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衔接生活 创造无限精彩

2019-02-26刘仲刘军辉楼捷

湖南教育·C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图形数学生活

刘仲 刘军辉 楼捷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以及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小学生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从而获得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思想。

那么,小学数学如何紧密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谈一谈。

利用生活中的故事丰富计算教学。计算教学的枯燥和机械是有目共睹的。计算课上,很多教师都苦于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课堂纪律不理想;题型重复单一,学生厌学情绪重;解题训练量大,学生错误率依旧高,等等。面对缺乏生机的计算课堂,计算的问题呈现有必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改变数学问题离生活太远、毫无生命力的特点。因此,理性的计算知识可以通过感性的生活故事来丰富。

我们认为,每个数学老师都要掌握一项基本功,就是会讲故事,尤其是会讲充满悬念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孩子本人,也可以是孩子熟悉的人物。故事讲到悬念迭起时突然刹车,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极度渴望弄清楚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此时教师再来提课堂要求,安排教学任务,就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这样教学比直接灌输要生动得多,孩子们也更乐于接受,课堂氛围是轻松愉悦的。

比如,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就可以濃重登场,引出“1+2+3+…+100”这道题目。教师告诉学生,高斯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能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算出这道题的结果,你们能做到吗?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点燃了,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利用丰富的事物辅助图形教学。几何概念非常抽象,许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比如我们熟悉的直线、射线等。但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将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这些图形,经历现实源泉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比如,在孩子们玩的积木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模型。他们见到的楼房、砖头、纸盒、箱子、书等,更是给孩子们以长方体的形象。他们从小玩的皮球给了他们球的直观形象。学生从这些熟悉的物体中抽象并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后,再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搭积木、制作模型等活动,加深了对这些图形的认识。然后通过观察这些立体图形的某个面,抽象出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平面图形。这种安排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平面,从整体到局部,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也初步揭示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即使对于点、线、面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的理解也需要现实背景支撑,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学习点、线、面等概念,应使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在具体的背景中理解这些基本元素及其关系,了解它们的广泛应用,而不是从其抽象的、形式化的描述中接受它们。比如,地图上用点来表示一个地方;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也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运用点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而这正是点阵式打印机的原理。这些生活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点的真正含义及其广泛应用。角的概念也是如此,我们会在生活中找到许许多多角的形象,例如三角板、桌子的四个角等,学生把这些形象印在脑子里,有利于从中抽象出角的本质特征。线则更加明显,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线的影子,比如手电筒、汽车灯射出的光,利用这些生活现象引入,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线的特征。

利用生活模型沟通解决问题教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道理,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生活大舞台中。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学生学了知识就想表现,这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又用生活实践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从而提高了数学素养。

比如,相遇问题这一内容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弄清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搞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几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样的实际演练,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为顺利解决相遇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园校对接区域联动,推进幼小衔接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XJK014CZXX08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泰禹小学长沙市雨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图形数学生活
生活感悟
分图形
找图形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图形变变变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图形配对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