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研究概况

2019-02-25王轶蓉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绝经期口服穴位

李 悦,王轶蓉

(1.辽宁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32)

围绝经期是指绝经前后的妇女由中年步入老年的一段时间。在此阶段,由于卵巢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降低,妇女会出现月经紊乱、潮热多汗、心悸不寐、焦虑抑郁等生理和心理症状[1]。其中,失眠是绝经综合征中的常见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其病理机制主要因为女性生殖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降低,从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失眠。睡眠可由雌激素通过中枢神经递质调节控制,虽然具体途径还不清楚,但失眠可能与雌激素及其受体减少有关[2]。临床上一般采用镇静催眠药物,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及激素来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但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妇科肿瘤的病变,而长时间应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则易产生依赖性及耐药性,甚至损害肝、肾功能,故此两类药物均不宜长期使用[3]。临床上亦有许多患者选择心理疗法方式,但价格昂贵,普通家庭难以长期负担。中国传统医学对更年期失眠的治疗已有千年的历史,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发展出多种中医特色疗法,因其效果显著、无依赖性等优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1 中医病因病机

失眠又称为不寐,《黄帝内经》中记录此病又名不得卧、目不暝、卧不安、少卧等,并最先提出了失眠的病机及治法方药[4]。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是阴阳平衡转化的结果,若阴阳失衡,阳不入阴则会导致失眠。研究发现,失眠一病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指出:“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允,不眠者。”心在上,肾在下,若肾阴不足以上济心火,心火上扰可致不寐。清代唐宗海《血证论卧寐》道:“肝病不寐者,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若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女子以肝为先天,经历月经、怀孕、产子、哺乳后,普遍存在血虚。肝藏血,血舍魂,肝血不足则魂魄不安,导致失眠。张其慧[5]认为失眠主要由肝脾不和导致,心为肝之子,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母病及子可致心神不宁,肝气乘脾,脾运化失司,水谷郁而生热,上冲脑窍,遂致失眠。邵素菊教授[6]认为肝肾阴虚、虚热上扰心神为本病的病机。女子七七之年肾精亏损、肾水不足,肝木失于涵养,肝阴不足,虚热上扰心神而致不寐。刘绪娟[7]认为肝胃不和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应灵活应用理气疏肝、清胃安神的治法。方以正教授[8]认为久病失眠者病因多属血瘀,或痰瘀相结,或气滞血瘀,此类患者单纯服用养心安神药物往往疗效不佳,而运用化瘀宁神治法却效果显著。

2 中药治疗

2.1 经典方剂加减治疗

中国古代是中医最繁盛之时,也是名医辈出的时代,有许多经典方剂流传至今,比如黄连阿胶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血府逐瘀汤、归脾汤等,虽然它们被记录成书时治疗主症不全是失眠,但只要辨证准确,灵活运用,临床上效果甚佳。

张蓉等[9]将73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35例予经典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其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茯苓各10 g,桂枝5 g,龙骨、牡蛎、首乌藤、磁石各30 g,生姜5 g,大枣5枚,芍药10 g,生地黄15 g,炒枣仁15 g等。有盗汗潮热症状加黄柏、知母等;有心烦易怒症状加淡竹叶、栀子;舌黯有瘀斑者加丹参。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将对照组的38例予地西泮2.5 mg/次,睡前30 min口服。连续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疗效差异明显,且治疗组头晕、口干等症状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

韩小雅等[10]将30例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的围绝经期失眠妇女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均予甘麦合剂颗粒日1剂,早晚冲服,甘麦合剂为经典方甘麦大枣汤加酸枣仁组成,具体药物为:淮小麦、酸枣仁各30 g,甘草9 g,大枣20 g(均为颗粒配型)。治疗4周后,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总有效率为86.70%。因颗粒剂型服用方便,可以省去煎煮汤药的时间且疗效显著,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罗春蕾等[11]认为更年期失眠主要与痰火瘀虚相关,选取52名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患者,将经典方剂血府逐瘀汤进行辨证加减对其治疗,主要组成为:桃仁、川芎、红花、生地、牛膝、芍药、当归、柴胡、酸枣仁等。虚热内生,心神不宁者加麦冬、天门冬、茯苓;心虚胆怯者加珍珠母;噩梦多梦者加夜交藤、远志。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1个疗程(12周)后,PSQI各分级情况和总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

