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印象

2019-02-26陈一琳

湖南教育·C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芦苇丛灯火芦苇

陈一琳

唐朝末年,安史之乱,百姓颠沛流離。

这一生,是事如旧,人空瘦;这一生,是花溅泪,鸟惊心;这一生,是才华尚在,伯乐难觅;这一生,是风雨飘摇,稚子恒饥;这一生,是吾庐独破死亦足,望尽石壕夫妇别;这一生,是会当凌绝顶,却孔丘盗跖俱尘埃。壮志凌云,花田月下的安逸圆满生活是杜甫遥不可及的灯火。

愁眉永皱,望天兴叹,衣冠飘飘是杜甫留给我们的身影。

夜望竹凉,野月满庭,飞萤自照,水鸟相呼。在深深的秋天里,杜甫一定会从卧室徜徉到河边的芦苇丛吧。然后是悲凉的风,吹散柔软飘飞的芦苇,似一场温柔的雪。纷飞的芦苇是战火,目光悲悯的杜甫,命运恰似悲凉的风,不断肆扰着雪白的芦苇。

芦苇纷飞,狼烟四起。“三吏三别”是这个战争年代的真实写照。“野哭千家闻战伐,渔歌数处起渔樵。”寻常百姓明知战争将起,却只能野哭在外,唱响夷歌的无奈。统治者们,你们可看见千村万户田野荒芜,只生荆棘,百姓流离失所?你们可看见人死郊外,白骨森森,却无人收也无从收起的惨象?唯有杜甫,在“看见”,在铭记。芦苇在空中随风飘扬,永无定处。

杜甫心怀悲悯,如使徒行者,历遍人间苍凉。尽管回望世间,看到的是无限苍茫,他依然心系天下,身不顾己,只剩破庐。他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此浓墨重笔,描绘记录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凄苦,更是千家万户妻离子散的绝望。尽管早已历尽沧桑,他依然心有小家。“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深,清辉玉臂寒。”那一抹独特的温柔是为家人而生,我看到的是一个衣衫褴褛却用温暖可靠的怀抱紧紧保护家人的杜甫,一个与妻画纸下棋的丈夫、呵护儿女的父亲。柔软的雪啊,向往着美好的灯火。当雪接触到温暖的灯火时,一定是幸福的吧。

悲凉的风,是谁在吹?是晚年的唐玄宗?是变化无常的李林甫?是严武的早逝?还是愤怒的肃宗?悲凉的风轻轻吹动,吹散了杜甫的梦想和生命的光。风紧紧围绕着杜甫,连杜甫自己也无法挣脱。他怀着诗心京漂,又在西南漂泊,始终不能躲过风的追逐。终于,风在一条小船上停止了,不是因为上天的眷顾,而是因为生命的终结。

印象中,杜甫站在芦苇丛中,望着雪般纷飞的芦花,在北风中落下心酸的泪。

(作者单位:长沙市明德中学)

猜你喜欢

芦苇丛灯火芦苇
石磨豆腐
站在窗前
灯火有刺
鹤鸣
与光
南方的河流(外一首)
起风了
芦苇
下雨的时候,你可曾见到刚刚打伞过去的菩萨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