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辨读写点亮整本书阅读的星空

2019-02-26柯晓珊

名师在线 2019年2期
关键词:木马整本书导图

柯晓珊

(福建省厦门市天安小学,福建厦门 361000)

引 言

“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新课标中的原话,也是北京大学教授、部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最为欣赏的一句话。同时,温儒敏教授也提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最管用、最有效的就是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是关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也认为:“整本书阅读是弥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伪阅读(纯为应试的阅读)的良药。[1]”

社会上对整本书阅读的呼声很高,但是真正得以落实的却寥寥无几。不少教师因整本书的难度、厚度望而生畏,也对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定位感到茫然不已。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特级教师余党绪的思辨读写理念应运而生。余老师对整本书阅读的目标指向明确提出了三点:读经典、学思辨、练读写。思辨读写是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出的一个语文学习概念,是以“搜集、辨析、评估、质疑、反省、包容”为学习活动的特征。在笔者看来,思辨读写并不是以往所说的读写结合,以往的观念存有普遍性的误区,即认为读写结合仅仅是关注文本的表达技法、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迁移或模仿运用。但实际上绝非如此,新时代呼唤思辨读写,提倡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辨析,更要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读写一体化。

一、共生式思辨读写:读写结合,互惠互利

阅读与写作在语文学科中是彼此最重要的支撑,两者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寻找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阅读联结生活,丰富读写体验

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2]”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最真实的自己,同时把阅读和生活联结起来,是最有效的阅读策略,能丰富学生的读写体验。

例如,在带领学生阅读《小木马历险记》品析小木马坚韧不拔的形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木马为镜,在小木马的成长经历中看到自己。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梳理了小木马经历的很多困难,但它能一次又一次成功地战胜困难,它的法宝是什么呢?你们可以从书中找到相关句子吗?

生:小木马自言自语地说:“我是一匹安静而强壮的小马。”小木马自我激励:“它相信现在什么事情都难不倒自己了。”

师:仔细品读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让小木马变得勇敢了?

生:爱、自信、坚持不懈、对皮大叔的爱、自我鼓励。

师:是啊,爱让小木马变得勇敢,小木马的自言自语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激励。孩子们,当你害怕时,遇到挑战时,也会这样自我激励吗?你会怎么对自己说呢?

生1:当我马上要上台表演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深呼吸,放松,别紧张,表演一定会很顺利的!”

生2:当我马上就要冲出赛道了,我会对自己说:“加油,我一定要为班级争光!”

生3:当我要打预防针时,我会对自己说:“要勇敢,我长大了!”

师:看,你们和书中的小木马一样,懂得自我鼓励,会自我暗示。阅读就是一种自我发现,你们可以在书中发现自己,在书中读出自己。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联结生活、发现自己,在书籍和生活之间建立亲密的联系,是把整本书阅读引向深入的一条捷径,也是打通读写之间壁垒的一个有效策略。

(二)发现创作秘密,学会读写模式

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作家创作的秘密,总结写作思路,让学生模仿模式,学着像作家一样思考,像作家一样写作。在台湾作家林世仁先生的童诗集《古灵精怪动物园》中,住着50 个非同寻常、个性突出的古灵精怪,仔细品读会发现,这些诗歌的创作思路有一个模式。以《自卑兽》为例,教师与学生共同品读诗歌,总结诗歌创作模式后发现,其大致分为三大段:前段交代古怪动物的特征、来由;中间展开故事情节,利用想象力,制造各种状态;末段来一个惊人的转折,让读者恍然大悟,或制造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尾。

(三)绘制思维导图,锤炼读写能力

整本书的阅读,信息量大,内容多,关系错综复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多采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梳理和概括。思维导图种类多样,有流程图、鱼骨图、逻辑关系图、图表等。这不是一张简单的图,里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提取信息能力、整体感知能力、推理解释能力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绘制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思辨读写[3]。

例如,对于《我不是胆小鬼》一书,以主人公包头龙阿威为中心,梳理人物关系图,就可厘清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在《小妖精闯祸》一书的阅读中,以情节发展为序,绘制了情节发展的阶梯图,故事情节就在这图中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在《马克的完美计划》一书的阅读中,以马克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绘制了情感线路图,马克的情感变化过程就清晰了;在《神奇飞书》一书的阅读中,梳理不同故事中的情节,绘制了图表式思维导图,情节走向、作者想法一目了然。

思维导图的图式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概括边梳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主题式思辨读写:遴选主题,以读促写

(一)话题探究,深入思考读写契合点

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需要用话题来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深入思考。这个话题,可以是师生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上梳理而成的,也可以是教师在解读整本书后总结出来的。一个好的话题,是撬动整本书阅读的支点,能把阅读引向深入,而在深入阅读基础上的写作就是一种自然流淌的过程。

例如,在阅读《岗丘的野狗》时,教师发现小说里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那就是“村子里一个无赖偷了鸡,村民们都认为是阿卡干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转折点,设计话题:“如果没有无赖,松吉和阿卡会不会永远生活在一起?”学生从书中情节、动物本性等角度出发,就此话题积极开展思辨性讨论。

在话题辩论的基础上写作,能写出条理性、思辨性较强的文章,同时对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等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二)比较阅读,有效把握读写生成点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整本书阅读相对单篇阅读而言,需要更灵活、更多样的阅读方法。比较阅读就是提升整本书阅读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个新的读写生长点。

前段时间,在网络微信上,笔者看到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五年2 班的谷梓萌同学汇报的《文学作品中“顽童”之比较》。他们的研究小组以《淘气包埃米尔》《淘气包日记》《小尼古拉》《皮皮鲁传》等文学作品中的“顽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物形象、淘气事件、语言动作等进行分析比较,梳理“顽童”的异同点,形成了一个含金量较高的研究报告。

思辨读写,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写作,这里的“写”不单单指的是简单的模仿,也更期待学生能有这样的思维突破,能有这样思维含量高的研究报告。

三、创意式思辨读写:玩转读写,巧妙延伸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结束后,不一定要正儿八经地来写作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创意阅读,别出心裁地开展写作活动。特级教师张祖庆说过:“阅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就像葡萄酒需要慢慢发酵一样,教师、家长、学生,以享受阅读的姿态沉入阅读,简单一点,好玩一点,轻松一点。如此,阅读着的每分每秒,都是丰厚的回馈。”

整本书阅读创意式思辨读写的主要思路如下。

(一)作家面对面

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些情节?你对这本书有没有其他合理建议?让学生给作家写一封信,模拟与作家面对面交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不“跪”着看书。

(二)故事变变变

在整本书阅读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转变故事形式:无字绘本,可以根据图片信息,加上合理的想象,补充适切的文字;适合表演的整本书片段,可以改成剧本,搬上舞台;情节有趣的部分,可以改成漫画形式,创编小书;可以根据书中内容,创编一首首小诗……

(三)作品重包装

根据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制作封面、腰封,创作刻上自己思考印迹的作品,也可以在制作后再和原作品进行对比,在原作品中寻找自己思考的不足点。

结 语

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兴才提出,思辨读写是从“有见识”到“能识见”,笔者认为他概括得很是精当。“有见识”指的是作品中能“看得到”的东西,学生读完整本书后所感知的内容,是文本本身信息的传达与输出;而“能识见”体现的是阅读后的思辨、探究、挖掘,包含比较、评判、质疑和深度解析,体现的是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在整本书阅读的大潮进程中,思辨读写将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把整本书阅读引向更深处。

猜你喜欢

木马整本书导图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骑木马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消灭木马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