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在无车承运人平台数据价值发现应用研究

2019-02-26王普玉

物流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无车承运人运力

黄 颖,王普玉

(1.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00;2.中船工业现代物流研究中心,江苏 镇江 212000)

1 前言

无车承运人源于无船承运人的概念,其发展开始于美国罗宾逊公司在公路货运领域建立的公路无车承运人体系,该公司通过整合6万多家签约承运企业,达到了拥有100多万辆承运卡车的规模,业务范围涉及全美的公路物流服务,并掌握了物流服务的定价权[1]。而随着“互联网+高效物流”的发展,无车承运人概念也开始进入中国物流货运市场,2016年8月,我国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并最终确定了283家试点企业[2]。

无车承运人的发展对提升我国公路、水路货运效率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有力地促进了物流水平的提升,降低了全社会的物流总成本。

2 无车承运人研究回顾

我国无车承运人政策的出台,可以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利用互联网平台充分整合社会运力资源;优化车货匹配模式,提高货运市场的运行效率,减少车等货、货找车的现象。

(2)规范无车承运人市场环境;平台中所使用的数据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增强对货运市场的有效监管,并帮助相关部门在市场政策的制定上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3)完善无车承运人税收体系;将多小散乱的个体承运人纳税进行整合为无车承运人平台集中纳税,能够更有效地实施税务监管,保障税源稳定。

(4)增强公路运输风险控制能力;无车承运平台规模的扩张,助力平台业务横向整合,减少运输链条上的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无车承运人的发展,能够实现有效监控货运市场的目的,对提高我国物流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自2017年推广试点工作以来,经过一年多的试点运行,2018年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无车承运人试点考核合格企业名单的通知”,共有229家无车承运试点企业考核合格[3]。通知要求对这229家合格试点企业延续试点期一年,并向符合相关规定的试点企业颁发经营范围为道路普通货运(无车承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同时要求符合资格的无车承运人按照要求报送全部无车承运业务单证,并增补资金流水单[4],确保无车承运人业务的真实有效。

在美国最早出现了无车承运人的概念,但是其中有两个概念,一个称之为Truck Broker,即货运经纪人,承担代理人责任;另一个概念是Freight forwarder,承担货运全过程的风险和责任。当前我国的无车承运人更倾向于采用第二个概念,即以承运人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货物运输合同,承担承运人责任和义务,通过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运输任务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根据这个概念,无车承运人要满足四个特点:承担全程运输责任和风险、收取全程运输费用、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运输任务、签署两份运输合同。

国内的学者对无车承运人领域的研究集中于近3年,主要研究的问题集中于车货匹配、税务、运力优化等方面,由于无车承运人搭建了一个车货资源匹配的平台,因此高效的匹配算法成为提高无车承运人运营效率的主要方向,陆慧娟等[5]提出基于软件即服务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的车货匹配系统解决方案;余以胜等[6]提出基于改进Balance算法的车货匹配模型,提高了车货匹配的效果与收益;牟向伟等[7]利用量子进化算法建立了一种车货供需匹配数学模型,在车货匹配中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准确性和稳定性。金晶[8]从税务视角研究了无车承运人的发展,提出将按次租赁改为长期租赁会更契合税务机关的要求。常连玉等[9]提出,需要考虑到不同主体利益、运力资源分散异质、运价形成以及利益分配模式等特点,实现多重约束条件下无车承运人利益的最大化,对弱连接的运力资源需要通过更为密切的利益关系进行绑定。

但是,目前对于无车承运人行业的发展,尚且缺少从无车承运人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应用与分析,且缺少对无车承运人领域融资方式的分析,这两个部分都是当前无车承运人行业的痛点,且研究缺失。

3 无车承运人当前发展的问题及热点分析

目前全国的无车承运人企业借助于物流行业大发展的契机,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困惑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1)业务模式趋同,增值环节粘性低。当前各家无车承运人平台是基于相似理念搭建的车货匹配平台,利用不同地区的地理分割进行市场的开拓,在发掘本地的物流需求客户的同时整合分散的小型承运人。这导致不同的无车承运人平台间业务存在较大的趋同性。

