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2-25李淑玲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医学院校本科生

杨 晨,李淑玲

(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

自1999年中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本科的招生数量由1999年的160万人/年增至2018年的975万人/年,而医学院校本科的招生数量也由1999年的不足6万人/年增至2018年的近50万人/年。招生数量的剧增,不仅给各个医学院校带来了师资数量、教学资源、临床教学等方面的巨大的压力,更为培养医学生的过程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1]。虽各医学院校均根据自身发展现状,积极开展了有关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活动,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总体看来,国内各医学院校在开展有关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地存在课堂教学管理不规范、学习过程管理不严格、论文(设计)质量不达标、教师教学主体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在医学院校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以《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指引,对自身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开展现状进行归纳与总结[2],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进一步提出具体整改措施,规范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医学院校规范教学管理、严格过程管理、提高本科生论文(设计)质量、明确教师教学主体责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开展现状及问题

1.1 医学院校本科教学现状及问题

首先,作为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的直接管理部门,教务处能够认真学习并领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以下简称《标准》)等上级文件精神,不仅能够严格按照教育《标准》制定各个专业的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并能够以《标准》为依托,积极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活动,尽最大可能按照《标准》来培养医学本科生;其次,作为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部门,医学院校各二级学院下属教研室(实验室)也均能够按照教务处的统筹安排,积极开展课堂及实验教学工作;最后,作为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的监督部门,各级督导组也能够按照学校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教学督导活动,为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监督与保障[3]。虽然各部门之间能够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各项具体工作,但与此同时,通过查阅有关国内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相关文献,结合调研部分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开展现状,发现国内医学院校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共同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与不足。通过归纳总结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开展现状及问题,积极提出符合医学院校发展现状及办学定位的相关策略,不仅是对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的积极响应,更能够为医学院校今后规范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经验参考。

对于《标准》解读不够深刻,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轨。部分教师对于《标准》解读不够深刻,在本科教学活动中,有意或无意降低教育教学质量标准[4];部分任课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几乎不涉及课外相关知识的讲授及延伸,以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背诵)相关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最终标准。与此同时,部分医学院校的二级学院(教研室)则以医学生最终考试成绩(及格率)作为检验任课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标准,并将医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这迫使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开展所谓的“完美教育”,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完全围绕教材开展,并积极解答学生的所有疑问,以不给学生留下任何疑问为最终教学目标。这些有意或无意降低教育标准的行为,不仅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仅限于课本内容,难以与学科前沿和时代发展相接轨[5]。

过于强调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的传播。虽然各医学院校积极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等教学方法逐步引入本科课堂教学,进而对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适应性等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过于强调教学方法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部分教师在采用PBL、CBL、TBL等教学法开展教学过程中[6],过分强调教学的方式方法,而忽略了知识的传播这一最重要的教学目的,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虽然丰富多彩,却缺乏实际内容,学生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最终通过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却凤毛麟角。部分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虽然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7],但忽略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及衔接性,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情况的出现,最终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过于花哨且空洞无物。

课堂评议结果失真,缺乏参考及应用价值。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均采用统一的网络课堂评议系统对教师的授课效果进行评价,并将课堂评议结果作为衡量教师授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该种统一的网络课堂评议系统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对教师评议结果造成影响,但却忽略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职称教师之间授课方式方法、技能技巧之间的差异[8]。另外,许多医学院校将学生课堂评议与选修课报名、成绩查询相关联,在学生综合管理系统中对课堂评议的设置为“先对授课教师进行评议,然后才能够选修课报名(成绩查询)”。这直接导致大量学生为了选修课报名(成绩查询)而盲目对教师进行评议,部分学生更是仅用时不到1分钟就能够完成某门课程的教师课堂评议。这种被动(半被动)课堂评议系统的设置,不仅使得教师难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也使得学生无法认真地向学校/二级学院提出相关反馈信息,最终导致课堂评议的结果失真,缺乏参考及应用价值[9]。

1.2 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习过程现状及问题

作为医学院校,其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不仅要符合高等医学教育对于毕业生掌握医学相关基础知识的要求,还必须要符合各医疗卫生机构对于毕业生医学相关技能操作的要求。作为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部门,各二级学院均能够按照《标准》的具体要求,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严格按照《标准》开设各专业课程,并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使得最终培养的医学生即符合国家要求又具有一定特色。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二级学院或由于受到自身办学条件限制,或由于对于《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本科生的学习过程难以做到全程、全面、整体把控,进而导致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

新型教学资源,难以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微课(Micro Lecture)、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10]等新型教学资源的出现,虽给授课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其造成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于新型教学资源过度依赖,在教学活动中尽量采用微课、慕课等资源开展教学,在授课便利的同时却忽略了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新型教学资源使得课堂不再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课后还能够对学生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这虽然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收效情况却难以进行准确衡量。

