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0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2019-02-25沈阳
沈阳
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科,江苏 南京 210042
放射性疾病,即电离辐射所致损伤或疾病的总称。辐射工作人员,即从事辐射工作的工作人员,也称职业性受照人员或放射工作人员。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射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如医学放射检查、工业探伤、试验检测等。在为人们提供了更精密的检测方法的同时,电离辐射也对人体产生了多种损害。已有多篇文章报道长期接受射线照射可引起机体损伤,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皮肤损伤、眼晶体混浊、血象改变、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增高等[1-3]。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Z98-2002)[4]中规定:每一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就业前或操作前的医学检查,和就业后工作过程中的定期医学检查;未经就业前医学检查者,不得从事放射工作。故对于放射工作人员(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照射等),需定期接受医学检查,以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水平,评价能否从事或继续从事放射工作以及总结放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18年前,前来本医院放射体检的工作人员共有3260名,本人将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对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工作,提高此类劳动工作者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放射体检人员3260人,包括在职期间3066人,上岗前105人,离岗时89人。其中男性2505人,女性755人,年龄17-84岁,平均年龄为36.5岁,总工龄0-68年,平均总工龄14.4年,接触射线工龄0-52年,平均接触射线工龄10.4年。
1.2 方法 由医学专业工作人员对所有对象进行体检。体检项目为:医学史,职业史调查;内科,外科,皮肤科,神经科常规检查;眼科检查(色觉,视力,晶体,玻璃体,眼底);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尿常规;肝肾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甲胎蛋白(AFP);心电图;腹部B超,DR摄片(胸部正位)。将体检结果分为三类:与放射性因素相关的项目指标异常(包括血液系统、眼科、皮肤科、甲状腺等,简称放射相关异常);其他疾病或异常,未发现与放射性因素相关的异常;体检结果正常(后两种合称无放射相关异常)。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异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放射相关异常发生的比较(见表1、表2) 由表1可以看出男、女性在长时间接受射线照射后,机体产生的相关异常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影响。
表1 不同性别放射相关异常发生率的比较
表2 不同性别放射相关异常者的几种主要异常项目的检出率的比较(%)
从表2可以分析出,男女性在眼底损伤、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增多、血红蛋白减少几项检查中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更易发生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而男性在眼底损伤、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增多方面较女性多发。
2.2 在岗期间与离岗时人员放射相关异常的比较(见表3、表4) 由表3可见,在岗期间与离岗时人员的放射相关异常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离岗时人员的放射相关异常发生率更高。
从表4中可见,离岗人员的晶体和眼底的损伤较在岗人员更为广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岗人员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比离岗时更高,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在岗期间与离岗时人员放射相关异常发生率的比较
表4 在岗期间与离岗时人员放射相关异常者的几种主要异常项目的检出率的比较(%)
2.3 在岗期间与上岗前人员放射相关异常的比较(表5)在岗期间与上岗前异常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岗前人员的异常率高于在岗期间。
表5 在岗期间与上岗前人员放射相关异常发生率的比较
3 结论
我们对2018年前本市3260例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总的放射相关异常检出率为10.18%。
男女性在血常规检查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提示射线对女性白细胞损伤比男性更严重,而男性放射工作人员的血小板降低高于女性,这与有关文献报道中相同[5],但本篇中男女淋巴细胞比较未发现明显异常,有待进一步调查、探讨。男女性在晶体异常方面差异不显著,结果与相关报道相符合[6]。关于男女性血红蛋白、眼底检查异常的差异性,不排除生理性或其他原因导致,需要进一步论证。男女性在同样接受放射物质后,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放射相关影响,考虑与女性自身的生理机制以及面对工作生活压力的承受能力相关。所以对女性放射工作者,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社会关怀。
离岗时与在岗期间人员比较,离岗时人员的放射相关异常的检出率更高,这意味着随着年龄与接触放射物质时间的增多,工作人员所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身体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离岗人员的晶体、眼底异常率明显增多,这印证了晶状体受损与年龄、工龄密切相关[3],应注意工作时防护及日常紫外线防护。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离岗人员的白细胞减少检出率明显低于在岗期间人员,本人认为这与部分人员脱离射线接触后,血液系统经过新陈代谢恢复正常相关。放射工作人员应通过定期脱离射线接触、积极治疗[7],尽可能减轻临床症状或恢复正常。
上岗前人员的异常率高于在岗期间,本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1)岗前人员虽然未从事放射工作,但在日常生活中依然会对射线有所接触,不能排除由射线引起的可能[8];(2)岗前人员本身即有血液系统、眼部等相关系统的疾病[9],不适宜从事放射相关的工作。反观在岗期间的异常率低于上岗前,这也是得益于岗前体检的筛查,排除异常者,降低在岗期间发生异常的概率[10]。由此可见,岗前体检在放射防护工作中的极其重要性。
本次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我市放射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初步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岗位的职业危害,为做好我市的放射防护工作、维护放射劳动工作者的权益提供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