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材料分析题分类解析

2019-02-27刘永霞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类型解析

刘永霞

摘 要:材料分析题具有形式多样化、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多、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是宁夏中考试题中的重要题型。解答此类分析题要做到审读设问抓关键、审读材料抓信息、运用原理抓关联、组织答案抓规范。

关键词:材料分析题 类型 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113-01

1 题型概述

材料分析题是一类富有政治学科特点的主观性试题。结合近几年思想品德卷中的试题,我从材料分析题的各种类型入手,重点解读了不同类型试题的答题技巧。不妥之处,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2 解题技巧

审设问。在设问中一般蕴含着“中心词”“疑问词”和“限定词”。“中心词”为我们指明了答题运用的知识原理;“疑问词”一般为“什么、为什么、怎样”;“限定词”指明了答题的角度。

审材料。审读材料时我们一定要仔细地阅读材料,除读懂材料正文,抓材料中的中心词、关键句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从而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悟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找出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答题决不能把书本知识和材料内容分割开来,要把材料和知识糅合为一体,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材料的深度结合。

组织答案要规范。答案要言之有理;还要做到观点鲜明,语言准确,言简意赅。

3 题型分析

3.1 启示类分析题解题技巧

这类试题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以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体现了什么,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或是问学生从信息中得到的体会获得的启示,这是按“是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对学生进行考察。“是什么”可回答从材料中得出的课本观点或感悟;“怎么做”就是结合知识和材料谈做法。

例1: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都要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所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通过相关的法律,有时还通过有关的任免名单。

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草案会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对此很多公民通过各种渠道提出了建议说明了什么?

參考答案:“向社会公布”即“向人民公布”,说明在我国,国家的主人是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征求意见和建议”,说明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和建议权等政治权利;“各种渠道”说明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在不断增强等。

例2:2011年8月,一批拐卖(骗)儿童的犯罪案件在某市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犯罪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公安部门在办案中发现,被拐卖骗儿童生存环境恶劣,绝大部分成为不法分子用来牟利的工具,少数甚至遭受到骇人听闻的摧残和虐待。被拐卖骗儿童绝大部分是被不法分子诱拐离家,也有一部分是因自己离家出走而被不法分子盯上的。

(1)结合案例运用法律知识回答:拐卖骗儿童是什么行为?为什么?(2)被拐卖骗儿童的可怕经历给你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略;(2)少年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我们未成年人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如,让家长及时知道自己的去向,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贪占小便宜、不要随意约见网友等,尤其是与家长、老师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不能离家出走,防止受到不法侵害。

3.2 评析类分析题解题技巧

这类题目的解题策略是:先对人物的言行定性,即人物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是对还是错。然后再运用所涉及知识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中指出其行为错在何处,有何危害,还要指出正确的做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觉悟水平。

材料:2018年5月,某高铁站,乘客罗某因丈夫仍在检票口未能上车,用身体阻挡车门阻碍发车。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无效。随后公安机关对罗某罚款2000元。请运用法律知识对罗某的行为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首先对人物行为要进行“定性”。是犯罪行为还是一般违法行为?是侵权行为,还是不道德行为?是滥用权利的行为,还是珍爱权利的行为?从“罚款”中可见罗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其次要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运用什么知识点分析呢?罗某有乘车的权力,但她没有履行遵守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不难看出,要运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在分析中指出她的行为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仅给自己、他人带来危害,而且妨碍了社会治安、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最后要得出作为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的正确价值导向。

3.3 法律类分析题解题技巧

法律类试题是宁夏中考试题的必考类型,所占分值较大,常常以当下社会发生的具有争议性的社会事件为切入点,考察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以人为本,体现思想性。在作答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正确表达。

材料:2015年5月3日,一女司机突然想起要下高速,连续多次变道,导致紧随其后的张某紧急刹车,车内小孩头部受到碰撞,张某非常气愤,开车逼停了女司机,将其从车内拖出并殴打。事后张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女司机被送到医院治疗。这件事情被媒体曝光后,大量网民纷纷谴责女司机,认为她“违反交通法规强行变道,应该好好教训。”还有部分网友甚至展开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导致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违章情况、婚恋情况等均被曝光。

运用法律知识回答:女司机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了那些警示(至少从两个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1)从“暴力殴打”“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违章情况、婚恋情况”可见,生命健康权和隐私权受到了侵害。(2)可从女司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还可以从网民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隐私意识,尊重他人的隐私作答。

宁夏材料分析题类型多样,考查形式多样化,我们只要牢牢把握其答题技巧,在日常教学中活学活用,就可以提高教学实效,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猜你喜欢

类型解析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