同时,实际承运人与无车承运人平台的合作呈现松散关系。即实际承运人在无车承运平台注册,多为满足产生运力剩余时的需求,双方没有长期的彼此承诺关系。当无车承运平台成为实际承运人的补充性调剂时,各家无车承运人所拥有的“庞大运力资源”实际上都是共享性资源,而非独占性资源,这将很有可能导致市场对运力供给能力的误判,使无车承运人在货运高峰期出现运力不足的可能性。现有的无车承运业务模式如图1所示[10]:

图1 无车承运人平台业务模式

业务粘性是指实际承运人对无车承运平台的忠诚度,通过双方更高附加值的业务往来,形成长期的稳定合作过程。各平台通过增强对实际承运人的业务粘性,实现一个实际承运人只为一个平台服务,稳定双方合约关系、维持市场竞争力,例如平台提供车、货相关的周边服务提升业务粘性(见表1),如加油、保险、汽车购买、维修等等。但事实证明,这种通过链条延伸稳定双方关系的策略,依然无法有效稳定运力资源。多平台的同质化竞争未能有效地“粘住”运力资源。

表1 无车承运人“粘性”对比

(2)平台资金链条紧张,缺少融资途径。通过调研发现,无车承运人存在资金紧张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①现金流紧缺;货主付款周期无法保障,如中大型公司付款周期长达两个月以上;而大多实际承运人属于个体司机,无法承担较长回款账期,需回笼资金用于加油、车辆保养、道路杂费等。因此,上下游账期出现矛盾,而无车承运人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大量垫资导致平台现金流危机。

②增值业务发展:横向整合;为增强实际承运人业务粘性,保障平台运力,应对当前市场竞争,各平台不得不发展增值业务,通过差异化服务赢取市场,但这导致资金本就紧缺的无车承运人难以承担。

传统行业可通过银行贷款或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但无车承运人行业的特殊性,难以使用传统手段解决新兴行业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无车承运人基本上以轻资产的方式运行,无法通过资产质押、动产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大多数无车承运人都没有电子支付牌照,无法像支付宝、微信钱包一样自行开展金融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无车承运人业务模式与现金周期

(3)数据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无车承运人在运营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客户及承运人数据,这些数据才是无车承运人最重要的资产,但目前无车承运平台上所积累的业务数据尚且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现阶段实际发生的物流业务数据可以作为对实际承运人评价和考核的指标体系,但如何实现数据价值的变现,尚缺少成熟的模式。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如何将无车承运人手中所持有的大量交易数据转化为价值,将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4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无车承运人属于轻资产运营,传统模式下的资产质押手段难以解决无车承运人融资难问题。因此,行业内提出“业务质押”概念,即以过往业务数据作为金融机构是否给予融资的参考。相比传统质押模式,业务数据能够更加客观的证明企业的业务能力、企业信用及偿债能力等,但这些必须基于真实的业务数据。而近几年,以密码学、数据库、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等基础性成熟技术综合形成的区块链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利用去中心化的点对点通讯建立了具有高冗余度的数字化加密账本,将难以篡改的数据记录以链式存储,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的真实性[11]。

由于每个链上的参与者都有一个唯一的数字身份,所有发生的交易行为都被多个节点共同记录,因此即便是参与者有篡改数据的行为,会因为技术上实现难度过大而无法成功。或者蓄意进行虚假数据的上传,也会因为数据的永久性记录而导致无法抹除造假记录而带来巨大的潜在信用损失风险。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于发生频繁、交易数据量大,业务发生范围广泛,主体众多的环境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在匿名可控的区块链平台上将每一笔交易形成可追踪难篡改的记录,这对于商业社会中以真实行为构成基础的信用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信用将构成未来最宝贵的财富基础,通过对过往数据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得到合作者的信用水平,为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12]。

