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
2019-02-25唐文军通讯作者
卢 慧,唐文军(通讯作者)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上海 200065)
起搏器植入治疗方式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此手术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存质量,但术后患者同意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1]。对于此类起搏器植入后心律失常患者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方式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但检查效果不佳[2],为了提升检出率采用了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具体实施情况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的方式选取在本科室进行起搏器植入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至隔年的11月,本次调查选取例数为132例。以双盲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两组病例分为两个小组,对比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均分得66例患者。对比组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中,有32例为男性,有3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最低者为45岁,最高者为78岁,中位年龄为61.5±1.5岁。实验组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中,有33例为男性,有33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最低者为44岁,最高者为77岁,中位年龄为61.5±1.5岁。将参与本次调查的两组病例一般资料输入统计学相关软件查实,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且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了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方式,我科室采用的检查仪器为FX-7402由北京公司生产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仪,为病例实施连续描记,调整纸速将其设定为每秒25毫米,在记录过程中不受其他干扰同时还要保证GCG平稳。
实验组采用了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我科室采用的检查仪器为Holter12.top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对病例实施24h连续检测,同时要收集患者心电的信号,并记录检查过程中病例的临床症状,同时在检查的过沉重要实施多方面的检查,排除体位对检查结果干扰。
1.3 评价指标
(1)观察两组检出率;(2)观察两组检查特异度;(3)观察两组检查敏感性。
2 结果
2.1 两组检出率对比
两组参与本次调查病例均为起搏器植入后心律失常患者,每组均为66例,对比组检查结果为54例检出,检出率为81.82%;实验组检查结果为65例检出,检出率为98.48%,对比组检出率低于实验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值小于0.05。
2.2 两组检查特异度对比
对比组特异度为83.33%,共计55例;实验组特异度为96.97%,共计64例,对比组特异度低于实验组,将两组病例相关检测结果输入统计学软件查实,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值小于0.05,可见此对比结果有价值。
2.3 两组检查敏感性对比
对比组敏感性为78.79%,例数为52例;实验组敏感性为98.48%,例数为65例,对比组敏感性和实验组相比对比组较低,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查实和对比,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值小于0.05,可见此对比结果有价值。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本病在病发早期会采用保守治疗方式即为药物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情会出现加重情况,在疾病后期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即为起搏器植入治疗[3]。起搏器植入可有效的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保证生存质量,但是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降低了治疗效果,情况严重者还会给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5]。为此对起搏器植入后出现心律失常患者因进行早期的检查,心电图为常用的检查方式,常规心电图为12导联心电图。12导联心电图在检查中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检出效果,但检出率并不理想,为了提高检出率以及检查的敏感性以及特异度,在本次调查中运用了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24h动态心电图属于新型心电图模式,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缺氧状态均可有效的检出,同时能够24h不间断的测量病例的心电变化,并详细的记录病例的并发时间以及发作情况、发作频率等,同时还能够检测到病例在日常生活总以及睡眠状态下心功能情况,检测出不同的心律失常情况,提升检查的准确性。为了调查这两种方式的检出效果,在本文中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发现对比组检出率、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和实验组相对比,对比组较低,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值小于0.05,可见此检查方式检出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可以应用在起搏器植入后心律失常患者检出中,此检查方式检出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