-多数人参加志愿活动的确是出于助人为乐的想法的;6-人们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都是善良的)。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制,完全同意7分,同意6分,依次类推,完全不同意1分。第一部分的条目2,9,11,14,19和21为反向计分,第二部分的条目4为反向计分。问卷总共七个维度,通过这七个维度研究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情况。另外,问卷还需要调查对象填写性别、年龄、专业、年级、参与的志愿服务情况等情况。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21.0进行录入。校对后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数用M表示,标准差由SD表示,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F),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水平
考察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水平,并比较他们动机水平的性别差异,结果见表1。
表1 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水平及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七个维度。第一部分考察志愿者对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评价,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兴趣、胜任能力、可选择程度和内心的压力;第二部分考察学生对他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评价,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功利性、外界压力和真心助人。每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值(数值范围在1~7之间)体现了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在该项维度上的水平。
表1的数据结果表明,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对自身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评价中,“兴趣”“胜任能力”和“可选择程度”等因素得分的均值均在4.5分以上,高于中等水平(3.5分),“内心的压力”得分均值为2.94,低于中等水平(3.5分)。这说明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对于自身参与志愿服务这件具体任务来说,感兴趣、具备一定的胜任能力,是自主选择参与而非迫于压力。在对他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评价中,“功利性”和“真心助人”的得分均值均高于中等水平,“外界压力”得分均值较低,说明学生认为他人参与志愿服务并非是在迫于外界压力之下的选择,而是出于真心助人或功利性的目的。
综合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评价,可以说明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部动机水平较高,但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
3.2 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专业差异
以专业类别为分组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和其他专业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水平的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专业差异
注:*P<0.05**P<0.01
表2的结果表明,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对自身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评价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在“兴趣”“胜任能力”“可选择程度”和“内心的压力”等因素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对他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评价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在“外界的压力”和“真心助人”因素方面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功利性”这一因素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P=0.01)。说明临床专业的学生认为他人是出于“功利性”动机而参加志愿服务的程度更高。
3.3 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活动类别差异
本研究收集了调查对象近半年内参与的志愿服务的类型、持续时间、规模和组织方等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的类型主要为暑期社会实践、助老扶残、医疗救助、赛会服务和社区服务5种类别,持续时间大多数在一日之内,规模多数在20人左右,组织方以学校或学院发起为主。依据样本数量相接近的原则,将志愿服务类型分为暑期社会实践类、助老扶残类和其他类(包括医疗救助、赛会服务和社区服务等),以活动类别为分组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活动类别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活动类别差异
注:*P<0.05**P<0.01
表3的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在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这一类志愿服务时,对自己的动机评价中,“兴趣”和“可选择程度”两个维度的得分要显著低于参加其他志愿服务时的得分;“胜任能力”这一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参加其他类型活动(如医疗救助、赛会服务和社区服务等)的得分要略高于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和助老扶残类活动的得分。在对他人的动机评价中,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迫于“外界压力”而参加的得分要更高,出于“真心助人”而参加的得分要更低,且在该两项维度上的差异也都比较显著。
3.4 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各项因素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考察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各项因素间关系,结果见表4。
表4 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各项因素的相关分析
注:*P<0.05**P<0.01
从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中,自身的“兴趣”“胜任能力”“可选择程度”和认为他人是出于“真心助人”四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身内心的压力”同“认为他人是出于功利性”或“迫于外界压力”这三个维度之间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自身的兴趣”“胜任能力”“可选择程度”认为他人是“真心助人”这四个维度均同自身“内心的压力”认为他人迫于“外界压力”这两个维度存在比较显著的负相关;认为他人是出于“功利性”同认为他人是“真心助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同自身的“兴趣”“胜任能力”“可选择程度”这三个维度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4 研究启示
以上实验数据可以说明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部动机水平较高,但同样提示我们,为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还须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工作:
4.1 加强志愿服务目的引导,降低学生的功利性
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出于“功利性”目的较强的情况,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志愿行为。国外研究表明,大学生参与志愿行为与需要学习、帮助他人、交友、自我提高、职业需求及自我保护等因素相关[5]。本研究也表明,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功利性较强,尤其是临床专业的学生还要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功利性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经历有利于奖学评优、研究生推免、实习就业和出国留学等方面。作为临床专业的本科生,继续深造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故而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功利性比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要更强烈些。本研究提示,在组织学生志愿活动时,应注意通过提高医学生的兴趣、胜任能力及真心助人的善意等内部动机来引导和激励学生参与,如多开展结合医学生职业特点开展特定类别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经历作为参与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的确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他们参与服务给予应有的奖励,但高校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应当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同时应多开展诸如优秀志愿者事迹分享会等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使更多的学生明确参与志愿服务的真正目的。
4.2 合理调整志愿服务活动的结构,增加与学生兴趣和所学专业相匹配的活动内容
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不同类别志愿活动中动机水平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对于暑期社会实践这一类志愿服务的“兴趣”“可选择程度”和出于“真心助人”的水平要低于其他活动,迫于“外界压力”而参加的因素要高于其他活动。近年来,各高校都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实践育人”的主要抓手,每年的暑期都要求大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且在暑期结束后会组织统一的评优,颁发不同级别的奖项。这使得许多学生只是为了参与评优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活动本身的“兴趣”和出于“真心助人”的动机并不强烈。同时,研究中还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在参加其他类型活动(如医疗救助、赛会服务和社区服务等)中,“胜任能力”一项的得分要略高于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和助老扶残类活动的得分,且存在显著差异。这就提示高校应当合理调整志愿服务活动类型的结构,加大日常医疗救助和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的比重,同时在评优中也对此类活动要有所侧重,使学生在一定的外界因素的激励作用下从事自己更擅长也感兴趣的志愿行为。
4.3 志愿服务组织者和带领者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心理状态
针对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水平的各项因素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水平。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认为,个体从事某一活动需要完全出自自我愿望感,体验到行动的自主性,动机是有机体内在的需求而不是外部因素提供的,要通过将外部动机内化的方式提高整体的动机水平[6]。本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中,“功利性”同内心的压力和外界压力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同真心助人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且整体水平较高。这说明,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内心压力较大的志愿者,其实就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或迫于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参与志愿服务的;而内心压力较小的志愿者则多数是出于真心助人的想法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样,“内心的压力”这一因素同“兴趣”“胜任力”和“可选择程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提示高校在组织志愿活动时,应在事前多做调研,结合时政热点,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他们从被迫参加志愿服务的对象变成组织和策划志愿服务的主题,从而降低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内心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