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2019-02-22王华华
王华华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210094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可见,课程思政作为彰显课程育人价值的有力武器,致力于加强课程整合、推进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合力,能够潜移默化地实现教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它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保护膜”。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交集
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延展和扩充,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抓手,思政课程建设应立足本学科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深层次地探索思政元素与各类课程“基因式”融合的教育范式,挖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通的交集点,进而有效构建课程协同运作、整体推进的教育新模式。
(一)教书育人:共同的育人指向
课程思政是立足于非功利、非私人的,其要求各门课程都应承担育人职责的教学活动,并以建立课程共同体为纽带,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健全个体与时代新人。思政课程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旨归,致力于培育全面发展的“真”人才。足以见得,教书育人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共同价值元点,其终极目标都是探寻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通之道,使核心价值观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工作者应明白教育是一种以教化培育为根本任务、以形成教育共同体为基本依托的特殊器具。马克思早在人的本质理论中就对教育的目的即实现人的自由联合和全面发展进行了“存在性”的解读。思政课程的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为哲学依据,以课程思政的协同性为理论起点,积极探索融入课程思政的“指南针”。同时,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一体性”的新型课程模式,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内隐着对现行课程体系的审察和课程应然状态的期待,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与强化育人宗旨、坚守育人初心的思政课程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是思政课程传达时代精神、焕发时代价值、彰显时代特色的最佳际遇,理应成为思政课程建设的“导向标”。
(二)思想引领:共同的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时代需要。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课程思政的推出不是偶然的,是社会实践、时代孕育的生成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课程思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使教育回归育人本真,注重思想引领,不断强化育人功能。思政课程作为一门集政治性、思想性、人文性于一身的系统性学科,在教学实施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加强文化涵育和经典启迪,并从育人的本质要求出发,高度关注学生群体内在情感和外在行为的变化态势,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品格。从实际操作看,课程思政以及思政课程还都要求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讲出背后故事及其人物形象,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知识创造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优秀人格魅力。可见,两者在教育的共同愿景上有着趋向一致的理想信念即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在课程教授中,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也都积极运用自身的思想引领功能,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融入到教学中,推进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责任认同和价值观认同的整合。
(三)注重实践:共同的育人要求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极力探寻工具教育的“求真”和价值教育的“向善”的融合共存,既重视“术”的运用又注重“道”的彰显,力求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推进教学“应然”与“实然”的协调统一。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体,既是思想理论课,又是社会实践课。它主张以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以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是把准理论与实际的互动点、共振点的重要载体。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课程思政必须遵循合必然性、合规律性的教学原理,鼓励施教者或受教者摆脱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束缚,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养成的交相辉映,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使人成“人”的坚强阵地,并积极探求人、环境和教育的协调互动,竭力构建教育“生态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育人功效。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课程思政聚焦打造课堂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育人同心圆,搭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立交桥”,着力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
二、当前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困境
在当前大力倡导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主战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求真、育人为本理念的落实相对到位,教学效率也有明显提高。但随着教学改革、社会期望、学生需求、政策导向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和调整,思政课教学在教师角色定位、教学关系、教学管理和价值引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考究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需要再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建设是期盼所有教师能提升育人意识,不断强化教学的价值引领功能。作为提高学生政治觉悟、增强学生道德认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负责人,高校思政课教师更是担负着光环任务和神圣使命,但这不意味着该群体对其课程和自身就有一定清晰的认识。事实上,当前有些思政课教师对其角色的把握与高校培养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相比,还具有一定差距。第一,个别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认同感有所弱化。在课堂教学中,个别教师所讲的内容表现出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有个别教师缺少对马列经典的深入研读,导致缺乏夯实的理论基础,甚至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情况。第二,部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当前,受功利主义、经济至上思想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对其职业定位和职业追求存在一些偏差。一是部分教师将其育人职务仅仅当作赚钱谋生的一种手段,疲于完成教学任务,且不能正确地认识思政课的性质和价值,从而降低了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二是部分思政教师缺乏一定的求真精神和敬业意识,工作上比较涣散敷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而且教人求真、教人做人的意识不足,导致教师角色行为与角色期待之间出现不平衡状态。
(二)教学关系需要科学审视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知,教学关系应是由多个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建立的一种本质联系,这种教学关系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的原生动力。然而在当前课程思政变革的动态情境中,思政课中部分教学关系面临着些许问题。第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主要根源。个别思政课教师仍停滞在旧的教学模式的框架内,重教师权威轻学生意愿,甚至忽视学生对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渴慕和向往,这与课程思政要求建立新型、积极师生关系的主张背道而驰。第二,师师关系呈现出冷漠形态。在课程思政的推进下,教师之间(思政课教师之间、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增加,但这种合作往往趋于表面化。因其功利性心态和个人主义作祟,少数思政课教师为做事而做事,忽略学生和自身的积极需求,不利于课程思政改革的良性运转。第三,教师与教材之间存在一定的分离现象。在思政课教学中,少数思政课教师不能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来整合、活化教学内容,领略教材的弦外之音,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无法有效折射出教科书所蕴涵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思想,这也是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亟需改变的一个现状。
