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2019-02-2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的一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对病人机体的影响主要在于改变血流动力学情况,并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诱发心室的重构,甚者发展为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1-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病人生命,改善病人心肌缺血和梗死现状,并预防左心室的扩大[4]。然而国内学者进行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数据显示AMI病人行急诊PCI使冠状动脉再通后,有超过15%的病人冠状动脉未实现再流和慢流,即不能实现心肌组织的有效再次灌注[5-6],血管损伤或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微血栓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丹参多酚酸盐作为一种中成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AMI病人的治疗[7-9]。丹参多酚酸盐对AMI病人急诊PCI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抗氧化应激损伤、抗炎症反应、抗血管内皮增生、抗血管扩张的“四抗”作用有关,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形态、功能、代谢和凋亡过程[10]。本研究探究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诊PCI术后AMI病人心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手术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诊断标准:根据病人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特征性心电图衍变情况、血清生化标记物特征性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确诊。纳入标准:发病距住院手术在6个月以内;PCI术后恢复较好,并发症较少;年龄50~65岁。排除标准:存在心脏破裂或心肌穿孔;伴发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入院前长时间(超过6个月)使用丹参多酚酸盐药物;存在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心肌梗死再次发病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阿司匹林片(曙光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028),300 mg/d,每日2次;氯吡格雷片(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21),剂量300 mg/d,每日2次,阿托伐他汀(百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21),剂量40 mg/d,每日2次[7-11]。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49),20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输注,每日1次[7-11]。
1.3 观察指标 ①基本情况:年龄、病程、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②心功能特异生化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③炎症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④凝血功能相关生化指标: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病程、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心功能特异生化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NT-proBNP、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LVEF、NT-proBNP、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特异生化指标比较(±s)
2.3 两组炎症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MDA、SOD、IL-6、TNF-α、NO、E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A、SOD、IL-6、TNF-α、NO、ET-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比较(±s)
2.4 两组凝血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CD62p、CD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62p、CD6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凝血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的比较(±s) %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快速老年化和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快速上升。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主要病理学改变即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和缺氧,诱发心肌的进行性坏死[12-14]。由于PCI术后存在较高的体循环多发性栓塞风险,积极给予溶栓和抗栓治疗成为临床共识。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华法林等西药的使用,需要由临床医师进行严格的药学监护。个别药物联合使用时,需叮嘱病人关注皮肤黏膜淤点、牙龈出血、黑便等出血征象是否存在,以确保安全用药[15]。根据《ESC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2012年)》提出的建议,AMI病人PCI术后有必要坚持抗凝治疗,多项研究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其他药物用于病人预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16-1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治疗后LVEF、NT-proBNP、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试验组病人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于1997年在美国通过食品药品管理局审批许可而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美洲市场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和冰片,据大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对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20-21]。作为复方丹参滴丸的同类产品,丹参多酚酸盐用药方式为静脉输注,其药物起效途径更好,而其对AMI病人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药效物质起到了降低心血管阻力,增加心血管的血流量,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关[22-24]。
本研究发现,两组病人治疗后MDA、SOD、IL-6、TNF-α、NO、ET-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I病人发生心肌缺血时,机体可以通过酶系统和非酶系统产生大量氧自由基,造成脂质过氧化,从而引发心肌细胞的损伤。MAD作为反映脂质过氧化程度的重要物质,联合SOD能间接性反映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过程[8-12]。治疗后试验组病人SOD含量更高,说明病人体内清除自由基特异酶的活性较高,可以有效避免氧自由基的堆积,预防氧自由基的羟化过程,从而避免心肌细胞膜的功能损害。而IL-6作为反映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可以独立预测AMI病人预后的心室重塑情况,同时IL-6还能通过NO渠道诱导细胞凋亡[6,8]。TNF-α则是细胞因子网络圈中最为关键的一种物质,正常情况下,心肌细胞不能产生TNF-α,但是心肌梗死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心力衰竭,多种诱因或刺激因素的影响下,心肌细胞会产生大量TNF-α mRNA,进一步激活IL-6,与IL-6协同发挥负性肌力和细胞毒性效应。因此,IL-6、NO、TNF-α三种物质的改变存在一定的连带效应。而ET-1具备强力收缩血管物质,可以由心脏的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产生,效应部位较为局限,但是反应心功能变化的敏感性较好[25]。
本研究还发现,两组病人治疗后CD62p和CD6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62p又称为CMP140,可以介导血小板、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黏附,是血小板活化过程的重要标志。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治疗后,CD62p含量均有明显下降,而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说明其血小板激活过程得到有效控制,血小板微粒减少。有研究证实,CD63与AMI病人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过程密切相关[26]。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和凝血功能,缓解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