有了真实记录存证的基础,可以进一步开发出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Nick Szabo于1994年最早提出了智能合约的概念,是指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13]。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其目的是提供优于传统合约的方法,并减少与合约相关的交易成本。目前常用于智能合约开发的是Solidity语言,可以在以太坊等区块链平台上运行。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的创建及执行分为三个步骤:(1)多个用于共同参与创建智能合约;(2)合约通过P2P网络扩散并存入区块链;(3)区块链构建的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智能合约可以不依赖第三方来保障合约的执行,消除了中间人,也降低了合约执行的成本,并且由于合约的制定与执行都以代码的形式实现,且合约的条款也无法受到人为的干预,因此具有更好的实现可行性,对于加快信用社会中的交易速度,降低交易风险都有巨大的作用。

5 区块链技术在无车承运人业务发展中的应用框架

无车承运人搭建的是一个合作的平台,而在合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关系,区块链自带一整套建立去中心化信任的机制,能够有效地提升无车承运平台的价值,业务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区块链的无车承运业务应用框架

(1)数据上链和存证。真实的业务数据是合作的基础,只有真实的数据才能体现其业务价值。因此,针对每一笔发生的交易,通过将数据上链,确保了数据无法在后期人为篡改(正常的业务数据变更不受影响,双方能够接受数据由于实际业务的情况发生变更,但是仍然被记录在链条上,实现永久性的历史记录),这样的数据能够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体现出“数据即信用”,通过大量真实可靠的交易,来推断出合作伙伴的信用程度,根据不同的信用程度给与不同的授信,大大降低了信任的成本,同时由于信用评价体系的可靠性高,能够将信用直接转化为合作的基础。例如,无车承运人可以通过业务数据上链向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证明其企业信用及业务能力,一份健康且真实的业务数据比任何资产质押更有说服力。

当前的无车承运人基本上均已建立了运输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无车承运过程的数据实时监控。但是不同平台的数据仅限企业及相关客户内部使用,无法直接被第三方所获取和验证,导致数据无法在商业决策中起到任何价值,反之,为证明企业当下信用和业务能力,在商业交易中,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使用缺少说服力的个例博取客户或投资人信任。但是数据上链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将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数据以区块链的形式加以记录,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有一个从初始阶段开始的连贯数据记录,当其他应用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时,通过数据持有者的授权,相关的第三方能够查询,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行为,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实所带来的风险。

同时,传统模式中数据篡改成本低,仅在某个系统内操作即可完成,因而数据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但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下,数据造假难度极高。首先,所有上链的数据通过冗余的形式进行多点存储,修改数据需要在多个节点上达成共识;其次,上链的历史数据修改会影响到后续所有链接的数据块,其成本和代价相当高昂,以至于无法修改已经成为存证的数据。这就保证了在链上的数据尽管可以有不真实的数据上传,但是后续的不可更改特性导致了这将会作为历史信用污点存在,这样的高代价将会导致企业在利弊权衡时选择如实的进行信用积累。

(2)运力资源整合。无车承运平台需要有更为合理的车辆整合手段,建立一种介于自有高度可控的运力和外部松散联系的运力之间的模式,不断增强外部运力的平台粘性。因此,无车承运平台在运力资源管理时,需要借助积分制度,对承运人进行考核与评价,建立积分之间的级差,利用不同级差上的权益差异激励实际承运人对平台产生更强的依赖性,形成承运人的忠诚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需要对承运人的每一笔业务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和跟踪,建立积分、等级制度,将付款、抢单能力等等与等级挂钩,确保高积分的优秀合作伙伴能够得到更多的权益,提高承运人忠诚度。通过链上积分的累积,形成与每一个承运人身份绑定的、不可转让、但可以变现的积分体系,避免积分买卖、刷单等行为造成的评价体系漏洞。