(三)教学管理需要不断优化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思政课教学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活动,从具体情况来看,思政课教学的确有一些方面值得商榷和探讨。第一,学生考评层面,重理论成绩轻实践行为。众所周知,思政课教学承担着教人求真、教人做人的功能和使命,简言之,思政课是直接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生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部分思政课依旧只采用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素质和教学成效的高低,忽略学生对现实问题思考、解决的能力,缺乏对学生内在思想素质和外在行为表现的同时疏导,导致学生形成“为学习而学习”的功利性思维。第二,教学活动层面,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目前,高校大多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已稳步推进且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但从全局角度看,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存有一些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性、互补性不高;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和经费供给比较薄弱;实践教学形式缺乏一定的创新等。第三,教学载体层面,重媒体教学轻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模式虽有缺陷,但其激发教师创新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优良传统值得思政课教师继续继承和发扬。目前高校部分思政课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色彩性和直观性,缺乏对课程教学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本末倒置,致使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佳。
(四)文化浸润需要持续加强
课程思政是一项以强化教学过程中品德教育和价值导向为核心、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为目的的系统工程。作为一门弘扬真善美、提升正能量的育人课程,高校思政课应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然而受历史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部分学生中出现理想丧失、信仰迷惘、信念危机的“症状”,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造成了极大挑战,归其缘由还是高校思政课在价值导向和文化涵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第一,学生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抱有高度认同的态度,但对其了解程度仍比较匮乏。由于近年来高校比较关注科研项目的研发,着力追求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出品,部分思政课教师出现重科研轻育人、重知识传授轻人文关怀的教育现象,这就导致少数学生漠视传统文化、淡薄民族情怀,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开展和教学效益的增强。第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高,但仍有少数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有个别思政课教师忽视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和根本任务,且缺乏对传统文学经典的研读,重知识灌输轻文化培育,导致其传统文化知识欠缺、人格魅力和文化修养不高,不利于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探析
毋容置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赖于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而有效展示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必然选择就是要坚持以课程思政为重要抓手。为此,高校应该把准课程思政建设的契机,采取提升教学动力、活化教学内容、创新学生评价机制、增强文化涵育等手段,实现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正确职业观,加强协调联动
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各科教师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共谋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应对思政课教师角色进行精准定位,使其由“圈外人”变为“圈内人”,并不断加强教师间的通力合作,不偏离教书育人的价值旨归。第一,思政课教学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追求,积极弘扬工匠精神。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师不应将职业当作自身养家糊口的工具,而应将其视为天职,做到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增强教师的教学获得感和幸福感。第二,思政课教学应指引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团结协作能力,拓展思政育人的内涵和外延。良好的同事关系是增强教师教学动力的重要依托,是改善教学氛围的有生力量。因此,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是扩大思政影响力、渗透育人理念的必要保障。例如,思政课教师在备课前、上课中均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内在需求选择相应的案例素材和教学手段,并与专业课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倾听,或者同室试教,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取长补短,使其互相砥砺补益,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性。
(二)坚持以生为本,激活教学生命力
课程思政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局限性,其突出育人功能、创新教学方法、活化教学内容的主张与思政课的教学改革要求不谋而合。因此,思政课教学要以此为契机,全方位全过程地探索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第一,高校思政课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有温度的师生关系。思政课教学要牢记课程思政的育人要义,坚守培养真善美“活人”的信念,打破“传道受业解惑”的传统观念,促使课堂授课方式变单向言说为多向对话,因时因地因人因情地调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渐实现教师育人与学生成才的双赢。第二,思政课要勇于创新教学方式,激活教学的生命力。对于教学内容而言,陶行知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作为与生活“惺惺相惜”的专业课程,思政课教学讲授的内容可以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相联结,实现教书育人的生活化;于教学方法而言,思政课教学要摈弃以往单向灌输的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尝试采取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法,并不断熟络网络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进而增强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完善评价机制,强化实践教学
课程思政的实质即构建一个大思政格局,把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其中创新教学载体、优化教学模式、深挖育人资源的改革理念更是润物无声地被贯穿到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思政课教学应把握时机,紧跟潮流,通过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首先,不断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充分彰显教育的育人价值。在学生评价中,高校思政课应该一改以往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重智育评价轻德育评价的弊端,转而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进程,以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创新素养等为载体,实现学生评价与课程思政的有效对接。其次,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达到与课堂教学的相互挂钩、良性互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应积极促进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及时回应课程思政的改革要求。最后,要助力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合力打造实践教学新格局,比如,当教学中涉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时,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采访先进人物事迹等,借此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真谛。总之,探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联结,使之能够最大化地增进教学效果。
(四)增强文化涵育,提升教育质量
思政课作为培育高质量人才的核心课程,要响应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根本要求,就需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课程思政强烈要求将核心价值观、十九大精神等融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基于此,高校思政课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突破口,不断彰显文化特色。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加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一方面,要加强校园传统文化活动的建设,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效果。例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切实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等,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资源,增强思政课教学活力。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的上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和共同指向性,因此,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名人名言或历史事件与授课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其次,不断提高教师文化素质,展现自身魅力和活力。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可见,国家高度重视教师的素质培育。高校思政课应指引教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发挥好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的职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