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的MRI表现
2019-02-24刘金良王增奎许晶晶张兆福李晓冬孙志红
刘金良,王增奎,许晶晶,张兆福,李晓冬,孙志红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肉芽肿性乳腺炎由乳腺局部坏死的肉芽肿性病变而引发,病灶位于小叶处,发病率不高,临床上很少见,也可称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或者哺乳后瘤样肉芽肿性乳腺炎等,常发于哺乳后,需要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且仅占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的0.025%~3%。为保障手术治疗的效果,有必要通过术前检验确诊,并利用检验结果明确乳腺炎病灶位置、形态等,但在常规计算机断层扫描与X线影像学检验下,对诊断与治疗的辅助作用并不理想,为此有必要探究更为恰当的诊断方法。研究表明[1-5],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该疾病可呈现出一定征性,有利于后期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疾病的核磁共振表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病理检查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验,并手术病理检验结果确诊,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47岁,均数(38.7±3.2)岁,所有患者就诊原因均为乳腺出现肿块,体格检查未见外伤与乳头异常分泌,2例患者主诉乳房伴有疼痛问题,其中1例患者主述有5月口服避孕药历史。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乳房与右侧乳房均为3例,肿块直径处于2.2~8.0cm,质地不均匀,无明显边界,4例患者部分皮肤表现为橘皮样变化,同时发生腋窝淋巴肿大,2例患者存在乳头内线问题。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Avanto 114T超导核磁共振仪进行扫描,配合乳腺圆极化阵列线圈,8通道数据采集。扫描时,患者体位保持俯卧位,将其双乳垂悬在线圈洞口之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平扫、动态增强、弥散加强的方式进行检验。平扫序列为快速自旋回波T1与T2加权成像,对患者压脂像以STIR序列,动态增强以三维容积超快多期动态序列,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马根维显,肘部正中静注,注射速度控制在210ml/s,剂量0.12mol/kg。弥散加权以自旋回波2回波平面成像,敏感系数设定为800s/mm2与1000s/mm2。
1.3 分析方法
对兴趣区病灶的大小以及TIC曲线进行测量,同时将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即为流出型,平台型以及缓升型。其中流出性表现为型号强度现快速增加,后维持降低状态不变,平台型表现为型号早期强度迅速增加,后维持在某一水平基本不变。缓升型为信号轻度持续缓慢增加。于扩散加权上对病变位置的弥散系数进行测量。同时结合患者乳腺核磁共振成像报告以及数据系统开展最后评估,诊断时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灶形态、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ADC值。病理标本选用HE染色与肿瘤免疫组化分析[6-10]。
2 结果
2.1 核磁共振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乳房与右侧乳房均为3例,多发病灶1例,病灶均位于同一象限内,边缘不清晰,不光滑,不规则多结节,2例散播,伴有毛刺征,4例淋巴结增大,T2加权脂肪抑制以及弥散加权均为高信号,均为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可见环状脓肿。TIC曲线包括流出型1例,平台型3例,缓升型2例,ADC值处于良性与恶性中间,5例术前核磁共振诊断判定为BI2RADS4~5级,1例术前核磁共振诊断为BI2RADS43级。
2.2 病理检验结果
所有标本切面均较为粗糙,切面颜色为灰色,为粗结节状,可见病变以乳腺终末导管小叶为中心,多灶性分布,其中病灶局限在小叶内部计4例,乳腺小叶外侧计2例。病变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上皮样细胞,部分存在中性粒细胞聚集现象。3例患者存在小灶性坏死,1例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现象。所有患者在病理检验中均未发现病原。
3 讨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属于一种良性乳腺炎性疾病,多发于生育期妇女,而且大部分均已婚,而且经产并哺乳,一般发生在断乳以后的数月以致数年以内。肉芽肿性乳腺炎具有以下病理特征:病变围绕乳腺小叶,且分布呈多灶性,破坏并消失了大部分的腺泡或末梢导管,同时形成了内肉芽肿,浸润多种炎性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还有巨细胞、上皮样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而且常伴有微脓肿。迄今为止,尚不清楚病因,曾有学者认为和泌乳密切相关,而最近的相关研究表明,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人较接近末次孕产时间,而且长期哺乳更加容易导致肉芽肿性乳腺炎延长病程。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和自身免疫情况有关,曾有报道肉芽肿性乳腺炎合并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的病例,而且激素治疗具有临床疗效。以前认为避孕药有可能会诱发本病,但目前对避孕药能否导致本病尚存争议,而外伤原因尚未见报道。肉芽肿性乳腺炎为Kessler等首次报道,发病率不高,可常伴有微脓肿,本次研究中4例患者存在微脓肿。该疾病病理检验表现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等疾病类似,可能由于雌激素、感染等引发。本次研究中1例存在长期服用避孕药历史,未见病原,抗生素治疗未见明显改变,采用强的松龙治疗有效。在核磁共振检验上,其与超声于X线比较,其具备无辐射、分辨率高,参数多,平面成像清晰等优势,但由于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率不高,故核磁共振检验仍然未做到广泛使用,故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仍然不多。董晓燕等研究中指出[11-12],大多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在平扫T1加权信号上维持低信号,T2加权信号上表现为高信号,动态增强为不均匀强化,TIC曲线为渐增型良性特征,且边缘模糊,增强时伴有环形强化,曲线常类似与多灶性乳腺癌。本次研究中,流出型1例,平台型3例,缓升型2例,与上述研究一致。该6例患者中DWI均表现为高信号,ADC值处在0.11~0.114s/mm2范围内,朱丽萍,贾文霄等人研究中指出[13-15],ADC范围良性值在0.178~1.112s/mm2范围内,本次研究与其存在差异,考虑可能由于DWI序列图像变形等原因导致。为此,后期仍然需要累积病例资源,一遍进行再次验证。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鉴别诊断上,BI2RADS指出,血流动力学与形态学表现对诊断均有较大影响,如形态学判定为恶性表现时,需要首先考虑恶性,如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恶性也是一样,应该以病理活检以确诊。在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上,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可较为清晰的检测出患者的恶性病变曲线,而乳腺炎常表现为环形脓肿,故可从该方面进行辨别。另外,其与乳腺癌在DCI上的表现也存在差异,炎症常表现为高信号,但在增强时不会出现强化,而乳腺癌则伴有明显的周边强化问题。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在与浆细胞乳腺炎的鉴别上,两组发病位置伴有特殊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常见于乳晕后方,多为大导管受累,可见乳头异常分泌问题,且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可见轻度渐进强化,也可由此进行判别。
综上所述,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率较低,多为单侧发病,常伴有皮肤改变或淋巴结增大,存在较大的为误诊几率,故有必要做好核磁共振推广使用,并做好术前活检,以保障诊断结果的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