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
——以人的主体性为考察线索
2019-02-24姬海涛
姬海涛
(安阳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安阳455000)
一、旧哲学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基础上的本质还原
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所以会陷入思维存在、主观客观、主体客体对立的深渊,是因为他们在认识论上坚持了一套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绝对的对立起来,用孤立、静止、非此即彼的观点去看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依据这种思路,客体和主体就被看作没有任何变化和联系的自在自为的实体,而为了解决哲学的统一性问题他们要么用主体去统一客体,要么用客体去统一主体,或者把两者并列起来坚持二元论的立场,但最终都假设了一个最高实体如上帝作为两者统一的基础,从而也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深渊。旧唯物主义坚持自然优先的原则,认为自然在时间上是先在的,人是从自然界中来的,自然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和人类社会的本质也是自然的。这种观点无疑是看到了人和自然相同联系的一面,但据此否认人和自然的区别,就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主体地位、人的积极能动自由性。而唯心主义大都认为物质世界是呆滞的被动的,只有广延性没有自由能动性,相反意识却是积极能动的是自由的,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他们大都崇尚人的自由能动的本质,对自然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他们要么根本否定自然的客观存在、要么把自然仅仅作为意识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一个工具,抽掉了自然存在的客观依据,用“自我”吞吃“非我”,人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而旧唯物主义把人等同于物,人变成了机器、花虫鸟鱼,与石头无异。因此无论是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能对人的主体性给予科学的认识,旧唯物主义泯灭人的主体性,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人的主体性。
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哲学之所以不能对人的主体性给予正确认识,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首先臆想出世界的一个抽象本质,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本质都一样,然后通过经验归纳或者逻辑演绎的方法把世界的一切存在再度还原到绝对的本质。这样的话,凡是和本质相异的东西就是异在,就是不真实的存在,就是被抽掉的对象,现实的世界、实存就被抽象为一个概念剩余物。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尽管也坚持了辩证的思维方式,把主体的形成和主体性的生成看作是一个过程,一个主体克服客体、客体逐步主体化的过程,但是由于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终点都是“真正的神学”,因此,他并不能对人的主体性给予正确认识。在他那里,人的历史变成了神的历史,人的本质只是自我意识,人只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一个工具而已。费尔巴哈尽管从“现实的人”出发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的产生发展,但是由于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肤浅的理解,认为辩证法只是精神颠来倒去的运动,本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简单地予以抛弃了。而抛弃辩证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人和自然的直观的认识,他看不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76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因此,马克思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恢复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辩证法
马克思首先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改造。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辩证法以神秘的观念为出发点,是一种披着“晦暗的外衣”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这种“绝对观念不仅是从来就存在的(不知道在那里),而且是整个现存世界的真正的活的灵魂。”[2]242-243因此,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整个历史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被描述为绝对观念外化的产物,而这种外化并不是自然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世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绝对观念的实现,因此绝对观念的外化只是绝对观念自我实现的一个必要环节,历史必然是为了实现某种预想的目的而努力的。于是,达到绝对观念的坚定不移的意向就构成了历史事变中的内在联系。这显然是一种以臆想的目的联系为基础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但是黑格尔创立了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人看作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看作是自己劳动的结果。在黑格尔看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把自己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出一个外部对象世界,同时也就产生了人同自己的对象之间,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产生了人对于这种对立的扬弃,即通过占有对象把自己外化了的本质重新占为己有。这事实上就表达了在主体与客体、人与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即人通过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外化和对这种外化的扬弃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创造出了对象性的、现实的人本身。但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所以“他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辩的表达”,社会历史事实上表现为一个无主体的历史发展过程。