2.2 中成药治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们的需要,越来越多治疗失眠的中成药面世,因其疗效确切,服用、携带和贮藏方便,在临床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如坤宝丸、舒肝解郁胶囊、解郁丸、天王补心丹、参松养心胶囊、心脑安胶囊、归脾丸等。

李光跃等[12]将84名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三唑氯安定及谷维素常规服用。治疗组患者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参松养心胶囊。连续治疗30 d后,对照组失眠症状改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的85.71%,且治疗组中,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胆气虚证及阴虚火旺证的患者疗效高于其他证型的患者。

徐进华等[13]调查舒肝解郁胶囊对围绝经期失眠症状的改善情况。他们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给予相应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组除汤药外加服舒肝解郁胶囊,每次2片,每日2次。4周后,对比两组疗效,失眠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此研究说明舒肝解郁胶囊在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上有一定疗效,可作为中药汤剂的辅助用药。

2.3 自拟经验方治疗

古衍等[14]从滋肾清心、养阴安神的治法出发,将58例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补肾安神方加减,其主要药物为:熟地、山药、莲子心、麦冬、栀子、合欢、首乌藤、芍药、酸枣仁等。有肝郁症状的妇女合用四逆散;有多汗症状者合用生脉散。每天1剂,晚餐后及睡前2次口服。对照组嘱其每日睡前口服忧虑定2 mg。连续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失眠症状均明显减轻,但补肾安神方还能调节中医阴虚火旺的症状。

王丽等[15]选取77例中医辨证为肝火扰心证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将她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8例患者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的3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合用清心镇肝汤。汤药于清晨及睡前半小时口服,每日2次,此方由珍珠母丸及清泻心火药物构成,其主要组成为:黄芩、黄连、栀子各12 g,龙牡20 g,远志、茯神各12 g等。1个疗程为10 d,30 d后对比两组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62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 %。并且治疗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改善,较单纯服用西药的对照组有显著优势。

陈霞等[16]运用滋肾宁心法对围绝经期失眠女性进行治疗,在8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42例为观察组,3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予中药汤剂每日3次口服,方药如下:墨旱莲、炒枣仁、龟板、女贞子、生地黄各20 g,淫羊藿、牡丹皮、芍药各12 g、首乌藤各30 g等。对照组予三唑氯安定1 mg于每日睡前口服。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6.31%,低于观察组的85.1%,并且在潮热盗汗、心烦易怒等围绝经期症状方面的改善情况远高于对照组。

3 针灸治疗

姚美玉等[17]将30例45~55岁更年期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主穴选用四神聪、三阴交、太冲、安眠、足三里、百会等。中医辨证论治为肾阴虚者加穴位照海,肾阳虚者加穴位申脉。得气后留针30 min,根据患者虚实证候采取相应补泻手法,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2个月后用SPIEGEL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前后对比。经统计学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张禹等[18]认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应兼顾疏肝与调神,主张通过疏肝来调畅神明。他们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予针刺百会、本神、神庭、印堂、太冲等,并接百会及印堂电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法,即三阴交、关元、肾俞等。两组均每日针刺20 min,并随症加减针刺穴位。4周后,两组患者失眠均有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7.0%,表明疏肝调神针法较常规针刺法疗效更明显。

