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悟理 建模解惑
2019-02-26骆星驰
骆星驰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玉坂小学,福建泉州 362100)
引 言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很多知识点的讲解与探索体验,但学生往往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师云亦云,生搬硬套,对知识点的“前世、今生、发展”没有纵向打通,缺乏横向拓展,教师未能引导学生归宗悟理,建模解惑,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1]。其实,小学数学中有些知识点可以归宗为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来加以理解、应用,学生对知识点悟通明理后,方能掌握得持久。
一、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的模型应用
在小学数学知识点中,有求路程、求总价、乘法分配律、解决“美元兑人民币”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此类问题进行“类比”,归宗为“整数乘法的意义”的应用,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化难为易,进行迁移,借旧学新。
针对以上问题,在新课伊始,教师要充分铺垫,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可出示3+3+3+3+3+3=( )×( )个,学生大多能脱口而出,5 个3 相加的和等于3×5,教师可追问:一般谁写在乘号前面,表示什么?(相同加数)乘号后面的数表示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教师还可以在开始学习时强调并规定,把相同的加数放在乘号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放在乘号后面。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想一想、填一填中的求路程问题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把图意口述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淘气从学校到少年宫每分钟走60 米,用了10 分钟,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教师引发学生思考:求什么?怎么求?请尝试列式计算。当学生初步回答求的是路程,路程=速度×时间,60×10=600(米)后,教师要继续追问:为什么列式是60×10 而不是其他?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后,可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走1 步代表1 分钟走60 米,台下学生喊10 个1 分钟,台上学生走10 步,教师乘机提问:“他一共走了几个几?”这时学生们纷纷喊出10个60,师又问:“10 个60 怎么列式表示?”学生有了课堂开始的铺垫,基本上会说出求10 个60,列式为60×10。教师再一次强调,表示个数的10 要写在乘号后面,相同的60 米/分要写在乘号前面,然后从60×10=600(米)中再次追问学生60 表示什么?10 表示什么?600 表示什么?直观地一一对应,导出60(速度) × 10 (时间) =600(米)(路程);反之亦然,路程=速度×时间。
再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一课中问题串(四)时:请结合4×9+6×9 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除了课本的提示方法外,也可以把它转化为整数乘法意义的模型来理解并加以解决,即把4×9+6×9 变形为9×4+9×6=9×4 个+9×6 个=9×(4+6)个 = 9×10 个=90。初始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暂且先应用乘法交换律转化为相同的加数在乘号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在乘号后面的统一模型,便于学生借助于整数乘法的意义理解算理。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一课中问题串(一)时:美国小朋友玛丽给笑笑寄了1 本故事书,书的单价是6.70 美元,折合人民币多少元?(1 美元兑换人民币6.31 元)当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并讨论后,教师可“类比”运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模型,引导学生理解美元兑换人民币的解决方法和算理。为什么用6.31×6.7 而不用除法或其他方法计算?因为1 美元兑换人民币6.31 元,2 美元兑换2 个6.31元人民币,3 美元兑换3 个6.31 元人民币……类似地,6.7 美元可兑换6.7 个6.31 元人民币,所以“美元兑人民币问题”可转化为类似求几个几的总和问题,因此要用乘法解决,列式时仍然要强调表示个数的数写在乘号后面。
二、包含除的模型应用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求时间、数量(份数)、“人民币兑换美元”等典型问题,都可以用包含除来理解并加以解决。
同样地,在新课铺垫环节,教师可以先借助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如从简单的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00元人民币可换几张20 元的?怎么列式解决?100÷20=5(张)。为什么是5 张呢?100 里面包含了几个20?唤醒学生明白100 里面包含了5 个20,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中试一试问题串(一)求时间时,当学生理解题意以后,可让学生口头编述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140 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70 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时?教师先让学生思考求什么?怎么求?先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接着让学生互相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说说理由,并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假定学生两大步远的距离为140 千米,学生走1 步代表1 小时行70 千米,学生走了2 步(2 个70 千米)到达乙地,让学生想想并说说140 千米里面包含了几个70 千米?结合线段图,直观地理解140 千米里面包含了2 个70 千米,140÷70=2,所以是2 小时,从而一一对应理解“路程÷速度=时间”;反之亦然,时间=路程÷速度。
再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美元》中的问题串(二)时:妈妈用600 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1 美元兑换人民币6.31 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为:把600 元人民币,分成若干份装进红包,每个红包装6.31 元人民币,这样每个红包里的6.31 元人民币兑1 美元,看看600 元人民币里面包含了几个6.31 元人民币,便是几美元。应用包含除模型列式为600÷6.31,用“讲道理”的教学方式相乘除或相加减,避免学生不知从何下手。
三、平均分的模型应用
小学生对“平均分”相对容易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可让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拔河比赛,首先故意安排3 个人对阵5 个人,这时学生会抗议安排不公平。为了公平要怎么调节呢?4 个人对阵4 个人(忽略胖瘦高矮),让学生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数要相同。
在教学速度、单价、平均数(每份数)、耗油量、工作效率等典型问题时要用到平均分。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中“猜一猜,谁走得快?”的教学为例。
表1 竞走成绩表
首先出示竞走成绩表(见表1),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长的速度快;“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少的反而快。接着是比较小兔和小松鼠谁更快,猜一猜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无法直接比较怎么办?只好比较它们在单位时间里谁走得快,借助于线段图进行直观比较,体会到小兔走得快。通过平均分得出:小兔的速度为:240÷3=80(米/分);松鼠的速度为:280÷4=70(米/分),80 米/分>70 米/分,答:小兔走得快。
结 语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归宗悟理,建模解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今后,笔者会继续践行“讲道理”的数学,努力做一名“讲道理的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