过程考核还未能全面实施,清考现象依然存在。尽管对医学院校学生学业课程进行全过程考核是当前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11],但在某些医学院校(二级学院),对于本科生学习效果的过程考核还未能全面实施,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来对医学生的阶段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仍是一个较为主流的考核方式,“一考定终生”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增加本科生某门课程的考试一次通过率,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降低了课程难度,或多或少的回缩了课程深度,或多或少的考前圈定了试卷出题范围,这些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对于多门考试成绩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为了能够使其顺利毕业而采取毕业补考(清考),也是在部分医学院校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选修课设置缺乏论证,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有所偏差。由于学分制的实行,医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公共课及选修课方面,医学生更加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而部分二级学院由于受到师资、教室、设备等资源限制,难以开设足够门数(数量)的选修课供医学生进行选择,进而使得学分制的实行大打折扣,难以达到预期培养目标;部分二级学院在选修课的设置上还存在一定的“重医学,轻人文”[12]的现象,开设了多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方面的课程,而几乎没有开设有关医学人文方面的课程,使得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与提升;部分二级学院为了使医学生能够修满既定学分,在选修课的设置上,有意或无意地开设了部分未经严格论证、缺乏实用价值的选修课(水课),不仅占用了大量教学资源,更使得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偏离了既定方向。

1.3 医学院校毕业论文(实习总结)现状及问题

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不仅能够帮助本科生对于原先学习的知识进行较为有效的归纳总结,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为今后开展科研活动提供良好的先导作用。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等非临床医学专业中,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均对毕业论文做出了明确要求,不仅要求本科生能够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可行的实验,且相关实验结果(结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13]。而在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中,对于经过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一般没有毕业论文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临床实习总结,因此,其临床实习总结便成为最终评价本科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等对毕业论文有明确要求的专业中,各二级学院均能够派出专任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引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前期构思,并在相关实验的设计及操作方面,提供帮助,在数据的处理及论文具体撰写过程中,予以专业指导,最终帮助本科生按时优质完成毕业论文。但是在临床医学及护理学等需要临床实习总结的专业中,由于医学生分布在各个实习医院,其管理部门也由原先的学院(辅导员)统一管理转变为实习医院的医务处代管,因而其临床实习撰写的总体质量便难以把控。部分实习医院的临床带教教师非常注重医学生的实习过程,不仅能够对医学生的各种表现加以关注并予以悉心指导,还能够对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总结进行总体把关;部分实习医院的临床带教教师则对医学生的实习过程缺乏关注,仅仅将指导医学生临床实习作为一种日常任务看待,对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总结,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才对医学生临床实习总结的撰写进行一定的关注;部分实习医院的临床带教教师则是完全将精力投入到临床工作之中,将指导医学生临床实习作为一种额外负担,任由医学生自由开展临床实习活动,对于临床实习总结的撰写更是不闻不问。这最终使得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总结撰写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真实反映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收获[14]。

1.4 医学院校教师评价考核制度现状及问题

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主体,其专业素养、教学方法、科研能力乃至师德师风均对本科生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在当前医学院校的教师群体中,绝大多数教师均能够对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出较高要求,不断通过在职教育、学术交流、培训进修等方式强化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许多教师能够通过继续教育、集中培训、个人学习等方式对自身教学方法及科研能力不断加以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本科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另有许多教师指导本科生积极开展科研(教育科研)活动,积极将相关成果转化到本科教学过程之中,尽最大可能做到科研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促进作用。在学校层面,各医学院校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并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出台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办法》《教职工年度考核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建议》等相关文件,建立了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师评价考核标准和指标,在教师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岗位聘用等方面,能够综合考虑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法、科研能力及师德师风等情况,促使教师的各项能力朝着全面且健康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在医学院校的教师群体中,也有极个别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其专业素养、教学方法、科研能力或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15]:如少部分教师仅仅将教育事业作为谋生的手段,治学不够严谨,专业水平较低,教育方法简单,并或多或少存在敬业奉献精神不足的情况;有的教师不能够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在科研活动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做法;个别临床教师过于热衷与开展临床工作(不乏其中有一定的利益趋势)而对于开展本科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均是师德师风方面为数不多但又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2 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对策

