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02-27张白平
张白平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中央将“供给侧”作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其前提条件是:当前我国经济活动中,供给侧出了问题,供给侧已经严重不适应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那么,当前我国供给侧是否真的出了问题?供给侧问题有多严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破解当前经济发展的困境?
首先,我国GDP增速自2012年跌破8%以来一直持续放缓。虽然从更改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增速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调整增长后(平均增速在9%以上),必然会降速,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如果这种降速延续下去,会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很大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必需解决的问题。其次,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家庭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国内大量产能过剩,而境外消费近几年持续快速增长的现象。最后,国家长期的投资和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进一步弱化,甚至转化成了经济风险。现行的经济增长动力已经失效,必须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矛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是最优选择。
一、文献综述
虽然“供给侧”早已有之,但是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目标,“供给侧”即成为了全社会的“显性”话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关键词,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网站共搜索到718条信息(2015年12月到2017年4月),在“中国知网”网站共搜索到期刊类信息10000余条、报纸类信息6000余条。学术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阐述,以规范分析为主;二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延研究,以实证分析为主。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研究综述
学术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阐述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找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头和基础,认为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西方供给学派理论的应用和改进。这类研究都回顾了西方供给党派的演进过程、主要观点及对西方经济问题的治理“处方”,然后结合我国的现实问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提出了改革的思路、手段等。李稻葵提出了三个方向的改革:公共产品供给、产业政策供给和科学技术供给[1]。胡希宁在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西方供给学派的理论及实践历程后,却比较简单抽象地提出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学派的区别,没有深入分析和简述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内涵和改革思路、手段及目标[2]。冯志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入手,梳理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提出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实践路径,认为,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供给侧为改革突破口,在制度、机制和技术三个层面推进结构性改革,核心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3]。二类是从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对比入手,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方向及政策措施。这类研究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是需求侧管理的失效。刘伟厘清了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内涵、二者的关系、管理工具及实施效果等,论证了我国新常态下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改革的路径等[4]。沈坤荣经过对比分析需求侧与供给侧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差异,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调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处理好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管理的关系,第二是要推进产能过剩矛盾的化解,第三要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第四要推进财税改革,第五要开拓国际、国内新发展空间[5]。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从我国现阶段供给与需求的基本矛盾出发,认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起点是需求结构升级转换,现有供给不能满足越来越多样化、高品质化的需求,造成一方面供给过剩,另一方面又需求不能实现的供需失衡状态。该课题组提出以消费结构为导向,发挥市场作用,借助体制改革进行供给调整[6]。金碚从总需求调控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失灵的供给与需求管理差异方面入手,分析了供给侧改革的意义、路径、对策,并提出从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7]。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总是使用短期手段来应对经济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必然导致失败和加剧经济运行风险。第三类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廖清成和冯志峰从批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入手,提出了他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和改革重点,认为当前存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误读、改革的方式误用、改革逻辑误解、改革重点的误导和改革动力的误判[8]。洪银兴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追溯到了马克思的理论,并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认识和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为马克思的生产力要素就是现在的供给侧要素,强调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性和“三去一降一补”的含义[9]。
这些理论阐述和政策主张简单分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供给侧等同于供给主义,将结构性等同于结构主义,将改革等同于制度主义;或者先验地假设需求管理失灵了。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央提出并努力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跳出西方经济学的束缚,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超越简单的市场与政府的分类,全面理解和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时代命题[10]。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延研究综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延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各种产业领域的供给失灵和改进措施分析。刘乃安、郭庆海、韩艳红[11]、姜长云、杜志雄[12]、孟子琳、申鹏[13]、高强、徐雪高[14]等关注了“三农”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这些文章分别从农业供给失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目标、方向,以及农民增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研究。刘玚、植率、王学龙[15]、钱爱民、付东[16]、罗超平[17]等从投融资、信贷等金融领域分析了金融改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其他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证研究涉及现代服务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18]、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19]、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20]等。
这些实证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有的比较简单地认定了现有结构的非合理性,有的仅从技术角度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对策,而且现实价值存在疑问。
如今,无论是“供给创造需求”还是“需求创造供给”都不能刻画供求关系,人类已经发展到“需求主导供给”的经济生活状态,供给必须适应需求。现在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西方供给学派的内涵丰富得多,外延也更宽泛。现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新体现和新着力点,是解决发展中矛盾的新措施。
二、何为“供给侧”
供给与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供给侧与需求侧是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的两种身份属性,是人类自身的“一体两面”。供给侧是供给主体与供给品的集合,需求侧是需求主体与需求品的集合。无论是供给品还是需求品都包括具有物理属性的物质产品和具有思维属性的精神产品。人类的社会关系既是一种物质关系也是一种制度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制度关系,物质关系是制度关系的体现。供给侧的供给内容包括制度供给、组织形态和生产要素供给、产品供给,供给侧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供给侧逻辑关系
制度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头,制度的供给主体是执政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和勇气,国家的法制建设依靠国家权力组织,行业的严格自律依赖各行业非政府组织。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要素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间环节,是制度的具体实现。这些中间环节的供给主体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家庭。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家庭私有制的国家制度,决定了生产要素的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导致生产要素供给主体的多样性。物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是社会供给侧的末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内在差异性——公共品属性和私人品属性,使得供给侧末端的供给主体也呈现多样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着力于制度改革、组织形式及要素配置方式改革。供给侧末端结构优化是供给侧源头及中间环节结构优化的自然结果,简单地追求供给侧末端的结构优化是肤浅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改革,更是国家政治领域的一场革命。中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包括政治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
制度创新分为破坏性制度创新和改进性制度创新,前者是一种改革,甚至革命,后者是一种制度完善。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独特的制度背景,又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自中央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中央就着力从理顺和构建健康有序、规范高效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先后出台了一百多份文件,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完善把政府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构建政府治理市场的新思维、新方法。
首先,制度供给表现为制度的创新,新制度往往具有颠覆性,会产生比较长的“制度红利”。新制度的供给也是改革的重要节点,通常具体表现为改革宪法和法律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条件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修订,完成了顶层制度设计和供给;加大对部分行政法规的修改和废止力度,取消大量行政审批事项,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行政职责问责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吹响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时代号角,促成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该部宪法以及其后的历次宪法修正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供给,解决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根本性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问题,不断地推进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等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创新性的制度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源头和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一部制度创新和供给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需要制度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制度供给。
其次,改革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要素供给。只要制度能够实现“激励相容”,人类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比如,决定利用什么样的市场和计划机制组合来配置资源和产品;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制度设计;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制度设计,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制订政府权力负面清单,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权、责、利;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农村确权制度,改革生产要素供给方式和供给效率等。
最后,在制度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保障下,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推动下,实现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供需平衡。
结语
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经济主体的“一体两面”。需求侧管理对象单一、简单易行、手段明确、短期效果显著,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政治领域,又包括经济领域,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会严重削弱本轮改革的力度和效率,使本轮改革再次落入重经济、轻政治的老套路。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政治界,都应该以“广义的供给侧”视野,明确认识到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既要在经济领域改革现行的供给方式和供给类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有效供给,又要在政治领域改革现行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厘清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身份,构建服务型政府,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本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是:以经济治理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和深化政治治理;通过政治治理促进经济、政治全面发展,实现社会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端必然是制度改革,末端自然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产出品。社会需求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中,供给必须适应需求的不断变化,才能使生产有意义,实现供给与需求相适应的经济关系,保障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