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
2019-02-26许树森
许树森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课程的标准发生了一定改变,人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创新意识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并且给出了两个较好的培养途径,具体的途径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热情;鼓励质疑,广泛联想,培养创新习惯。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
对于创新意识而言,人们逐渐摒弃了一些老旧的思想观念,选择去发现一些比较新颖的思想观念,从而达到思维的突破,进而实现意识的创新。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通过这些数学现象可以激发高中学生不断发现数学新知识的欲望,使得高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它可以帮助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因此,就当下的实际教学来说,学校和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己对创新意识的理解和感悟,下面就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分享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热情
用一句老话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好的数学研究成果大部分源自发现者的兴趣和良好的数学情境,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创新热情更高。对于现在的学校而言,相关的学校需要创设出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的情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在讲述随机事件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再逐渐引出舰队和地方潜艇遭遇的随机事件。通过创设上面的实际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对随机事件更加感兴趣。
评注:在中学生的发育期间,适当地让学生接触一些比较新颖的东西,并且让他们逐渐去感受这样的一个过程。每当学生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一种奇怪的陌生感,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老师在讲述知识的时候应该创设一些比较符合日常生活的情境,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性。
二、鼓励质疑,广泛联想,培养创新习惯
对于课堂的教学而言,老师应该以问题的形式传授知识,让学生总是以问题的形式去学习,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同时提高他们广泛联想的意识,使学生可以养成创新习惯。
(一)鼓励质疑
一个优秀的教学艺术指的是:“学生可以单独提出一些问题,而不需要依靠他人。”在日常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并且在思考之后还可以提出一些其他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进行适当的延伸。在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一些疑难问题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对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质疑,并且善于质疑问题。
例如,老师在讲述函数的零点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函数的图象怎么是连续的;是否存在一些函数,它们的函数图象是不连续的等问题。并且让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接着让其分组讨论这些问题,最后让学生讲述一下他们思考的结果和一些质疑的地方。
评注:只有当学生在一些问题上面出现困惑的时候,他们才会思考这些问题,才会对其进行探究和创造。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质疑一些问题,同时老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一些观点,而不应该随便评价和训斥,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广泛联想,培养创新习惯
联想相比知识而言,联想显得更为重要。数学联想是一个心理历程,这个历程是指:“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和一些解题方法相互融合。”一个好的数学联想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习惯。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时候,他们很容易理解降幂公式和积互化公式,但是仅仅理解这些比较独立的知识是不够的,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联想,让學生通过联想的方式将这些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得他们可以养成良好的联想意识和创新习惯。
评价;对于独创性而言,它指的是:“通过分析多个探究对象彼此之间的类似之处,将之前认为相似对象当作为不相似对象的状态。”老师在讲述三角函数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三角函数式子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从结构和角度的方面推导完整的三角形,最后结合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作进一步的分析。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看上去不相同的两个或者多个事物,并且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将这两个或多个事物联系起来,并且对其进行适当的创新。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联想能力,使得他们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创新习惯。
总之,通过上文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应该在课堂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东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通过上面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数学创新意识,使得学生的创想思维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洪娟.认知冲突,让数学课堂更有味[J].智慧教学,2015(2):70,
[2]任建龙.关于认知冲突策略运用于教学活动的研究综述[J].儿童发展研究,2014(4):53-56.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