(3)货主全程可追溯。区块链技术在无车承运人平台上的应用需要和物联网紧密结合。物联网设备作为信息采集的节点,可以将时间序列上采集到的数据自动地记录到区块链中,确保每一次的数据交互都能够及时且真实地记录,货主可以根据需要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查询,并且在事后也能够进行追溯,实现对物流质量的透明化管理和控制,协助货主更好地掌握物流全过程。货主产品的流通信息可以保障产品流通过程的防伪监控,以及在后续的质量监控中,能够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环节,提高产品的流通质量。并且货主也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物流业务的分析和应用,并进一步提升货主对无车承运平台服务的依赖性。

(4)业务数据价值变现。通过业务的真实发生以及数据的真实记录,不断完善对真实的实际承运人的画像,了解承运人在运营、信用等多方面的情况。利用数据分析可以对承运人的行为进行管控和纠偏,并筛选出更优秀的承运人,以达到更好的为货源客户服务的目的。与自有业务相比,无车承运平台具有更好的实时动态管控能力,有效利用市场化手段不断优化承运人队伍,实现动态进出。

通过对客户货运数据的分析,了解客户的市场变化动态,并协助客户进行市场需求以及物流需求的预测和改善,提高客户满足市场的物流效率,并且进一步降低预测偏差所带来的多余库存成本和销售损失成本。

无车承运人持有上下游的真实业务数据,此部分数据通过在时间线上的累积,不断优化企业的信用评分,为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等提供决策的依据,此外,从数据的私有化到数据的链化,可以增加数据的应用场景,实现数据的可控分享。

同时,充分利用终端设备的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能力,在实时的数据传输和反馈的基础上提供实时的决策辅助,提升系统的分布式应用能力。将云平台的数据累积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并确保数据的产生者可以自我控制数据的使用。在具体应用中,存证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相对接,数据产生者持有数据,并在需要使用到应用场景时共享给利益相关者,其他无关的第三方无法获取数据。有效地减少了各个业务系统信息孤岛现象。

业务数据价值在积累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来,单点的数据可参考、可应用性不强,但是,通过区块链记录得到串接的历史交易记录,就能够很好地对一个承运人进行数据画像,从而判断其未来守约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对承运个体行为所进行的信用分析和判断,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信用信息不当传导带来的信用失控问题,这对于无车承运人来说,是整合大量小型承运人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规避由于业务转包、分包导致的业务失控。

在区块链上搭建的智能合约系统,规定了交易双方的信息,每一方都能够利用自己的数字签名来确认唯一的身份,而这种身份是不可转让的,个体信用具有不可继承性。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通过业务来建立个体信用,并参与到交易过程,而不能通过信用的转让、转移、继承等手段,导致信用的扭曲和评价失真。

6 总结与展望

业务质押将为无车承运人融资方式打开新的篇章。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业务数据存证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让企业信用实现可视化,金融机构可随时获取授信并查看企业存证数据且给予融资决策。这将大大降低无车承运人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难问题,同时,通过完善的信用体系来提升多方合作的有效性。

无车承运人平台为货主以及承运人提供了高可信的交易平台,并且通过高可信的数据分享利用,为多方创建更多的增值应用场景,无车承运人平台将作为信息的中枢存在,实现将真实数据转变为各种可供利用与决策的知识,对于金融机构提供信贷、实际承运人的业务融资、货主的供应链可控溯源、政府的行政监管以及行业数据的统计分析,都能带来更多想象的空间。

无车承运合约可以基于区块链编写智能合约,不仅仅实现了传统合约的电子化,更是将合约形成了高度形式逻辑化的代码,与文字合约相比,更加清晰明了,且对合约的执行条件以及未来的结果都进行了明确的约定,通过双方及多方的合约签署,实现合约的自动执行,保障了合约效率的提升,加快了业务的周转过程。

猜你喜欢

无车承运人运力
从一则案例浅析空运单“ISSUING CARRIER”
空运单签署中的承运人识别
区块链技术在物流无车承运人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无车承运人演变历程及试点建议
“无车承运人”的盈利模式调查分析
无车承运人模式为卡车业带来新机遇
建设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的关键举措是什么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
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