因此,马克思认为必须以真实的因果联系代替黑格尔的臆想的目的联系,以现实的主体代替黑格尔的神秘主体,以恢复辩证法的唯物的、主体的性质。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所谓自我意识只能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所谓自我意识的对象化其实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就是劳动实践主体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因此黑格尔的神秘主体就是现实的人,但这一现实的主体不是费尔巴哈所谓的感性的人、感性的对象,而是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从事着生产活动的人。辩证法其实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主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对主体现实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真实反映。首先从主体的产生上看,劳动生产实践产生了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同时也相应的产生了作为被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即“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是在实践活动中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的;从主体的发展上看,主体与客体、人与对象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相互转换的过程。主体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需要即内在尺度积极作用于客体,促使客体向人的需要的方面转化,使自然变为人的现实、人的作品。另一方面,主体的这种实践活动又必然受到客体的制约,这种制约性要求主体按照客体的尺度即外在尺度展开活动,这是主体向客体方面转化的过程即主体客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人的自觉性、主体性不断增强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终境就是主客体之间的有机统一主体通达自由的完美境界,这包括人挣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也正是在这种主客体之间的互为因果的能动的双向运动中,人创造了对象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所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3]这样马克思就用现实的主体的实践活动的真实联系代替了黑格尔的神秘主体的主观臆想的联系,“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把辩证法“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2]243这是因为这些规律在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在自然界中是以一种外部的、不自觉的偶然性的形式出现的,而在经过人的实践活动以后,被人认识以后就以一种自觉的有序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的先验主体的能动的整理经验材料的思想的弊端得到了有效的克服。在康德那里,主体对经验材料的总结能力是先验自生的,而在马克思这里这种能力其实是来自主体的实践能力是来自对客观世界的规律的认识,从而就有效地克服了康德的独断论的成分。但是,这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变革仅仅理解为把绝对精神置换为物质或实践再加上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是一种在全新基础上的对现实的主客体运动的辩证分析。“马克思理论的所有哲学概念都是社会的和经济的范畴……即使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也不是哲学著作,它们表述的是哲学的否定,尽管它们是用哲学的语言表述的。”[4]223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尽管在外观上可能和传统哲学有着相同的样态,但是其理论实质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在传统哲学的视野中所有的政治经济等现实的生活问题都是哲学问题的话,马克思却一方面把哲学的总问题化为社会历史问题,另一方面却把所有的具体的哲学概念转换为社会经济的范畴。这种转换在这里不能理解为费尔巴哈的把天国的异化归结为世俗基础的简单转换,而“是趋向一个有本质区别的真理秩序的转变”。也就是说,“向马克思理论的进步绝不可能通过表明旧哲学的范畴的演化而实现。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任何一个概念都有一个本质不同的基础。”[4]223这个本质不同的基础事实上就是指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对象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纯粹的物质和纯粹的精神都不再是马克思理论关注的对象,马克思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在具体社会历史中的展开。所以马克思才一再强调我们的哲学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的哲学,[1]73“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1]80与哲学对象的变革相适应,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已经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基础上的概念的辩证法,而是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辩证法,即要对现实的人类生产、生活展开实践的辩证的分析论证。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的特征:关系、实践、生成思维
总的说来马克思的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终结的是传统的思辨的、知性的思维方式,而代之以实践的现代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从实体性思维走向关系性思维,从客体性思维走向主体性思维,从静态的直观性思维进入动态的生成性的思维。
以往哲学的思维是一种实体思维,这主要表现为对某一事物对象的认识往往把其归结为某一实体的属性或表现,从而从这一实体所具有的性质来认识具体对象的性质,这主要用一种本体抽象还原的方式来解决。如旧唯物主义对人的还原,硬生生的把人等同于物,得出人是机器的结论,也包括唯心主义把人抽象还原为精神意识等等都是这种思维的表现。而马克思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实践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从人的实践出发在主客体的相互运动中把握具体事物对象的属性,这不是一种孤立自在自为的实体还原思维,而是从具体实践出发着眼于主客体的关系之网中从纵向的横向的多个角度对对象的全方位的立体的存在的分析。如对人的主体性认识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着眼于其现存的关系中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多重的主客体的关系中加以认识。在人同自然的关系上,人来源于自然,其要遵循自然的法则,这无疑是反映了人受动性的一面。但是人又是具有意识实践能力的一面,他总能打破客观条件对他的限制,使自然界向着有利于人的一面转化,这无疑是人具有主动的能动的一面。这就既能避免旧唯物主义泯灭人的主体性的错误又能防止唯心主义抽象发展人的主体性的缺陷,在人的实存的、现有的世界中对主体的性质、作用、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所以,如果说在传统哲学中主体是一个绝对无限主体的话,或者缺乏主体和主体性的话,在马克思这里,主体却是一个受着现实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制约的有限的主体,主体性也是有限的主体性。
