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放疗技术的应用与剂量探讨

2019-02-28顾广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6期
关键词:靶区患侧根治术

顾广海

(大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辽宁 大连 116033)

乳腺癌发病率仅次于子宫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8%,具有难治愈、病发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可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性,目前常运用手术治疗,虽可切除病变组织,但预后效果较差,且容易出现复发,因此需配合放疗技术,从而提高患者生存时间[1]。早期常运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虽可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因为乳腺解剖的特殊性,可增高心肺等脏器功能受损率,难以导致剂量在靶区上分布,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三维强调放射技术开始推广,其不仅能够减少对周围脏器的损伤性,还可明显改善计划靶区剂量的均匀性,获取满意效果[2]。而本次在治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时,运用了不同放疗方案,如下文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7年5月20日至2018年5月20日选择10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为试验对象,均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各50例。观察组均为已婚女性,平均年龄(42.53±4.96)岁,腋窝淋巴结节转移数目(3.41±1.47)个,平均病程(6.38±2.74)个月;病变位置:左侧26例,右侧24例;T分期:22例为T1分期,28例为T2分期。对照组均为已婚女性,平均年龄(42.98±4.57)岁,腋窝淋巴结节转移数目(3.22±1.85)个,平均病程(6.41±2.62)个月;病变位置:左侧27例,右侧23例;T分期:21例为T1分期,29例为T2分期。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实施相同CT模拟扫描、体位固定、靶区勾画。CT模拟扫描及体位固定: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患侧上肢上举,使用乳腺托架网膜固定,调整头枕位置和臂拖高度,保证模拟定位机床面与胸壁平行。在进行体表定位时,还需使用激光,CT扫描范围为整个乳腺,保持平静呼吸状态,从自环软骨上缘开始至肝脏下缘,将扫描的CT图像传输至VARLAN治疗计划系统中。靶区勾画:根据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计划靶区:胸壁野:外界为腋中线,内界为胸骨旁,下界为乳房沟下2 cm,上界为锁骨头下缘;锁骨区野边界:外界为肱骨头内侧缘,内界为气管旁,下界为锁骨头下缘,上界为环甲切迹水平。对照组采用3D-CRT放疗技术照射,观察组采用IMRT放疗技术照射,两组均采用4野照射,选择6MV-X线,对正常器官设置和PTV剂量限制条件,同侧肺最大剂量小于处方剂量,设定计划靶区内最大剂量小于105%的处方剂量,左侧患者心脏最大剂量<30 Gy。每周5次,每次2 Gy,连续治疗25次。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左侧患者心脏V40、患侧肺V40、患侧肺V30、肝脏平均剂量、6个月复发率、12个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0.0软件,在差异具有意义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脏、肺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左侧患者心脏V40、患侧肺V40、患侧肺V30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肝脏平均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指标()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指标()

2.2 两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n(%)]

3 讨论

乳腺癌虽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性,但由于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方案、放疗技术已得到大幅度提升,乳腺癌根治术虽可控制病情恶化,切除病变组织,阻止癌因子的扩散,但创伤性较大,且容易引起复发,因此需配合放疗技术,但由于乳腺癌解剖结构的特殊,放疗剂量分布均匀性较差,不仅可影响治疗效果,还可对周围组织脏器造成损伤性,因此还需合理选择一项放疗技术[3-4]。

3D-CRT放疗技术照射存在较高的生存率和局控率,提供较好的靶区覆盖,但可对心脏进行全量照射,周围肝脏也可受到一定程度损伤,不良反应较高,对此不可作为首推方式[5]。相比之下,IMRT放疗技术照射技术更优,能够降低临床病死率,为手术成功打下良好基础,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性较低,安全性更高[6]。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左侧患者心脏V40、患侧肺V40、患侧肺V30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肝脏平均剂量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IMRT放疗技术照射技术推广价值更高,能够减少对左侧乳腺患者心脏和肝脏的损伤性,且分布较为均匀,剂量较少,对保护肝脏、肺部、心脏等正常组织器官更有利,同时远期效果更佳,能够降低复发率。

总而言之,3D-CRT放疗技术照射、IMRT放疗技术照射均可获取满意效果,但对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运用IMRT放疗技术照射治疗效果更佳,能够减轻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性和创伤性,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靶区患侧根治术
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更 正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对术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时用内镜下肽夹定位技术勾画其放疗靶区的效果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