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在供给侧改革中转型发展探索

2019-02-22赵文忠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训转型技能

赵文忠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大同 037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时代务必具备新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本文通过企业举办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目标、路径等。

一、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供给质量为出发点,以改革和推进经济结构为路径,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为根本目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供给的有机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提供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也应当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目的,以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优质物资为生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满足受教育者对职业教育产品和服务多元化、多样性的需求[1]。

二、高等职业院校转型发展的意义和目标

(一)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意义

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针对企业的继续教育与员工培训,高职院校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转型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是为了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不掉队,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不落后,在职业院校办学竞争中不被淘汰,在追求更高质量的社会需求中保持学校持续攀高。因此,应将学校的工作重心转型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在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同时,普遍组织企业员工继续教育与员工培训,这对于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开展产教合作、引导企业提升价值和产业能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等都具备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2]。

(二)转型发展是企业举办高职院校的内在需求

企业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以企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应当创新思路,注重实际,对接企业主业,同步产业发展,建设特色化、服务型高职院校。应当发挥作为企业培训基地和持续举办职工继续教育的优势,研究转型、适应转型、落实转型、引领转型,探索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办学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和社会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与员工培训双轮驱动,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两翼齐飞,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以及文化知识水平,促进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推动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服务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升级转型,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3]。

(三)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

“十三五”初期,变适需培训为引领培训,面向企业员工的培训类型、形式、层次、履盖面更加广泛,保持企业培训数量的增长,使学校成为企业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到“十三五”末,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稳定,学校的市场意识明显增强,培训市场更加广阔,企业员工通过全员培训持证上岗的机制形成,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普遍提升了员工的学历水平、管理能力、技术技能、道德素质、职业理想。结合员工培训,综合推动学院创新管理,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到2020年,具备更高的职业教育质量,继续教育与承担员工培训整体规模稳定化,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和多元化教育种类,学校变成行业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键场所,建成特色更加鲜明、服务能力更强的品牌职业院校[4]。

三、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经过调研、实践,笔者提出实施“四个维度十六个方向”的立体路径,助推高等职业教育在供给侧改革中实现转型发展。

(一)维度一:员工培训引领

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将企业在岗员工的培训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统筹规划、重点部署、发挥作用、引领培训。

1.安全技术培训全履盖

对井下特殊工种、地面特殊工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按照生产需要、岗位需求、培训周期和知识技能更新周期开展全履盖培训。

2.立足岗位的技术技能全员培训

针对井下和地面一线员工知识薄弱的实际,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特别是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开展技术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安全意识。积极开展调研,探索不同产业和不同岗位知识技能需求和准入条件,开展全方向的培训服务,推进全员持证上岗的工作机制。要高度重视为企业非煤产业系统提供培训服务。

3.构建员工学历继续教育“立交桥”

体现专业和师资优势,密切根据提高员工学历的需要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要求,通过主导的在职学习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学历继续教育。不断跟地方高校联合,实现院校招收员工比重的提升,注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历继续教育的衔接,构建起从中职、到高职、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4.高端人才研修

体现创新科技对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的巨大推动性,跟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相接近,创建研修制度,组织高端人才研修项目,促进企业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学术氛围,培养企业亟需领域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5.产能过程中转岗人员再就业培训

适应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研究企业去产能的相关措施。本着为企业分忧、为员工解难的原则,主动组织转岗人员的创业以及再就业培训工作,指导转岗人员进行再就业的培训,引导其转变思维模式,学习新技能。要探索网络营销、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物业服务、物流服务等行业知识技能培训课程,实施更加灵活的培训方式,贴近再就业职工的实际。

6.建设学习型企业

通过探索优化劳动组织方式,让广大员工有更多的时间接受业务素质培训,开展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活动,积极提供知识讲座、课程资源开发、技术辅导等服务,以多种形式加强培训机构的建设。与厂矿、车间、班组结对子,建立校企合作的学习团队,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学习社区。

(二)维度二:高职教育质量

高等职业学校要增强市场意识,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特色、提升内涵建设,追求更高办学质量。

1.专业体系建设

牢固树立对接产业、服务发展的理念,认真研究教育培训的规律,深入行业企业,系统分析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对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以及职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强校内资源统筹、整合力度,形成校企一体、协同育人的专业建设特色。要建设好专业集群,推进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示范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区域支柱产业、传统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立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不断提高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承担培训课程,成为培训师,驾驭学校和企业“两个讲台”。依据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整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做好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加强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教师关心社会公益活动,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能力。继续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

3.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巩固与扩大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基地利用率。坚持员工培训和职业教育实训资源融通共享,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本土化,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符合员工培训和职业教育双重标准。规划完善与区域性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基础性、通用型技术技能实训条件,建设以提高职业和就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面向全社会开放。区域性、行业性的公共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强化其孵化功能。开展企业研究院所、大师工作室等与学校大师工作室和学生创业创新基地的合作,达到共赢的效果[5]。

(三)维度三:服务能力提升

1.拓展技术服务功能

发挥专业人才、实训基地优势,加快技能鉴定考评员的培养;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拓展职业技能鉴定业务。紧跟国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改革步伐,加快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等技术型、服务型校办企业的组建,持续申报新的资质。

2.科技成果转化

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技术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科研攻关,提升办学的质量和水平。研究近年来企业的科技成果,探索成果的转化方式和途径,将成果编写成校本教材,引进培训教学和学历教育课堂。

3.产学研纵深发展

主动参与以企业作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跟企业进行多边技术和双边技术协作,促进产学研发展的深入,一起组织推广技术培训、技术研发、谋远研究技术咨询等服务技术等服务,且解决诊断企业生产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技术难题,促进企业优化工艺环节,确保创新的协同化。一起建设培训基地,一起建设具备教育与生产功能的技术服务中心、研发产品中心、实训中心等。

(四)维度四:工匠精神培育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要抓好职前和职中两个“工匠精神”培养阶段,走出太过注重传授技能而不重视文化教育的职业素养教育误区,确保“工匠精神”在教育培训中扎根。

1.优化治理结构

健全高等职业学校章程,改革管理制度体系,调整、补充和完善职业教育和员工培训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以系为主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系(部)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构建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教学、科研、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2.培养模式创新

在职业教育和员工培训中探索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课程建设模式、教学模式等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动顶岗实习改革,健全实习责任保险。

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培训机构和校内服务机构的作用,利用校内实训条件、技术比武、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等平台,激发员工和学生创新创业活力,构建创业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加快形成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

4、育人模式创新

探索和创新育人模式,不断总结提升,同时在员工培训中推广应用,通过协同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素养培养、素质教育,对学生和学员开展专业、专注、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使未来大国工匠基本素养的培育成为职业教育和员工培训的常态。

结 语

新时代新征程,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转型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转型发展的路径,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提高质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

猜你喜欢

实训转型技能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劳动技能up up!
转型
秣马厉兵强技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