客体性思维主要表现为从客体方面去思考和认识问题,这种思维主要表现为一种求真的理论旨趣,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作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任务。应该说这种思维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上曾经起到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曾激起人们强烈的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决心和勇气,为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以这种方式去理解人和人类社会,就会抹杀社会和人同自然的区别,忽视或回避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作用。而马克思的实践的思维方式要求从主体出发、从实践出发去认识对象和世界,在主客体的双向互动的关系中去把握客体和主客体的关系。这种思维不是唯心主义所谓的从人的意识或精神等等出发,而是从处在现实中的从事着实际活动的人出发,这样就能全面的把握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并且把对专属于人的价值世界认识作为一个更高的要求,努力实现“实然”和“应然”、事实和价值、客观和主观统一。
静态的直观思维是把事物看作一个预先给予的没有任何变化发展的存在,或者说只有重复没有发展变化。它的思维方式是形式逻辑,即采用概念推演的方式来达到对世界的认识,而在认识的过程中又遵循非此即彼的无矛盾的方法,把对象事物分为物质和意识、客观和主观、客体和主体等等堡垒森严的两大类,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相互对立。这事实上是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旧哲学总梦想追求经验背后的超验,现象背后的本质,热衷于本原始基的追求,而所用的方法就是形式逻辑,这种把世界逻辑化概念化的做法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概念具有隔离性即把浑然一体事物的各个方面通过概念分成许多独立的内容,彼此可以不相关;概念又具有稳定性,概念要界定清楚,就要有稳定性,使其凝固化、静止化,而其在推演过程中的无矛盾的要求,也与现实格格不入。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进入到超常规的发展阶段,人的主体性空前高涨,如果说在现今还妄想用静态的、凝固的、僵死的概念逻辑思维把握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马克思的实践的思维方式本身就蕴涵着把现实生活动态化历史化的理解。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60“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61“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75我们认为这些话都清楚的表明了马克思的思维取向,即从人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出发,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解决主客体矛盾问题的致思方向,而不是从人的意识、概念出发来对世界作出合理解释的思路。应该说这种思维方式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国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在避开姓“资”姓“社”的无谓的争论中直接进行社会主义的实践建设中形成的。
因此,总体看来马克思的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辩证思维方法实现了哲学的理论空间由超验世界向人的经验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哲学的发展方向由客体自在的世界向主体的自为世界的转向,哲学的功能由解释世界的理论辩护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批判。而实践作为贯穿其中的一条基础性的红线则集中体现了哲学向主体的回归,世界向人类社会的生成。因而在关系、动态之中认识和建设人的主体性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后起哲学的重要内容。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相互攻击和截然对立,但是它们一个坚持从人的感性存在本身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一个坚持从人的纯粹的经验展开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分析,其实都没有完全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开辟的问题域和思维方式。它们一个沿着客体的维度、一个沿着主体的维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研究的问题,但是却缺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恢弘大气和综合概括的视野。它们要么拘泥于个人狭小的孤独的内心的情感世界,要么专注于纯粹的概念逻辑的分析,都缺乏一个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社会宏观的辩证的综合的视野。后现代哲学尽管要取消人的主体性,但其实质只是对以往哲学抽象发展人的主体性的一种极端的反驳,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在碎片化的世界中为人的生存寻找真正的根基和安身立命之所,并不是要真正否定人的主体性,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通的。
就我国的现实来说,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开放,加强市场经济的建设,这事实上意味着要培育更多的独立的高素质的市场主体,加强人的主体性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对于人的主体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警惕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产生,在和平开放相互交往的世界中构建人的主体性和维护本民族和国家的主体地位和利益,同时尊重他国的主体地位和利益。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就是我党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世界的具体实际而提出来的。它超越了西方那种狭隘的主体主义观念,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和世界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所以,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我们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奋斗”。[5]同时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所以,我们要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6]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改革开放有机地统一起来,在促进本国发展、求得本国复兴富强的同时,实现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