2.1 严管、严抓教学秩序,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首先,作为本科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部门,各医学院校的二级学院要严格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教研室(实验室)为单位,修订完善课堂教学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规定[16]。针对医学院校本科教育教学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不仅要做好日常授课的各项安排,更要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根据学校(二级学院)机构设置及专业发展现状,建立学校、学院、学生三级课堂教学督导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在学校层面做到了及时了解、及时反馈。对于未能在第一时间反馈的相关信息,则由学校统一协调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或二级学院进行整改,要求以各个管理部门、二级学院、教研室为单位,以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为主体,不仅要求制定整改措施,更要明确时间节点,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使所有反馈信息均能够落实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强化教学督导信息员的日常监督作用,及时收集及反馈相关信息,真正将严管、严抓教学秩序放到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要充分了解PBL、CBL、TBL等教学法的优势与弊端,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使用新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使其成为传统教学方法的有力补充。在教学资源方面,对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资源进行准确理解和定位,使其能够成为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得力助手和有力帮助。

2.2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在医学生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在必修课的课程设置上,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设课程,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上,也要围绕《标准》开设具有较高专业实用价值的公共课及专业课程,并根据《通知》要求,结合各医学院校自身办学特色与定位,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金课”,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更能为今后争创“双一流”大学打下基础。在医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在选修课的设置上[17],更要在学校及学院层面,共同对选修课的开设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证,积极开设具有现实应用价值和对医学生今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作为选修课供医学生进行选择,坚决淘汰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水课”。积极开设《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学》《行为医学》等医学人文方面的选修课程,使医学生能够在学习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其医学人文素养也能得到熏陶,为今后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医学生考核过程中,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分段考核体系:在医学生完成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对其开展基础医学相关知识的综合测试;而在医学生完成临床实习之后,开展临床医学相关技能的测试,并将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考核方式逐渐改变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医学本科生的评价过程打造成为一个动态的、多次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最后,必须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并根据《通知》要求,坚决取消“清考”制度,使得医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压力感和紧迫感,进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3 强化指导教师责任,进一步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够直接反映毕业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够直接反映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素养,更能够直接反应医学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培养质量[18]。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等非临床医学专业中,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往往需要1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其中不仅仅包含医学生个人的归纳总结和精心设计,更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和总体把控。由于每名指导教师每次指导毕业生的人数在8~10人左右,加之指导教师本身又有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任务,因此指导教师能否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医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与医学生最终毕业论文的质量息息相关。作为学校(学院)管理人员,必须修订完善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医学生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指导和管理。

针对毕业生的论文质量,涉及毕业论文的各二级学院可在毕业生毕业论文提交之后,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论文查重和抽检,并由学校图书馆对论文的重复率进行检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生论文盲审制度,对于毕业生提交的毕业论文,由校外专家进行实验设计、数据统计、应用价值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要切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要求,严肃处理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确保医学生的毕业论文出自己手。另外,对于临床医学、护理学等需不涉及毕业论文而需要临床实习总结作为毕业依据的专业,则由学校(学院)统一制定临床实习总结撰写标准,与实习医院学生管理部门、临床带教教师共同督促、指导医学生完成临床实习总结,并对临床实习总结内容进行审核,保证临床实习总结的总体撰写质量。

2.4 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在今后的本科教学活动中,必须根据《通知》要求,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并制定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专门管理规定,确保所有在职教授均能够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活动。在青年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开设教学名师示范课、优秀教师示范课等相关课程,介绍常规教学规范、教育教学经验,展示名师风采,引领师德师风与专业素质提升,给新教师以启迪,增强教师使命荣誉感,强化教师主体责任感。但与此同时,必须承认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若采用同一评价标准(体系)对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不仅会使评价结果存在较大争议,且难以真实反映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质量,对于学校(学院)今后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整改更是难以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因此,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必须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授课教师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体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才能够取得较为真实有效的评价数据,为今后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整改提供相关依据。与此同时,建立学校层面的督导评价、二级学院(教研室、实验室)层面的同行评价及学生层面的学生评价三级评价相结合新型课堂评价体系,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开展随机的、多次的教学质量评价,综合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另外,在学校(学院)层面做好任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新教师入职岗前培训中通过开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大学教学论基础》等必修课,辅助开设《科研方法论》《现代教育技术导论》等选修课,抓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教育。与此同时,加强组织和协调,强化督查落实,确保取得实效,把师德师风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常规教育和各种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师德师风教育经常化。把教师师德师风放到与教学质量同等的重要地位,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3 结语

《通知》的颁布,对于高等学校今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引:首先,医学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围绕本科教学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其次,医学院校还要充分认识到本科教育在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方向[19];最后,医学院校更要充分认识到本科教育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前沿地位,积极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主导,综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无论是作为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实施或是督导部门,积极学习领会《通知》精神及要求,以《通知》为指引,积极归纳与总结当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正视和剖析前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20],根据不同医学院校发展现状及办学定位,进一步提出具体整改措施,积极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医学本科教育教学,对于今后培养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临床医学卓越人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1]。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医学院校本科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