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9-02-27,,
,,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多为颅内大动脉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引起[1-2]。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是颈内动脉终支中最粗的一支,为颅内血管中最易发生闭塞、狭窄的部位[3-4]。通过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临床干预,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死率与致残率[5]。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最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但是属于侵入性检查,对机体有一定的创伤[6]。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简便、易于重复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首选方法,但是诊断特异性一直不高,管壁的显示也不够清晰[7-8]。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MRI)技术得到了全面提高[9],其中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具有非侵袭性、高分辨率、多重序列对比等优势,可以清晰显示颈动脉管壁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和性质,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灵敏度,但是其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较少[10]。本研究对单纯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病人进行DSA与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6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27例;体质指数(23.11±3.19) kg/m2;年龄32~76(56.24±4.29)岁;合并疾病:高血压23例,糖尿病18例。病人均于入院1周内作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和DSA检查。纳入标准: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单纯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肢体乏力、麻木、视物模糊、头疼、意识障碍)。排除标准:脑出血病人;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致卒中的病人;伴磁共振及DSA检查禁忌证的病人。本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检查方法
1.2.1 DSA检查 选择德国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经股动脉穿刺,造影剂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稀释后(1∶2稀释)颈内动脉团注速度3~4 mL/s,总量为6~9 mL。扫描参数:像素0.2×0.2,视野22 cm,矩阵1 024×1 024,进行前后位、斜位及侧位像采集。血管狭窄程度分级标准,轻度狭窄:0~49%;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管腔完全堵塞,未见显影,或狭窄率为100%。
1.2.2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检查 选择西门子1.5 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8通道头部线圈,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用量为25 ~35 mL,流速3 mL/s。扫描序列视野为100 mm×100 mm,矩阵为256×256。对大脑中动脉由内至外依次采用12层(层厚2 mm,层间距0.5 mm)覆盖,然后进行T2WI序列扫描(RE/TE:2 883/49 ms),成像过程30 ~40 min。轻度狭窄:信号丢失或血管直径介于0~49%;中度狭窄:血管管径缩窄介于50%~69%或信号丢失位于50%~69%;重度狭窄:血管管径缩窄介于70%~99%或信号丢失位于70%~99%;闭塞:局限性血流信号丢失,管腔未见显示。
每例病人的图像至少经两位放射科医师评估,当意见不一致时,经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2 结 果
2.1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检出情况 本研究67例病人共有134段大脑中动脉,其中,124段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与DSA诊断结果一致,占92.5%。详见表1。
表1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与DSA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检出情况 段
2.2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效果 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与DSA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为0.978(P<0.05),Kappa值为0.893(P<0.05),说明两者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均>80.0%。详见表2。
3 典型病例(见图1)
表2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效果 %
A、B为MRI成像,箭头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狭窄;C为血管壁成像;D为狭窄部近端正常管腔横截面图像;E为狭窄部前上壁斑块;F为狭窄部远端正常管腔横截面图像
4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中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且随着病人年龄增大,粥样硬化程度逐渐加重[11]。研究显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轻、中度的血管狭窄亦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与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12]。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常用的诊断方法有超声、CT、DSA和MRI等,DSA一直被认为是评价颅内血管病变的“金标准”,DSA可以实时显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直观地评价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准确发现并定位血管病变部位[13-14]。但是DSA检查为有创检查,且检查费用昂贵,影响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已不推荐作为评价颅内血管狭窄的诊断方法[15]。MRI具有非侵袭性、高分辨率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特别是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可使用MRI的流空效应使血管成像,使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评估较准确[16]。特别是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可同时观察两侧颈部和颅内动脉,对动脉闭塞的检出与常规血管造影高度一致[17]。
本研究67例病人中共有134段大脑中动脉,其中124段DSA与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结果一致,占92.5%。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略有一定的夸大诊断作用,最主要在于大脑中动脉的血管对磁场梯度较敏感,易被检查者认为狭窄;并且炎症和免疫等因素均可导致局部脑血管痉挛,使血管在成像时表现为假阴性[18]。
当前西门子1.5T磁共振扫描仪的有效像素容积可达0.040 mm3,能有效显示细小分支血管[19-20]。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能不受血流流速缓慢的影响,更有效抑制流动伪影的影响,也是目前唯一适合在活体内进行颅内动脉管壁成像的影像学方法[21-23]。本研究相关分析显示,磁共振血管壁成像与DSA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为0.978,Kappa值为0.893,两者诊断的相关性与一致性较好。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不同狭窄程度的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都在80.0%以上。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