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
2019-02-26童修文
童修文
(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修辞在西方语言中一直备受重视,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对古典修辞理论的介绍到现当代学者提出的各类修辞理论,无一不说明了修辞在西方语言中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也无论是英语中还是汉语中,人们运用语言时也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修辞手段以提高表达效果。然而,长期以来,修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大学英语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阅读、词汇、听力、口语、翻译、写作等方面,极少有人关注修辞教学。在中国期刊网上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或“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为标题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查到数以千计的期刊论文。但以“大学英语修辞教学”为标题关键词,只能搜索到53篇文章,其中只有2篇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时间已有十几年,而且这两篇文章分别讲的是修辞结构理论和句式转换修辞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没有涉及修辞教学。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修辞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概念界定
这里大学英语教学指的是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这一课程一般持续两年,即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使用的教材一般是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目前高校用的较多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秦秀白主编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程,包括《综合教程》《视听说教程》《阅读教程》《写作教程》《快速阅读》等,重心在《综合教程》,共四册,每册八个单元,供四个学期使用。修辞有两种,一种是消极修辞(Passive Rhetoric),一种是积极修辞(ActiveRhetoric),陈望道(2012)将之称为修辞的两大分野。消极修辞重在说理,目的在于使人明白事物的条理和概况,如科技、法律文献和其他解释性的文献等,将对象进行清楚地分析、明白地记述。积极修辞重在表情,使人“感受”,目的在于使表达鲜明、生动、形象,积极运用各种修辞格(FiguresofSpeech)。鉴于《大学英语》教材上所选的文章多为英美作家的文学作品,本文探讨的修辞教学指的是积极修辞即各类修辞格的教学。英语中的修辞格可分为三类:(1)词义上的修辞格:比较常用的修辞格有明喻(simile)、暗喻(metaphor)、拟人(personification)、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提喻(synecdoche)、借代(metonymy)、低调陈述(understatement)、委婉(euphemism)、夸张(hyperbole)、用典(allusion)、双关(pun)、反语(irony)、仿拟(parody)、隽语(paradox)、矛盾修饰(oxymoron)等;(2)结构上的修辞格:比较常用的有对照(anthithesis)、平行(parallelism)、突降(anticlimax)、重复(repetition)等;(3)音韵上的修辞格:比较常用的有拟声(onomatopoeia)、头韵(alliteration)等。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修辞教学的必要性
修辞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理解句子或段落的语法成分,但要理解或欣赏含有修辞的句子或段落时却很困难。同样,学生写作时可以写出符合语法的句子,但要写出带有修辞的高水平句子或段落却非常困难。已故修辞学会会长王德春曾说,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大学外语教学中,一向重视语法教学,不怎么考虑修辞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王德春,2003)。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很多修辞格都曾经出现,有些修辞格甚至反复出现。但在课文后面的练习中却没有提到,老师也就很少甚至不讲解。以秦秀白《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三单元Text A为例,我们对这篇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格与其次数及具体例子与出处进行了初略的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1 秦秀白《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三单元Text A修辞格统计情况
根据初略统计,在这一篇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格就有8种之多,出处多达16处,分散在各个段落以及标题中。其中,metaphor(隐喻)这一修辞格在文中出现了7次,连标题都使用了metaphor(隐喻)。如果不对这些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学生不可能领会其表达效果,更不可能把这些修辞格运用到写作中去。然而,《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四册教材中却没有任何关于修辞的讲解与练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
