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深度融合型智慧校园

2019-02-26叶俊

湖南教育·C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长沙市校园资源

叶俊

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是湖南省长沙市第一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但对标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前期建设和信息化运用中,重管理、轻教学,使用多、培训少,零散多、集成少,没有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忽视了融合和整合,出现了信息孤岛和落实不够等现象。在慎重反思和认真学习后,结合教育现代化和“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大背景,学校确立了“抢抓发展机遇,努力提高质量,打造智慧校园”的思路和建设“书香校园、实践学园、成长乐园、幸福家园”的目标,着力打造“互联网+”深度融合型智慧校园,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一、立体丰富的“互联网+”高效课堂

课程体系是学校的灵魂,我校构建了“3+N”课程体系。“3”是指学科基础型、拓展丰富型、活动实践型课程,“N”是指课程延展和学科融合。通过“互联网+”,将课程资源通过学校平台进行整合和共享,实现教师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网上教学,学生网上学习、网上作业、网上交流。并能够在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公共平台上,将优质课程资源进行开放,如中小学在线学习平台、网络联校、网上课堂等。

1.学校在校园网、人人通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智慧校园学习中心等各种终端创建资源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教师上传优质的教学资源,建立一个校本资源库以及多个丰富的网络资源库。在这些资源中心,同学科的老师可以共享各种教学资源,跨学科的老师可以融合各项资源。学生或家长可以自主选取需要的教育资源。

2.所有教室、功能室都配备了能链接各个学习终端的一体学习机和实物投影仪,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学生享受生动的教学资源,同时可以方便地参与校园直播、电台互动、大数据计算等网络活动,实现“互联网+”智慧校园的高效课堂。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这个主阵地,学习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各种学习资源的方法,基本适应了智慧校园环境。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课、队会课、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法律知识、个人安全防范、个人空间建设、参加科学素养大赛等,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与创新发展。

3.学校开设有3D打印、机器人、创意编程等创客基础课程,成立了机器人社团、科技创新社团,开展系列创客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多项作品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科研大奖,是学校素质教育与创新实践教育结出的硕果。

4.为了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们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选派优秀老师参加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培训,每个学期会邀请省内外知名的信息技术专家来校讲座。学校每周还会以教师发展学校的形式开展各种培训班,培训内容结合教师工作实际,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实现老师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除了线下培训,我们还会进行线上培训,制作一些教学微视频放在学校的网站上,供老师们线下学习,并建立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校本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和学习交流。

二、润物无声的“互联网+”学校德育

校园电视台以其声音、图像、视频、文本等传播方式,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育环境,与学生直观思维的特点相吻合。它将各种理念、信息以直观动态的图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生硬的说教转变为愉悦的参与,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去观察和理解各种事物。

红领巾广播站是学校工作的宣传窗口,是学校少先队的主要阵地,不仅可以推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而且能够很好地促进学校“三风”(学风、班风、校风)建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学生每天都可以通过广播报道国内外时事新闻和校园新闻,体现学生小主人翁的作用。此外,我校的红领巾广播站还与长沙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是长沙人民广播电台的校园直播站,长沙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播每周会来校一次,与我校师生共同开展节目,进行直播,全市的听众都可以实时收听。现已完成20期“名师来了”系列节目。

互联网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逐渐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德育活動的形式与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寓教于乐,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培养学生情操和行为习惯、展示德育实践活动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融合创新的“互联网+”教育均衡

1.学校发展为长沙市中小学在线学习中心小学资源基地、长沙市作文研究课题小学研究中心。学校的长沙市首席名师、名师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负责核心资源建设,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拓维公司负责资源审核和输出。通过长沙市中小学在线学习中心、作文研究中心这两个互联网平台,全市乃至全省小学生都能免费分享我校名优教师的教学资源。

2.学校管辖了长郡教育集团小学课程中心的9所小学,有城区小学、县域小学,也有边远如武陵山片区小学等,通过群平台、在线中心、网络直播等网络体系实现了教学研究、资源共享、学生考评(如试卷批阅)实时同步,引领集团内学校教学、教研、管理的同步发展,推进教育均衡。

3.学校承担长沙市基础教育网络联校主校任务,开设实时同步课堂。我们承担了对口长沙县、望城区、宁乡市三地的网络联校服务,通过网络联校平台对三地学校的音乐和美术教学进行课堂同步直播、实时互动,让农村的孩子能享受到优质的音乐、美术课程资源。

除此之外,学校在校园管理、家校互联等方面都做到了“互联网+”。比如,通过校园网站实行“一站式服务”的网络校务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整合业务流程,使校务管理更加透明、快捷。如网上报修系统、校务公开、入学招生等工作都能通过互联网进行优化、轻松管理。将传统的办公方式变为无纸化,“一键式”网上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并实现了网站、微信公众号、智慧校园APP和电子班牌的互联互通,一个平台发布信息,其他平台都能及时同步。学校创建了家校互联平台,教师每周将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班级活动、学校动态、下周学习计划通过家校互联平台进行展示,家长可以全面、快捷地了解孩子、孩子所在班级、平行班级、学校的各项情况。

(作者单位: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长沙市校园资源
爱上写信的大树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A Few Thoughts on Learning English Well in High School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