4 耳穴贴压治疗

王旭等[19]运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对40例患者进行治疗。耳穴选穴:心、交感、神门、肾、脾、肝等。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患者自觉压痛点的耳穴上,并嘱患者每日按压5次,每次按压30~60s,15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SPIEGEL量表总评分降低,对比前后症状,总有效率达87.5%。此种治疗方法不但利于患者操作,而且临床疗效明显,受到患者青睐。

5 穴位贴敷治疗

杨文佳等[20]将60名围绝经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穴位贴敷。两组均选用神阙、足三里、气海三个穴位进行治疗,治疗组予安眠贴敷贴,其主要组成为:黄芪、人参、远志、菖蒲及辅助成分。对照组予对照贴,其仅含有辅助成分。两组均于睡前30 min贴3贴于神阙、气海、足三里,左右交替取穴,两日1次,每次6~12 h。40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治疗组患者不但睡眠质量显著提高,而且患者体内性激素E2水平显著升高,FSH及LH显著降低,证明安眠贴不但能改善睡眠,还能调节激素水平。

6 药膳食疗治疗

姚美玉等[21]运用药膳食疗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他们随机选取30例门诊患者,嘱其服用“甘麦大枣粥”2个月,其药膳组成为:小麦50 g、粳米50 g、大枣8枚、甘草15 g。肾阳虚者加用核桃仁,肾阴虚者加用枸杞子。每次服粥200 mL,每天早晚2次服用。2个月后本组研究总有效率为93.4%,痊愈率达到60.0%。临床上,药膳疗法虽然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但有效率较高且相对其他药物治疗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7 中医联合治疗

张家怡等[22]采用针刺和中药联合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采用电脑随机数字的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调任通督针法配合中药治疗,主穴选用百会、关元、神庭、三阴交等,配穴选用肾俞、心俞、太溪、照海等,每周一、三、五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周一至周五同时配合口服交泰丸,4个星期为1疗程。对照组仅口服中药作为对比。4周后临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72.4%。

曹琛等[23]联合中药汤剂和情志疗法治疗更年期失眠,他们将60例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的围绝经期失眠女性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自拟更年汤(组成为龙骨、牡蛎、女贞子、墨旱莲、磁石、郁金等),每日2次早晚温服,同时采用“喜胜悲忧”的以情胜情治疗方法,与其沟通交流,引其宣导疏泄。对照组予更年安片4~6粒/次,3次/日,口服。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失眠总有效率达到96.67%,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获得了良好的疗效评价。

胡萍等[24]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时采用穴位贴敷和艾灸联合疗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用穴位贴敷及艾灸疗法,穴位选用“眠三针”,艾灸四神针和百会穴,每日20 min,穴位贴敷(贴敷药方为白术加吴茱萸)双侧内关及三阴交,每日2~4 h。嘱对照组患者每日睡前口服1 mg三唑氯安定。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6%,且在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方面较对照组更具优势。

孙艳杰等[25]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时联合了电针和刺血疗法。他们选取60例辨证分型为心肾不交型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选取百会、三阴交、印堂、神门、太溪等双侧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平补平泻手法进针后将上述穴位连接密波电针,留针30 min。而后选取双侧心俞和大椎穴位进行点刺,其后用火罐拔在刺血部位10 min。对照组选取心肾不交型失眠的常用穴位:安眠、照海、印堂、心俞、神门等,平补平泻后留针30 min。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2次,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8.57%,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3.10%.且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良性调节激素水平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8 结语

围绝经期失眠是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症状,经过历代医家研究,中医在此病治疗上较西医有显著优势,不仅依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症状辨证治疗,而且有多种方法供患者选择且疗效显著,例如中药汤剂、针灸刺血、耳穴贴压、穴位贴敷、食疗药膳,此外还有药浴刮痧等,亦可联合两种或三种方法治疗。但目前中医治疗方面的大样本实验研究较少,且缺少远期疗效观察方案,其治疗调节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笔者相信经过不断努力,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在未来临床上的应用上会有一个更辉煌的前景。

猜你喜欢

绝经期口服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