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照射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9-02-27叶必云黄国霞苏东权
叶必云,黄国霞,苏东权
茂名市中医院 (广东茂名 525000)
鼻咽癌多为低分化鳞癌,恶性程度较高且较易对周围组织形成不良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该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为放射治疗[1]。放射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0%~90%[2]。放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局部控制率较差,即对于照射野的控制率较差。现针对放射治疗中存在的照射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照射野存在的问题
1.1 放射治疗照射野的衔接问题
放射治疗已成为临床上治疗鼻咽癌患者的常用方式。面颈联合野作为放射治疗的标准射野设计,用一个颈部等中心半束照射野解决了面颈联合野与颈部切线野的衔接问题,从而确保照射野的全面性与标准性。但经过诸多临床实践可知,面颈联合野存在较为显著的剂量冷点与剂量热点,无法确保剂量的均匀性,易出现照射野衔接不良,无法为患者提供较佳的治疗效果[3]。
1.2 靶区的确定及剂量问题
在常规的放射治疗中,鼻咽连同咽旁间隙与鼻腔后部、颅底及颈部3个区域是主要照射区域,根治性治疗剂量仅为60~70 Gy,预防性治疗剂量仅为50 Gy。但鼻咽癌具有较易向周围组织侵犯且易发生淋巴转移的特征,若未能采取全面的照射野治疗,加之治疗与预防的剂量较小,则无法起到良好治疗效果[4]。
1.3 射线的选择问题
鼻咽癌位于鼻咽隐窝内,位置较深,需要采取高能X线进行治疗。但目前的放射治疗设备未能够采用更为先进的治疗射线,进而无法提升治疗效果。
1.4 照射野的摆位问题
摆位是放射治疗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但长时间后仰会导致患者颈部出现较大的不适感,因此患者无法进行有效的配合;部分技术人员缺少耐心,导致摆位的精准度不高,且重复性较差,这些都会使得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偏差[5]。
2 解决策略
2.1 严格做好照射野的衔接
治疗前,技术人员需要对面颈联合野及下颈切线野的衔接处剂量进行测量。首先取1张EBT3免洗胶片,固定于治疗床上,进行两次半束照射,使用黑度仪测量两半束野的剂量分布衔接精度;之后再取1张EBT3免洗胶片进行2次照射,并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测量。使用2个等中心设计的面颈联合野与颈部切线野,能够有效消除剂量冷点与剂量热点,并且能够提升下颈及口咽部最高点剂量,缩小高剂量区容积,进而使患者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6]。
2.2 有效确定靶区及治疗与预防剂量
为给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技术人员需要调整照射治疗仪,确保照射靶区包括所有癌细胞易侵犯的区域,如治疗靶区PTV-1区域(鼻咽、鼻腔后半部、后组筛窦、眼眶后1/3、颅底、蝶窦、斜坡、颈静脉孔、口咽上部、翼腮窝、咽后淋巴结、上颈与下颐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以及临床所见肿瘤及其边缘外2 cm等)、治疗靶区PTV-2区域(肿大淋巴结及其边缘外1 cm的区域)、治疗靶区PTV-3区域(原发灶及其边缘外1 cm的区域)。为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需要依据不同部位设定不同的照射剂量,例如治疗靶区PTV-3区域需要给予50 Gy剂量,治疗靶区PTV-2区域与治疗靶区PTV-1区域需要给予70 Gy剂量[7]。
2.3 良好的射线选择
目前,6 MV射线和8~10 MeV电子线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的两种射线。这两种射线能够对位置较深的病灶进行治疗,并且可有效治疗表浅的颈淋巴结转移灶[8]。但上述两种射线的靶区剂量较难控制,且剂量的均匀性较差,因此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近年来,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粒子照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重粒子照射能够弥补上述两种高能射线的不足,有效提升靶区剂量的准确性与均匀性,因此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完善照射治疗仪的功能,将质子与快中子等重粒子应用于放射治疗中,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9]。
2.4 加强对摆位的控制
在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前,技术人员需要明确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以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放松心态,进而有效提升摆位的成功率。在进行耳前野摆位时,嘱患者取侧卧体位,双臂放置于体侧中线,呈自然下垂状态,在患者头部下放置软枕,软枕高度贴于其肩部,技术人员调整好灯光野的照射范围及源皮距;行全颈切线野摆位时,嘱患者取仰卧体位,并在其肩部下放置软枕,确保其头部后仰至射野上缘线垂直于床面的位置,并嘱患者头部不可随意摆动。为避免患者头部过度后仰,小脑与脑干受量过高,技术人员需要将灯光野与照射野对准,并在射野中间部位放置辐射防护铅材料,从而能够有效保护患者喉部、脊髓与脑干等部位[10]。
3 总结
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较高,且该病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技术人员发现放射治疗照射野的衔接、靶区及剂量的确定、射线的选择、照射野的摆位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治疗效果较差,使患者承受一定的额外病痛。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更好地发挥照射治疗仪的作用,为患者提供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