三、大学英语修辞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在修辞教学的内容上应该把握常用性、重要性和反复性三方面的原则。常用性指的是所教的修辞格应该是比较常用的修辞格,比较偏的、少用的修辞格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是不合适的。这些常用的修辞格即上文中所列的三类常用修辞格,如果在文章中出现,学生就应该了解与掌握。重要性指的是对文章理解有重要影响的修辞格,无论这一修辞格是否常用。如果某一修辞格对文章理解有重要影响,学生只有学会该修辞格才能透彻理解文章。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版第四册第八单元 Text A为例,在小说 The Story of an Hour中,“irony”这一修辞格对文章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irony”这一修辞格。反复性指的是在教材中反复出现的修辞格,包括同一篇课文中和不同课文中反复出现。修辞格在教材中反复出现,学生学会该修辞格不仅有助于理解文章,还能将该修辞格运用于写作中去。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修辞的教学方法,鉴于英语修辞与汉语修辞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笔者认为,应当结合概念迁移理论促进学生的正迁移,防止学生的负迁移,同时还要讲解英语中独有的修辞格。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其研究内容主要探讨二语习得过程中在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等方面的迁移。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一些学者将语言迁移上升到了概念层面,提出了概念迁移假说(Javis,1998;Pavlenko,2000)。J.Cummins(2001)指出,迁移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层面上,还涉及到概念知识的迁移,如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正迁移和负迁移则是相对于两种语言中概念的相似性与不同而言的,相似的地方可以出现正迁移,不同的地方容易出现负迁移。
(一)结合英汉修辞的相似性促进学生的概念正迁移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修辞格都具有相似性,学生虽然先前没有学习英语修辞格,但他们在上大学前早已学习了各类汉语的修辞格,对诸如明喻、暗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双关、反语等概念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英汉修辞的共性,利用汉语修辞来进行英语修辞教学,促进学生的概念正迁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先给学生温习汉语中的修辞手法,结合其与相应的英语修辞手法的相似性,给学生介绍英语的修辞手法,并通过具体例子促进学生理解。如上文中所举的第三单元Text A中的例子中,simile(明喻)、metaphor(暗喻)、personification(拟人)、pun(双关)和相应的汉语修辞格都比较相似,教师完全可以结合一些汉语例子来给学生介绍相应的修辞手法。汉语中有很多是学生熟知的例子,如古诗词中的例子:
天似穹庐(明喻),笼盖四野。(《敕勒歌》)
譬如朝露(明喻),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明喻)暮成雪(暗喻)?(李白《将进酒》)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拟人)。(姜夔《扬州慢》)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刘禹锡《竹枝词》)
这些都是学生熟知的诗句,学生也了解相应的汉语修辞手法,教师只需要结合英汉修辞手法的相似性进行讲解,很容易令学生的概念得到正迁移,掌握英语的修辞手法。
(二)结合英汉修辞的差异性讲解,防止学生概念负迁移
虽然英汉修辞中有很多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但英语修辞格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些修辞格与相应的汉语修辞格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仍以上文中列出的第三单元 Text A中的修辞格为例,英语中的“transferred epithet”和汉语中的“移就”很相似,即把适用于描写甲事物性状的修饰语,移用来修饰乙事物。如: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发”不会“怒”,是人发怒。“怒”用来修饰“发”,就是移就。汉语中的修饰语一般放在被修饰名词的前面,因此,学生很容易认为英语中的transferredepithet也只能是“修饰语+被修饰名词”的结构。其实,在英语中,transferredepithet还有一种结构,就是“名词+of+名词”的结构。如:
Therewas amountain of a wave on the sea.(海上涌起山一般的巨浪。)
在这句话中,从句子结构上看,a mountain应该是ofawave描述的对象。但如果这样理解,“amountain of a wave”就成了“巨浪的山”,显然原句不是这个意思,也不符合逻辑。这句话将描述对象发生了转移,由“amountain”转移到了“awave”上,即“of”前面的名词修饰后面的名词。这是transferred epithet的一种特殊格式。因此,上例中的“In the silence of room,……”也是该修辞格的运用,意思是“在寂静的房间里,……”,而不是“在房间的寂静中,……”。
英汉各类修辞格中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学生很容易出现概念负迁移。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英汉修辞的差异讲解英语修辞格的特点,防止学生出现概念负迁移。
(三)注意英语中独有的修辞格
英语中有些修辞格是汉语中没有的,或虽有类似的修辞格,但类似的汉语修辞格很不常用。如alliteration(头韵),这一修辞格在英语中一直存在,而且广为使用。这一修辞格指的是两个邻近的词或音节中,起首辅音的重复。如短语“safe and sound(安然无恙)”中和小说名PrideandPrejudice(《傲慢与偏见》)中都运用了这一修辞格。汉语中就没有相应的修辞格,虽然汉语中的“双声”修辞格与之类似,但学生接触很少,如果不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几乎不可能接触到这一修辞格。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给学生讲解这一修辞格,并提供大量的例子以便学生掌握。
四、结语
大学英语中的修辞教学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相关数据统计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修辞教学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修辞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要做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还必须从教材和教师两方面予以配合。在教材编写上,应结合课文内容将各类修辞格的介绍有计划地融入教材中,并辅之以适量的练习促进学生掌握。教师一方面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解各类修辞格,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即便是英语教师也极少有人系统地学习过英语修辞,因为极少有学校开过修辞学相关的课程。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英语修辞学,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才能在课堂上应用自如地将英语修辞融入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